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斥5億研發“智能機器人”,機器人或成產業升級的主流路徑!

国家斥5亿研发“智能机器人”,机器人或成产业升级的主流路径!

機器人技術是科學技術的制高點,是一個國家創新能力的標誌,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徵。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機器人是“製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製造業水平的重要標誌

《政府工作報告》中連續三年提到“人工智能”,今年兩會明確提出,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為製造業轉型升級賦能。來自互聯網、人工智能、傳統行業的馬化騰、李彥宏、劉慶峰、楊國強等企業家代表紛紛為“智能+”建言獻策。

業內人士認為,人工智能通過人機耦合的方式,與行業知識深度融合,正在成為賦能產業發展的主流路徑。

機器人劃分:工業機器人規模最大

国家斥5亿研发“智能机器人”,机器人或成产业升级的主流路径!

根據機器人的應用環境,國際機器人聯盟(IFR)將機器人分為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而中國電子學會考慮到我國在應對自然災害和公共安全事件中,對特種機器人有著相對突出的需求,所以將機器人劃分為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三類。

工業機器人

国家斥5亿研发“智能机器人”,机器人或成产业升级的主流路径!

△ 2013-2020 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額及增長率

目前,工業機器人在汽車、金屬製品、電子、橡膠及塑料等行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隨著性能的不斷提升,以及各種應用場景的不斷明晰,2013年以來,工業機器人的市場規模正以年均 12.1%的速度快速增長。

IFR 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韓國、日本、美國和德國等主要國家銷售額總計約佔全球銷量的 3/4,這些國家對工業自動化改造的需求激活了工業機器人市場,也使全球工業機器人使用密度大幅提升,2017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額達到154億美元,其中亞洲銷售額99.2億美元,歐洲銷售額29.3億美元,北美地區銷售額達到19.8億美元。2018年,隨著工業機器人進一步普及,銷售額將有望突破160億美元,其中亞洲仍將是最大的銷售市場。

服務機器人

国家斥5亿研发“智能机器人”,机器人或成产业升级的主流路径!

△ 2013-2020 年全球服務機器人銷售額及增長率

隨著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和互聯網快速普及,以 2006年深度學習模型的提出為標誌,人工智能迎來第三次高速發展。與此同時,依託人工智能技術,智能公共服務機器人應用場景和服務模式正不斷拓展,帶動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高速增長。2013年以來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年均增速達23.5%,2020年將快速增長至156.9億美元。

特種機器人

国家斥5亿研发“智能机器人”,机器人或成产业升级的主流路径!

△ 2013-2020 年全球特種機器人銷售額及增長率

近年來,全球特種機器人整機性能持續提升,不斷催生新興市場,引起各國政府高度關注。2013 年以來全球特種機器人產業規模年均增速達 12.8%,至2020年,預計全球特種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49.5億美元。

其中,美國、日本和歐盟在特種機器人創新和市場推廣方面全球領先。美國提出“機器人發展路圖”,計劃將特種機器人列為未來15年重點發展方向。日本提出“機器人革命”戰略,涵蓋特種機器人、新世紀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三個主要方向,計劃至2020年實現市場規模翻番,擴大至 12 萬億日元,其中特種機器人將是增速最快的領域。歐盟啟動全球最大民用機器人研發項目,計劃到2020年投入28億歐元,開發包括特種機器人在內的機器人產品並迅速推向市場。

業內人士認為,在工業機器人與服務機器人之間的行業機器人,市場有迫切需求,B端大客戶有強大的購買能力,但這方面的供給卻不足。與此同時,現在的行業機器人還有不少技術應用尚不明確的地方,

需要投入更多的研發力量,需要技術在具體應用中不斷成熟、迭代。

國家支撐:5億研發計劃公佈

国家斥5亿研发“智能机器人”,机器人或成产业升级的主流路径!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機器人”重點專項擬立項的2018年度項目公示清單

為推進國產工業機器人的產業化規模及創新應用領域,培育服務機器人新興產業以及深化我國特種機器人的工程化應用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機器人”重點專項啟動實施。

日前,科技部公示了2018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機器人”重點專項項目,涉及多個行業領域 。此次公示的項目牽頭承擔單位總共計50家,產學研聯合,其中科研機構和高校佔16席,企業有34家,除部分項目需要在實施1年後,評估擇優劃定經費數額外,其餘已公佈項目經費總額高達53132.43萬

重點項目研發涉及機器人方方面面:“類人”機器人、人機協助、仿生機器人、手術機器人、外骨骼機器人、機器視覺等,關注應用領域也涉及多個行業。

其中,阿里雲牽頭工業機器人云平臺無人化柔性倉儲物流機器人系統歸屬浙江菜鳥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學界育人:

浙大新增機器人工程、人工智能專業

国家斥5亿研发“智能机器人”,机器人或成产业升级的主流路径!

4月8日,浙江大學宣佈了一條重磅消息:今年將新增兩個超級熱門專業,分別是機器人工程和人工智能

眾所周知,浙江大學是國內最早開展機器人本科教學的高校之一,從2002年起浙大就建設了機器人科教實踐基地,並從2006年開始機器人課程體系建設。2016年,浙大在竺可楨學院開設智能機器人交叉創新班,進行多學科交叉複合培養模式的拔尖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十多年來,浙大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備的機器人課程群和多層次的機器人教學實踐平臺,學生的實踐活動也碩果累累。

這對杭州而言,著實是個好消息。2018年,杭州加快推進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實行“機器換人”專項行動,再造杭州製造新優勢。截至今年2月中旬,杭州已累計實施“機器換人”項目3300個,企業“上雲”超8萬家,傳統產業企業勞動生產率、設備利用率、產品合格率均有提升,產品庫存率下降

此次浙大開設機器人工程和人工智能專業,像是一個在造“機器人人才庫”,給杭州及其他城市源源不斷地輸送人才。

就業新路:

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成新職業

国家斥5亿研发“智能机器人”,机器人或成产业升级的主流路径!

不久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市場監管總局、統計局正式向社會發布了13個新職業信息。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和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員為其中之二。

新行業造就新職業。隨著工業機器人替代生產流水線上簡單勞動力的做法在部分地區得到推廣,與機器人相關的生產、服務和培訓企業蓬勃發展。大量使用的工業機器人需要專業人才操作,新職業便應運而生。

反之,機器人行業前景越廣,就能吸引越多的人。作為未來的“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杭州在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區塊鏈、量子技術、增材製造、商用航空航天、生物技術和生命科學等重點前沿領域率先探索佈局,目前已走在前列。全國首個智能機器人引導員Amy、杭州(餘杭)機器人產業園、進入人工智能時代的杭州消防、依靠機器人上演的“一個人的法庭”……人工智能的應用在杭州無處不在。

接下來,杭州充分發揮浙江大學、阿里巴巴等名校名企的發動機作用,加快建設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杭州未來科技城人工智能小鎮、濱江杭州人工智能園、青山湖科技城微納智造小鎮、杭州圖靈小鎮等產業平臺,加快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再造杭州傳統產業新優勢。

国家斥5亿研发“智能机器人”,机器人或成产业升级的主流路径!

往期推薦(點擊即閱)

洞悉丨人工智能產業的“四五六”

院士、專家共話生物醫藥和人工智能的“杭州可能”

国家斥5亿研发“智能机器人”,机器人或成产业升级的主流路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