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上的绿色“守望者”

戈壁上的绿色“守望者”

沿途平整土地的护林员们。摄影:苏烽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曙光,在距离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60多公里的林场里,林业保护站的才让扎西开始了一天平淡无奇的护林工作……

今年45岁的才让扎西是都兰县林场里的一线护林工作人员,一脸的皱纹和满手的茧子是这些年来和林木打交道时留下最深的印记。

或许是因为常年从事林业管护工作的原因,在他身上有一股很强烈的沙土味和杂草味,很难描述。但当他穿上一身迷彩的户外服,干净利索地把各类测绘仪器放入越野车时,这个常年身居老林的人却显得异常的干练。

“时间不早了,我们出发吧!”这一天,才让扎西要和他的三位工友们负责香日德镇一带的防沙林地的监测和管护工作。上车时,他们还不忘将一大早就备好的干粮和茶水带上,因为这一去可能就得一天的时间。

在驱车前往防护林的路途中,才让扎西他们几乎很少有交流,偶尔会翻出手上的那块油迹斑斑的防护林带规划图,翻来覆去看,唯有远处群鸟的鸣叫声成为路途上的伴奏。

汽车顺着109国道笔直地疾驰着,两侧的林木次第排开一直在往深处延伸。

“20多年前,你要是走在这条道上,常见漫天黄沙遮天蔽日,流沙滞积在109国道上,很厚、很厚。”才让扎西向我们说到他曾经亲历的一幕。

当我们还在感慨这些年来,到底是如何才能让这里的生态发生如此大的改观时,不远处规划整齐的林带已没入我们的眼帘,这防护林带在冬日凛冽的寒风中巍然矗立,一个叠着一个,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防沙固沙屏障。

这时,才让扎西他们三人下了车,卸下后备箱中的测量仪器开始忙活了起来。站着不行,蹲下来,索性趴着方便,在一处林带和沙丘接壤的腹地,他们三个人工作的样子给寂静的林区增添了几分生动。

一阵子下来,他们三人已经是灰头土脸,不过带队的才让扎西脸上却一改严肃的深情,黝黑的脸庞逐渐泛起了笑容。原来,经过测量得知,这一带的沙漠化侵蚀速度要比上一次测量放缓了将近1公里。

经过了一番测量、统计后,他们收拾好东西又向另一侧的防护林带走去,眼前这40多公顷的林带是今天他们管护的重要地点,因为这里是都兰县沙漠化防治的主要风口,要确保这里的每一棵树木的生长状况良好。

显然多年来的林业防护工作已经让才让扎西他们看到一棵树时就能诊断出树木长得是否健康。不过,他们仍会很仔细地上前检查每一棵树,瞧一瞧、摸一摸,用随手的工具检查一遍。

“这批林子今年长的很壮实啊!”摸着树干才让扎西很是欣慰。要是遇到有虫病,或是干枯的林木,他们便会涂上不同的颜色,以待植树的时候替换。

还未等将这片林子全部查看一遍,已经到了晌午。才让扎西便和队员们在林带旁的小土包上吃起了中午饭,匆忙间山林里的午餐时光就这样结束了。

待到这里的林木都检查完毕、登记备案后,才让扎西和队员们便奔往位于县城20公里处的夏日哈地区的防沙治沙点。

“看,这里林木纵横,充满了无限生机和希望。3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不毛之地呢。”遥望着不远处的林带和方形沙障,才让扎西眼中饱含着一股深情。原来才让扎西从小就生活在夏日哈镇河北村,他是这片土地上荒山成林的亲历者。

站在夏日哈镇高处眺望沙丘,弯曲的夏日哈河将禁封区分成了南北两片,一边是笔直高挺的杨树林,一边是布满柠条、青杨和十字方块的沙障,将一处处涌动地沙丘牢牢锁住。

50多岁的海文思是夏日哈镇夏塔拉村村民,5岁时随着父母从海东市乐都区迁居到夏塔拉村。回想往事,他指着夏塔拉村北边的山梁说:“过去这些地方根本没有树,全是沙丘,刮起大风,沙子都能吹进屋里。现在,政府每年组织种树,以前的沙丘被绿色包围,沙地绿树成林。树多了,气候也比以前好了,雨水也多了。院子里还可以种出新鲜的蔬菜了。”

戈壁上涌动的沙丘总是蛮狠霸道的,所幸已经被成片的防护林和人造林给轻松化解,正是有了这一个个戈壁里的绿色“守望者”,我们才能遇见田陌上、城区里的轻风徐徐、风轻云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