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男孩輕生,眼淚代替不了後悔

首先話說在前面,這個世界從來就沒有感同身受這一說。17歲的男生因跟自己母親發生爭吵,一氣之下跳橋,不治身亡。輿論鋪天蓋地而來,抖音上面充滿了對孩子的職責和嘲諷,也有所謂的“教育家"批評男孩的媽媽。網絡時代,每個人都可能手上沾著別人的血。因此我們在指責別人時,一定要慎重,否則放任肆意攻擊,下一個被罵作“脆弱”的人,就是你。

17歲男孩輕生,眼淚代替不了後悔

這個男孩年僅17歲,但在跳橋那一刻,沒有半分猶豫,整個過程,不到5秒。恕我冒昧說一句,如果這個男孩活下來了,那他肯定會後悔當初這個決定。留下的確實為人母的失聲痛哭,那一刻我不知道這位母親的腦海中有沒有後悔二字。真的,現在這個社會的教育存在很大的問題,國家發展的策略是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那對於孩子的教育呢,既要物質輸出,更要思想補給。

我知道,完全不談自己是一種甚為高貴的虛偽。為什麼所有父母都希望有個出息的孩子,卻從來沒有問問自己,你是不是一個出息的父母呢?其實先不說死者為大,我也不想說男孩母親什麼,但我真的想跟為人父為人母的讀者們談談心。十七歲是個什麼年紀呢,花季年華吧,青春年華吧,最貼切的其實是叛逆,叛逆,叛逆。

17歲男孩輕生,眼淚代替不了後悔

幾十年前,我也有過17歲的體驗,就我個人而言頭髮要留長,褲子要穿喇叭褲。下鄉也是到處抓雞,越讓我幹啥我偏不。記得老父親一句話對我比較有影響,你自己選的路,我管不了,但是任何時候命和自由最重要,沒有命就沒有自由,沒有自由也是爛命一條。話糙理兒不糙,有經歷的人都懂。

17歲男孩輕生,眼淚代替不了後悔

年輕的時候我教過幾年書,說下我的觀點。批評的目的是為了指出別人的錯誤,本質上是對別人的幫助。侮辱的目的是為了打擊對方,投射自己的某種優越感,或者宣洩自己的垃圾情緒,本質是一種對別人的摧毀。對於家長或者老師這兩種本質是以幫助別人為目的的職業,是不能輕易發出侮辱的。因為你在孩子和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你的侮辱會摧毀他們的自我。

名副其實的教育,本質上就是品格教育。

2019.4.18深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