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反冤假錯案題材,竟拍成了熱播劇!

作為首部平反冤假錯案的電視劇。這部劇取材於真實案例,以刑事申訴檢察工作為主線,講述了兩代人追求正義,平反一件17年前冤案的故事。

平反冤假错案题材,竟拍成了热播剧!

中國首部平反冤假錯案的電視劇《因法之名》於4月14日19:30登陸北京衛視全國首播。該劇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神州電視有限公司浙江唐德影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偉盛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合潤傳媒集團 當代東方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品。

《因法之名》首播後,收穫眾多好評:“劇中通過各種明暗角度還原真相,看似不經意間帶出細節。”“節奏好,演員演技在線。更可貴的是,這個題材在現在的電視劇市場裡太罕見了。”

從“有罪推定”到“疑罪從無”,中國法治的進步

作為首部平反冤假錯案的電視劇,《因法之名》題材大膽而新穎。該劇取材於真實案例

,以刑事申訴檢察工作為主線,講述了兩代人不懈追求正義,平反一件17年前冤案的故事。

平反冤假错案题材,竟拍成了热播剧!

劇中有對過去舊的司法制度的體現與反省,同時探討了當司法制度與個人判定產生矛盾時,應該如何選擇,體現了中國法治的進步。

中國文聯原副主席、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名譽主席、著名文藝評論家李準表示:“《因法之名》本身是一個跨時代的戲,是目前我看過的法治題材創作中最新、最有話語權的作品。”

平反冤假错案题材,竟拍成了热播剧!

在傳達精神文化內容方面,李準坦言:“《因法之名》是第一次如此集中、鮮明地表現我國司法制度,是一部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和巨大進步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意義。”

劇中,舊的司法制度提倡“有罪推定”,所以當一些矛頭指向劇中人物許志逸時,一把被扔到河裡的兇器就變成了唯一判其有罪的證據。儘管對於那把兇器,許志逸有著自己的解釋,但按照“有罪推定”以及辦案人員的經驗主義,許志逸的罪行“一錘定音”。

平反冤假错案题材,竟拍成了热播剧!

在李準看來,《因法之名》完成了法律觀念的變革,從檢察官的角度寫過去,立足於“有罪推定”到“疑罪從無”這個巨大的進步,給整個公檢法帶來了震撼的變化,不僅展現了他們如何脫胎換骨、推動司法制度的完善,同時也展現了中國人跨越歷史的法制理念和實踐的巨大進步。”

人物形象鮮活反差大,新一代為公檢法注入活力

《因法之名》中,2個案件將5個家庭的情感糾葛緊緊地纏繞在一起,加強了戲劇的衝突性。因為誤判,許志逸含冤入獄,兒子許子蒙在仇恨和缺失的家庭中成長起來,性格留下了陰暗面,這直接造成了長大後的鄒桐與許子蒙戀情受阻。隨著檢察長鄒雄意外去世,鄒桐也從樂觀開朗、單純任性逐步過渡到成熟穩重,接任重棒,成為追求正義與真相的第二代檢察官。

平反冤假错案题材,竟拍成了热播剧!

對於鄒桐這一角色的塑造,李準深表贊同:“鄒桐信仰的公平就是疑罪從無,她代表了新一代的獻身精神——職業精神與職業文明,應該說鄒桐這一代人,給我們公檢法帶來新的含義與內容。”

劇中另一人物葛大傑經歷了波折的人生,他雖然是一名優秀的人民警察,但性格剛愎自用,也間接導致了冤假錯案的產生。對於這樣一個人物,李準說道:“劇中葛大傑的形象最為鮮活,人物性格前後反差很大,無論個人情感還是案件審查方面,他遭遇的變故比較多。葛大傑的轉變反映了司法理唸的轉變,以及法治建設的不斷進步。”

平反冤假错案题材,竟拍成了热播剧!

錯案糾正,鼓舞人心

除了在司法理唸的轉變與進步層面具有重要意義,《因法之名》更重要的意義是重振了老百姓對司法公正的信心。

劇中以葛大傑、鄒雄為代表的第一代公安、檢察官,他們經歷了舊制度的侷限性;以第二代檢察官鄒桐為代表的新一代司法人員,打破舊制度,重建新思想,展現了新時代年輕人的與時俱進,以及對公平公正的不懈追求。李準提到,“通過許子蒙父子兩代錯案的糾正和無罪釋放,讓老百姓看到了希望,給人心和社會帶來了鼓舞。”

平反冤假错案题材,竟拍成了热播剧!

《因法之名》不僅案件撲朔迷離,以5個年輕人、5個家庭間的錯綜糾葛為感情線,還將視角聚焦在受害者與加害者的親屬上,在追求司法公正的基礎上,也不乏社會人文關懷,是一部具有歷史性意義、探索法治進步的佳作。

「廣電獨家」是廣電業界第一訂閱號,「影視獨家」透視影視熱點,北京中廣傳華影視文化諮詢有限公司運營,長按二維碼可訂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