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港口行業投資持續下滑 行業發展存疑 市場未來走向分析

港口是具有水陸聯運設備和條件,供船舶安全進出和停泊的運輸樞紐。是水陸交通的集結點和樞紐,工農業產品和外貿進出口物資的集散地,船舶停泊、裝卸貨物、上下旅客、補充給養的場所。由於港口是聯繫內陸腹地和海洋運輸(國際航空運輸)的一個天然界面,因此,人們也把港口作為國際物流的一個特殊結點。

我國目前已經形成環渤海、長江三角洲、東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5個港口群,煤炭、石油、鐵礦石、集裝箱、糧食、商品汽車、陸島滾裝和旅客運輸等8個運輸系統佈局。

2017年末全國港口擁有生產用碼頭泊位27578個,比上年減少2810個。其中,沿海港口生產用碼頭泊位5830個,減少57個;內河港口生產用碼頭泊位21748個,減少2753個。

2009-2017年中國港口擁有生產用碼頭泊位數量

2018年中國港口行業投資持續下滑 行業發展存疑 市場未來走向分析

2011-2017年沿海港口生產用碼頭泊位數量走勢圖

2018年中國港口行業投資持續下滑 行業發展存疑 市場未來走向分析

2011-2017年我國內河港口生產用碼頭泊位走勢圖

2018年中國港口行業投資持續下滑 行業發展存疑 市場未來走向分析

我國經濟市場中,港口是基礎設施的一個重要組成成分,港口經濟具有一定的戰略意義,是我國綜合國力的完美體現,也是我國對外開放經濟的重要支撐點。我國港口經濟正隨著市場經濟地變化發生深刻的改革,從港口下放、港口資源整合、政企分離到投資主體逐漸實現多元化,港口經濟正在從經濟基礎組成到國家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

隨著世界經濟市場的不斷改革深化,經濟中心逐漸從農業文明發展到沿海地區,港口經濟逐漸興盛。據相關數據統計,全世界50%左右經濟量集中在沿海地區300公里的地區,類似於歐洲、美國以及日本等發達國家皆是如此,在我國改革開放過後,我國沿海地區經濟飛速發展,這其中的發展規律,無一不是改革開放的必然結果。

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主要源於技術進步和制度的完善,技術進步中主要包括遠洋運輸技術、集裝箱運輸技術等,有效降低海洋運輸成本,並且運輸分工明確,充分發揮各國經濟實力與主要作用。為此,海洋運輸技術是推動全球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動力。除此之外,世界信息化的進步也是推動海運技術發展的主要動力,有效降低信息跨境流動的成本,提高運輸效率。中國進入改革開放後,逐漸融入進世界經濟發展浪潮中來,港口經濟的發展在中國經濟崛起中做出了巨大貢獻。

然而,我國沿海港口建設投資規模自2011年開始連續8個年度負增長,投資規模由2011年的1007億元下降至2018年的638億元。2018年1-11月,按照交通運輸部公佈的數據顯示,沿海與內河建設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完成約為1,060.92億元,同比減少4.61%。受港口建設接近飽和、行業產能過剩、地方政府投資不足等不利影響,市場總體增長空間受限,沿海傳統水運建設工程市場投資持續負增長但跌幅收窄,內河水運建設市場投資小幅增加。

2012-2018年中國沿海港口行業投資規模情況

2018年中國港口行業投資持續下滑 行業發展存疑 市場未來走向分析

資料來源:中國交通運輸部 智研諮詢整理

近年港口企業收入保持增長,但增速較為疲軟;運營效率不斷降低,投資週轉率較低,存在一定程度的過度投資;港口行業負債規模呈上升狀態但增速逐年降低,負債水平較為適中;融資成本的上升較大程度吞噬了樣本企業的利潤;經營性現金對債務的保障程度較低。

“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有利於繼續擴大我國與沿線國家的貿易規模,港口作為物流的重要樞紐,將有望成為“一帶一路”戰略的直接受益者,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新一輪由政府主導的港口整合正在加速推進中,更多的區域性或省內大範圍的整合,合併後的港口集團或將由市區級的港口競爭逐漸演化成省級競爭關係。2017年5月,江蘇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掛牌成立;6月,遼寧省政府與招商局集團宣佈將合作建立遼寧港口統一經營平臺;之後根據福建省國資委通報,福建港口整合工作將加速推進。

但值得關注的是,現階段的整合並非是完全的市場化行為,能否從根本上解決我國港口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改變同一地域的各個港口之間原有競爭格局的落地效果仍有待觀察。

港口將朝向“四化”發展

1、港口泊位大型化、深水化。由於高效節能的產業政策導致船舶大型化是近年全球航運業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船舶大型化使得港口行業進一步降低成本並增強了競爭力。雖然成片深水岸線的開發已經遭遇瓶頸,卻阻擋不住港口往大型化、深水化的程度繼續發展,並因此不斷提高航道、碼頭、周圍配套設施等硬件設施的能力和現代化水平。

2、港口功能多元化。發展港口功能多元化,是當今世界港口發展的必然結果。港口行業領導已由計劃經濟時期的點式思維方式、改革開放初期的線性思維方式轉變為市場經濟的立體思維方式和最佳思維方式,將傳統的港口裝卸、堆存的單一功能,發展為港口裝卸、倉儲、運輸、工業、商貿、旅遊、房地產開發等多元化的功能,港口企業提高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避免和減少了港口經營的風險,保證港口經營的安全。

3、港口管理信息化。提升港口管理信息化水平,對於港口進一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未來應採取“整體設計、分步實現、循序漸進、鞏固前進”的方針,將信息技術管理貫穿於港口開發、企業管理、裝卸生產、營銷和服務的全過程。目前,港口已應用的信息技術有電子數據交換(EDI)、管理信息系統(MIS)、計算機仿真、無線終端和電子商務。這些信息技術的應用,已成為推動港口發展的強大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