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火,赣深铁路惠州北站光这项市政配套总投资即达32.7亿

总投资32.7亿元,建设惠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市政配套工程项目!昨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挂出赣深铁路惠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二、三期)可研、勘察设计及专题研究招标公告。根据公告,惠州北站建成后将集高铁地铁客运功能于一身,成为市区的综合交通枢纽。未来,我市将围绕惠州北站打造高铁商务中心,推动该片区形成“一心、两轴、三绿廊、五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

要火,赣深铁路惠州北站光这项市政配套总投资即达32.7亿

惠州北站为赣深高铁最大新建车站

根据公告,赣深铁路惠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二、三期)可研、勘察设计及专题研究向国内公开招标,建设单位为惠州市港口航空铁路事务中心。主要内容包括赣深铁路惠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二期和三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程测量(含地下管线探测)、工程勘察(详勘、定测)、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专题研究,现场指导与验收等后续服务。

据了解,惠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市政配套工程项目总投资约32.7亿元,其中建安费约25.6亿元。从工程建设内容来看,未来惠州北站将建设公交、长途汽车及旅游大巴停车场,设置高架落客匝道。

要火,赣深铁路惠州北站光这项市政配套总投资即达32.7亿

今年3月,记者走访赣深高铁江北片区施工现场,得知剑潭东江特大桥本月可完成桥墩施工,白石渠特大桥10月可完成连续梁施工,惠州北站建设也在按计划推进。赣深高铁全线8座新建车站中,惠州北站面积最大,达到5万平方米,车站规模为5台11线,仅次于深圳北站的11台20线。

地铁1号线和莞惠城轨规划连接惠州北站

从车站规模来看,惠州北站无疑具备打造综合交通枢纽的条件。实际上,我市近两年出台的相关规划也印证了这一设想。

根据《惠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我市近期线网规划将形成“Y”字形路线,由地铁1、2号线一期以及深圳地铁14号线惠州段组成。其中,1号线一期惠州北站-惠州南站段约58公里,将连接惠城和惠阳-大亚湾,串联惠州北站、惠州站、江北核心区、云山站、桥东、惠城南站、排坊汽车站、惠州南站等重要节点。

然而,受限于市区常住人口数量达不到建设地铁的要求,我市地铁1号线建设一直没有落实。今年1月17日,市发展和改革局在回复网友时表示,去年国家下发了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新规,该局正牵头会同市相关部门以及聘请研究机构,对照国家新规,结合惠州实际,深化研究惠州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方案。待具备建设条件后,将按程序上报审批。

记者注意到,此次惠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招标公告已将建设地铁1号线车站及地下换乘大厅列入二、三期工程内容。由此可见,随着经济发展和外来人口持续流入,我市地铁1号线落地建设值得期待。

此外,莞惠城轨接入惠州北站工程也在规划之中。根据日前发布的《惠州市贯彻落实〈海陆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2018—2025年)》,我市正加快推进“莞惠城轨小金口至赣深铁路惠州北站”铁路项目。在此之前,我市已组织开展莞惠城轨延长线(莞惠城轨小金口站—赣深铁路惠州北站)前期研究。

围绕惠州北站构建高铁商务中心

要火,赣深铁路惠州北站光这项市政配套总投资即达32.7亿

“高铁一响,黄金万两”。高铁站点建成使用后,将为片区带来新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如今,围绕厦深铁路惠州南站打造的南站新城片区已成为惠阳区新的城市名片。未来,惠州北站也将成为市区新的商务中心。

去年12月,市住建局发布《惠州高铁北站地区分区规划(含核心区概念性城市设计)》(草案)。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赣深高铁与广汕铁路通过联络线在惠州北站设置高铁枢纽站,该站是连接广州与赣州、赣州与深圳之间的重要交通节点,也是我市未来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一旦联络线建成,广汕客专和赣深客专就可以实现互通,赣州和广州、深圳有望实现高铁直达。

要火,赣深铁路惠州北站光这项市政配套总投资即达32.7亿

“枢纽站将对我市的整体发展结构产生积极影响,也意味着站点及周边地区在资源与战略价值上的重大提升。”该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本次规划编制,将统筹协调该区域的整体发展,明晰人口、土地、交通、生态等要素,优化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形成片区新的战略发展纲领。

根据规划,高铁北站地区总用地面积约44平方公里,将形成“一心、两轴、三绿廊、五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其中,“一心”指围绕惠州高铁北站枢纽,包括城际轨道站点、城市轨道站点、长途客运站等交通设施,构建高铁商务中心;“两轴”分别为小金河创新产业发展轴和高铁商贸发展轴;“三绿廊”分别指依托河道构建小金河绿廊、风门坳绿廊及白石渠绿廊;“五组团”分别为博罗东片区、高铁核心区、白石片区、汤泉片区及小金口金源片区。

根据规划,该规划区域内建设用地规模约36.2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35.6平方公里。其中居住用地最大,约11.6平方公里,共规划了5个居住组团,分别为博罗生态居住组团、汤泉居住组团、白石居住组团、金源居住组团、麒麟山居住组团。

高铁新城也是绿色生态新城

记者看到,规划范围控制人口规模为42万人。为了保障居民的生产、生活得到满足,《规划草案》对其中的居住、商业、工业、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等用地性质土地规模作出了规定。

除了规划产业和居住用地的布局,42万人次的人口规模如何有序生活其间?记者注意到,《规划》对于区域配套的规划设定也将进一步强化。道路交通设施、休闲绿地广场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合计将达到20.3平方公里,接近总规划区域面积的一半规模。

首先在交通设施的配套上,得益于高铁枢纽、深惠城际站,以及地铁站点的接驳,区域必然将形成多种类型交通出行的集散点,这对于区域的市政交通路网的设定提出高要求。

《规划》指出,片区内城市交通将主要采用常规公共交通、快速公共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三种方式。其中城市轨道交通即为近远期规划中的深惠城际轨道,城市轨道1号线、3号线和5号线等。

区域路网则将按照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级控制。其中,北环大道和惠博大道两条城市快速路实现与城市江北、水口等功能区的快速连接;迎宾路、小金河大道、金泉路等12条主次支路组成公路网格,确保区域实现内通外达,另设9处公交场站(其中公交首末站8处,公交综合车场1处)完善市民公共出行。

科教文卫设施的设置在《规划》中则并未进行细化,但在土地属性示意图中可以看出,标识为教育科研用地的土地超过30宗。规划指出区域市民的生活配套将按照行政办公、文化、教育、体育、医疗等八大类别综合设置,确定市、区、居住区级的公共设施。

记者看到,构建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示范区也将成为高铁北站新城的目标定位。结合区域良好的山水景观资源,区域将规划风门坳湿地公园、麒麟山公园、三河滨江湿地公园、小金河湿地公园、高铁中央公园、七娘坛公园、体育公园等7处综合绿地公园。另外沿着小金河、风门坳等河道则将设置广场绿地。

“对于景观节点,以及区域的空间布局和建筑风貌也将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主要的景观轴、商业中心、公园等公共开放中心等界面的景观完善,建设绿色生态新城。”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称,像沿河滨水居住建筑群就宜采用坡屋顶,建筑体量不宜过大,建筑布局应错落有致且风格统一;公共活动中心及商业中心建筑则宜采用现代建筑风格、高层塔楼为主,色彩丰富有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