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為什麼有後勁,後勁又是什麼呢?

人們喝酒或多或少都有些後勁(上頭),當過量飲酒後,第二天感覺意識已經清醒了,但是頭還是很疼,這就是後勁。喜歡喝洋酒或者葡萄酒的人都知道洋酒、葡萄酒的後勁比白酒後勁要大,這是為什麼呢?

白酒為什麼有後勁,後勁又是什麼呢?

這就要說說造成飲酒後勁的成份是什麼!在酒發酵的過程中會產生一中多醇類混合液,包括異戊醇、正丁醇、異丁醇、丙醇、異丙醇等,是一種淡黃色至棕褐色的油狀液體,故被稱為雜醇油,有特殊的刺激性氣味及毒性,根據酒醅原料不同其在酒中佔酒精的0.2%-0.7%。

白酒為什麼有後勁,後勁又是什麼呢?

一、產生。雜醇油是酒精發酵過程中由蛋白質、氨基酸和糖類經過一系列的生化反應而生成的副產物。雜醇油的產生機理叫做埃利希機理,也叫蛋白質降解代謝原理。酒醅中的蛋白質分解產生氨基酸,氨基酸在脫羧酶和脫氨基酶的作用下生成醇,雜醇油主要是在酵母繁殖過程中合成細胞蛋白時形成的,蛋白質分解不足時,也有一部分雜醇油是在碳水化合物生產氨基酸的過程中產生。總之,雜醇油的出現,多伴隨著蛋白質的產生和分解。

白酒為什麼有後勁,後勁又是什麼呢?

二、影響。純淨的雜醇油為無色液體,溶於酒精但不溶於水,具有刺鼻的氣味和辛辣味,雜醇油的毒性比乙醇大,其中丙醇的毒性相當於乙醇的8.5倍,異丁醇為乙醇的8倍,異戊醇為乙醇的19倍。雜醇油能抑制神經中樞,所以飲酒後會有頭痛、頭暈感覺。

三、代謝。喝酒後的代謝主要是酒精的代謝,乙醇在人體內的代謝過程95%是靠肝臟分解的,乙醇在乙醇脫氫酶參與下產生乙醛,乙醛在乙醛脫氫酶參與下產生乙酸。乙醛會導致臉部發紅,搏動性頭痛、心慌、噁心等症狀,所以乙醛脫氫酶少的人會有嚴重的不適症狀。兩個過程,都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導致酒精性低血糖,出現出汗、飢餓、心慌、顫抖、面色蒼白等症狀,這就是為什麼有人喝葡萄糖溶液解酒了。

白酒為什麼有後勁,後勁又是什麼呢?

酒精代謝過程一般較快,而雜醇油就不一樣了。雜醇油對人體神經系統的麻醉作用比乙醇強,其在人體內的氧化速度卻比乙醇慢,分解利用慢導致其在體內停留的時間長。所以有些人明明已經酒醒了,還頭疼,這就是喝了雜醇油較高的酒,雜醇油分解較慢引起的了。

四、工藝。既然釀酒的過程會必然產生雜醇油,為什麼有的酒不上頭、後勁小,有的酒就大呢?其實這一切都是工藝原因。雜醇油有特殊的香味,是酒裡產生香味的成分之一,所以為了香味和口感,並不會完全去除。在酒醅蒸餾過程中,沸點較低的物質首先被提取,如醛類物質;然後出現的是酒精,也是酒最主要的成分;最後才是高沸點的物質,也就是雜醇油了。酒在釀造過程中一般都會“掐頭去尾”,主要為了去除前期的醛類和後期的雜醇油,有些白酒企業為了增加產量,並不會“掐頭去尾”,所以有大量的醛類使酒辛辣,大量的雜醇油使人頭疼。但是這類酒香味物質多,聞起來香,但是喝起來難受。

五、小故事。我們都知道中國加入WTO做出了許多妥協,雜醇油其實也是其中一項。國標《蒸餾酒及配製酒衛生標準》GB2757-81中,雜醇油含量指標為≤0.20g/100ml,中國的白酒基本都能達到這個標準,但是國際上著名的白蘭地酒全部超過了標準。在中國加入WTO時,遭到很多洋酒生產商的反對,他們認為這是在實行貿易保護政策。於是我國在2006年12月8日,修訂了國家標準,取消了雜醇油含量指標。

這下你們知道為什麼洋酒後勁大了吧,這都是雜醇油遠高於國內白酒造成的。

六、後記。本文沒有寫雜醇油對人體到底有什麼根本性的損害,因為至今為止,雜醇油除了會使人頭疼,還沒有發現會引起其他嚴重的危害。只有部分醫學雜誌提醒,雜醇油可使腎臟組織變性和致癌,所以患有腎病的群體應當減少飲酒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