摔傷孫先生的下水井又沒蓋了,供排水分公司:我們不背鍋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融媒體首席記者 高志華)施工現場隨便出入,即使有人在吊裝施工材料的吊車下隨便走動也沒有人管……這是4月17日,記者在呼和浩特市海拉爾東街——海拉爾西街——金海路高架橋項目指揮部四工區(以下簡稱海拉爾西街四工區)現場採訪時發現的。4月3日,北方新報社融媒體刊發報道《無蓋下水井磕掉市民門牙 記者採訪吃“閉門羹”》,對市民孫先生3月10日凌晨騎電動車途經呼和浩特市海西路飛鷹齒輪廠附近時,車子前輪掉進一眼無蓋的下水井後,當場摔掉兩顆門牙卻沒人管一事進行了報道。報道見報後,呼和浩特市供排水有限責任公司排水管網養護分公司(以下簡稱供排水分公司)於4月16日向記者說明了情況。

4月16日上午,供排水分公司經理宋民向記者解釋稱,孫先生摔傷後,他們在3月10日一早就前往出事地點查看了情況。他們發現,這眼無蓋的下水井處於海拉爾西街四工區施工現場內。現場不僅有施工方堆放的建築材料,而且下水井井口正好與高架橋的邊緣對齊,施工方說這不是他們的施工現場說不過去。在無蓋下水井東50米處有施工方的圍擋,圍擋上有施工方貼的由東向西行駛車輛變道的指示箭頭。至於為何施工方沒有把施工工地全部圍擋住,可能是因為施工方把那個地方當成了臨時出入口(孫先生摔傷的地方)。在黑燈瞎火的情況下,孫先生誤入工地,車輪掉進無蓋下水井,摔掉了牙。按照相關規定應該由施工方賠償,供排水分公司不背這個鍋。此外,該公司曾多次要求呼和浩特市海拉爾東街——海拉爾西街——金海路高架橋項目指揮部中鐵建工集團鐵工建設公司簽訂管網保護協議,協議也提到了如果在施工場地內發生井蓋破壞、丟失等情況,應該由施工企業負責,但是中鐵建工集團鐵工建設公司就是不籤。“雖然是施工工地內的井蓋沒有了,但是本著負責任的態度,我們公司當天還是把井蓋給蓋上了。”宋民對記者說。

4月17日上午,記者與孫先生來到海拉爾西街四工區。在這裡,孫先生向記者還原了當時的場景。孫先生出事後,施工方封閉了那個“出入口”,在圍擋上,宋民提到的改道指示箭頭標識還在。隨後,記者與孫先生從施工現場正門走進工地,工地門口並沒有人看管。在施工現場,孫先生找到了那眼下水井,但是井蓋又不見了。

記者在現場給宋民打電話,他確定出事後井蓋蓋上了。他認為,現在井蓋又沒有了,應和施工方有關係。此外,宋民還向記者介紹,在高架橋打樁時,公司曾發現施工方多次打開排水井井蓋,往裡面排水,雖然公司找施工方理論,但是對方不聽。記者在現場發現,這眼無蓋的下水井所處的位置與宋民描述的一樣,處於施工現場內。採訪中記者發現,頭頂上有一輛吊車正在往高架橋上吊東西,但是並沒有人制止記者在現場隨意走動。

隨後,記者從現場工人處得知,海拉爾西街四工區負責人在工地外路邊的臨街店鋪辦公。記者來到海拉爾西街四工區負責人的辦公地點,一名自稱負責人的男子聽完記者要採訪的內容說,這眼井不是他們公司的。

摔伤孙先生的下水井又没盖了,供排水分公司:我们不背锅

摔傷孫先生的那眼下水井又沒蓋了

摔伤孙先生的下水井又没盖了,供排水分公司:我们不背锅

這名男子一開始自稱是工地負責人,而後又改口說自己是房東。(視頻截圖)

記者表示,這眼井在施工區域內,能否一起到現場看一看。在記者的追問下,這名負責人突然變臉:“你是報社的又怎麼了?誰讓你來這採訪的……”記者再三表示,只是想了解摔傷人的那眼井是不是在施工工地範圍內。這名負責人說,他們只負責高架橋上的事,橋下的路不是他們的管理範圍。記者又問,橋下的路既然不屬於施工方管理,為什麼要圍起來?這名負責人始終不予解釋。隨後,記者詢問這名負責人是哪個公司的,他表示他們沒有公司。面對這位負責人如此解釋,記者拿出手機進行拍攝,剛才還自稱是公司負責人的這名男子,面對鏡頭竟然又說他不是這個公司的,他是租房的房東。當記者追問,既然是房東,為何面對記者的提問又自稱是公司的負責人時,這名“負責人”蹲在地上不再說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