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吃播女孩在成都,一天8頓,沒有一個人的胃,能空著離開成都

一個吃播女孩在成都,一天8頓,沒有一個人的胃,能空著離開成都

前幾天,我的朋友小牙籤去了一趟成都。

常看我文章的朋友都知道,小牙籤是一個心有多大,胃就有多大的小姐姐。

她的人生座右銘總共有兩條:

一: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開心。

二:做開心的人呢,最重要的就是吃好吃飽。

對於小牙籤隻身一人奔赴成都這種遍地美食的城市,我其實是滿懷豔羨和幽怨的。

但無奈俗務纏身無法和她同行,最後只好買了一盒嗎丁啉贈與好友聊表心意。

小牙籤非常感動,豪情萬丈地表示她一定把我那份一同吃到胃裡。

於是,吃心不改的小牙籤到成都處理完公務之後,非常重承諾地用一天時間給我上演了一場圖文版吃播。

我數了一下,她以一己之力,總共吃了大大小小8頓飯。

到現在我也沒搞明白她是怎麼辦到的。

甜水麵

小牙籤在成都的清晨,從一碗甜水麵開始。

起床後直奔龍抄手,店是老字號,一早上已經有不少食客。

麵條看著比較北方,外形粗獷,筋道有嚼勁。

一個吃播女孩在成都,一天8頓,沒有一個人的胃,能空著離開成都

之所以叫甜水麵,是因為澆頭。

甜水麵的澆頭用的是複製醬油。

醬油里加了糖、八角、桂皮、甘草各種香料,小火熬至濃稠。一般搭配著花生碎、辣椒油、芝麻醬澆在面上,入口回甜。

吃完麵的小牙籤馬上被朋友圈圍觀的成都朋友批評了,說三娃小吃或者張老五涼粉兩家店的甜水麵更好吃。

豌雜麵

耳根子軟的小牙籤被人家那麼一說,頓時覺得這頓早飯吃得不夠巴適。於是又跑到兵哥豌豆麵繼續找補。

一個吃播女孩在成都,一天8頓,沒有一個人的胃,能空著離開成都

這次是根據推薦按圖索驥的,叫了一碗豌雜麵,吃播裡跟我反饋,一口下去就驚豔了。

在我的印象裡,沒有人會覺得豌雜麵不好吃吧?

一個吃播女孩在成都,一天8頓,沒有一個人的胃,能空著離開成都

豌雜麵其實是重慶小吃,但在成都也遍地都能吃到。

豌豆配著雜醬澆在細面上,下筷子一拌,香味就先讓人頂不住了。

蛋烘糕

按理說一碗豌雜麵總該讓人滿足了吧?

但是小牙籤長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胃,出了兵哥豌豆麵的門,她就又去買了一份蛋烘糕。

一個吃播女孩在成都,一天8頓,沒有一個人的胃,能空著離開成都

我是一個沒有吃過蛋烘糕的人,所以看到吃播圖片時,第一反應是:你在吃銅鑼燒嗎?

收穫一記白眼後,吃播女孩告訴我:這是成都著名小吃蛋烘糕。

這道小吃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隔著2000公里,一連串提問:啥子味道?好吃不好吃?怎麼做的?

過了很久,才收到一條很不專業的回覆:非常治癒。

說了和沒說一樣。我只好自己去雲品嚐。

沒想到哇沒想到,蛋烘糕竟然還是很有歲月感的食物。

蜀地小孩以前喜歡玩一種叫姑姑筵的遊戲,就是用迷你廚具模仿大人做飯,很像過家家。

清代,一師姓老漢被姑姑筵激發靈感,將雞蛋、麵粉、紅糖和成麵糊,攤在平鍋裡烘熟,然後加上各種口味的餡料,折成扇形,就是蛋烘糕了。現在蛋烘糕的餡料,簡直可以用隨心所欲來形容,可甜可鹹可辣,想夾什麼就夾什麼。

瀏覽完那些餡料之後,我感到非常得飢餓,趕快給自己買了一份煎餅果子,內心才平靜下來。

老媽蹄花

一個吃貨是可以在早飯和午飯之間再硬生生地加一頓上午茶的。

10點半,吃播女孩再次發來圖片,這次是一碗老媽蹄花。

一個吃播女孩在成都,一天8頓,沒有一個人的胃,能空著離開成都

老媽蹄花屬於成都豬蹄界的槓把子。

作為一個曾經幾次去過成都的過客,這座城市最讓我銘心刻骨的就是:火鍋、兔頭、老媽蹄花以及掏耳朵。

一隻雪白優秀的豬前蹄經過處理後,和芸豆一同放入鍋中燉煮,直到湯白似雪,豬蹄嫩滑軟爛、芸豆糯如棉紗。

隔著屏幕,小牙籤吃得歡天喜地,我又有點兒餓了。

蹺腳牛肉

嚴格來說,蹺腳牛肉屬於樂山名菜。

這又是一道歷經百年滄桑的菜。

一個吃播女孩在成都,一天8頓,沒有一個人的胃,能空著離開成都

清末,樂山鹽商習慣用牛拉滷水。退休的老牛被宰後會銷往外地。

因為內臟不宜長途運輸,一般都被就地處理。

到了上世紀30年代,有個懸壺濟世的老中醫來到當地,看著直接被棄的牛雜覺得可惜,乾脆廢物利用把牛雜配上中草藥一起熬成一鍋湯。

這應該算是藥膳了,不但飽腹而且養生,於是引來食客無數。

當時頓頓爆滿,餐餐翻檯,有急性子的直接跳過等位那個環節,站在桌邊就吃,站累了就把腳蹺在桌腿的橫槓上歇會兒,蹺腳牛肉因此得名。

吃播女孩小牙籤去的那家店叫楊三孃蹺腳牛肉,她邊吃邊給我發語音,說牛肉很嫩呀,湯也鮮濃,哎呦燙到舌頭啦。

綿陽米粉

在午飯和晚飯之間還有一餐叫做下午茶。

小牙籤的下午茶是一碗綿陽牛肉米粉。

一個吃播女孩在成都,一天8頓,沒有一個人的胃,能空著離開成都

我勸她不要這麼拼,真的把胃撐壞了也是很痛苦的。

但是她強調說米粉是由大米加工而成的,所以不會佔太多胃容量。

這大概就是吃貨邏輯吧?

綿陽米粉是四川綿陽美食,這是一碗有故事的米粉。

三國時,剛入蜀地的劉備和我們一樣,去一個地方要先檢索當地有啥好吃的。

於是有人就給他推薦說我們這兒有個婦女,能把米磨成漿製成絲,用水煮食,那可是好吃到炸裂啊。

劉備一嘗,哎呦餵我的天爺,還真是好吃到炸裂啊。

有名人背書,這個普通婦人做的米粉就在綿陽爆紅了。

這是1.0版的綿陽米粉。

後來有一天,丞相蔣公琰在綿陽微服私訪。我猜測他應該是個口重的人,吃完米粉,丞相大人就提議說粉要更細,越細越入味嘛。

這就是2.0版的綿陽米粉了。

串串

吃光了不佔什麼胃容量的米粉之後,吃播女孩在成都街頭溜達了整整兩個小時。

她這麼做純粹是為了消耗掉一些卡路里,這樣晚上就可以沒有心理負擔地多吃點兒。

一個吃播女孩在成都,一天8頓,沒有一個人的胃,能空著離開成都

傍晚6點,小牙籤坐在鋼管廠五區小郡肝串串香店裡。

彼時,紅油翻滾,串串飄香,吃播女孩一個人把串擼的熱血沸騰。

缽缽雞

一天的吃播並沒有結束,因為還有夜宵。

小牙籤在打烊前1小時來到葉婆婆缽缽雞。

一個吃播女孩在成都,一天8頓,沒有一個人的胃,能空著離開成都

缽指瓦罐。一隻整日在鄉間田野自由疾走的跑跑雞,最終難逃一死,被煮熟切片,穿在竹籤上,放在盛滿藤椒油湯的瓦罐裡端上餐桌。

因為食材是先弄熟再放到鍋裡,所以口感不像火鍋和串串那麼濃烈。

一個吃播女孩在成都,一天8頓,沒有一個人的胃,能空著離開成都

吃播女孩小牙籤幹掉整盆濃而不豔的缽缽雞後,又喝了一碗紅糖冰粉,才正式結束一天的成都美食吃播活動。

那晚,她對我說的最後一句話是

一個吃播女孩在成都,一天8頓,沒有一個人的胃,能空著離開成都


+關注貓左先生,看更多旅行故事和攻略

copyright 2019 貓左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