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是奮鬥者的墓誌銘——大家只懟996,為什麼不看看271背後?

莊崇灃

字數:7963字,閱讀時間:13.5分鐘,口感:水煮牛肉

一、前言

人類始終面臨一個選擇,是在貧窮中尋找平等,還是在不平等中尋找自由?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經濟學家和政治哲學家哈耶克,代表作《通往奴隸之路》

二、馬老師捅了個馬蜂窩

奮鬥是奮鬥者的墓誌銘——大家只懟996,為什麼不看看271背後?

馬雲

馬老師這次真的捅了個馬蜂窩了。

“996”本來只是在“內部交流活動”上的話題而已,被放到網絡後,迅速被放大上升到“法律正確”的層面,號稱“天下第一公關”的阿里公關,除了不斷地轉發馬雲四天三複的——從“福報論”到“致敬奮鬥者”關於996的解釋和辯解之外,好像也沒什麼辦法了。網絡輿情像洪水一樣滔天滾滾,“資本家的本性”,“剝削論”“資本家的獠牙”也毫不留情指向馬劉(強東)等“資本家”。

奮鬥是奮鬥者的墓誌銘——大家只懟996,為什麼不看看271背後?

馬雲四天三複996(首次回覆)

有點搞笑的是,劉強東同學本來只是想一如既往地懟一下馬雲,沒想到卻引火燒身。劉同學一方面為“反馬雲”而反對“996”——“京東永遠不會強制員工995或者996”,卻表示自己可以“8116+8”;另外一方面又和馬老師站在一條戰線上成為豬隊友,強調“每一個京東人都必須具備拼搏精神”,和馬老師的“向奮鬥者致敬!”如出一轍。

奮鬥是奮鬥者的墓誌銘——大家只懟996,為什麼不看看271背後?

第二次回覆

簡單地說,“996事件”是因為馬老師重新定義了“福氣”,大強子重新定義了“兄弟”,引起的網絡輿情譁變,——馬老師認為能996加班是一種福氣,很多人想996都沒這個機會(確實是),年輕時不996,什麼時候996?社會大眾就認為,你這樣的說法就是等於給不996或者無法996的人貼上“不奮鬥”標籤(應該是非馬雲的本意)。劉同學則認為“混日子的人不是我的兄弟”,等於要在開除或者辭退員工之前,先給員工“汙名化”,貼個標籤,然後好把他們打發走。

所以才所引起這次如此洶湧刷屏的網絡輿情。

三、自媒體集體搗亂

不給糖就搗亂,自媒體中小V最喜歡熱點了,搗亂就有糖吃,畢竟。

通常情況下,我國平均每個網絡輿情熱點議題存活時間為16.8天,大多數集中在兩週以內。但這次996事件、奔馳漏油、視覺中國版權、環衛工人手環定位、張丹峰出軌、巴黎聖母院大火等多個熱點一起發酵,996事件卻一直霸佔熱搜並且持續高燒不退。可見馬老師果然是樹大招風,帶貨(輿論)能力槓槓的。

很多自媒體作者哪裡會放過這樣的好機會,關於996文章閱讀量幾乎篇篇10萬+,評論數3000-10000+的比比皆是。當然其中不乏東拉西扯、引經據典、甚至惡意攻擊者,把馬雲比喻成孔融“會裝”,認為馬雲是“經常兜售心靈雞湯的商人”,其實是“經常自相矛盾,言行不一,最終還是暴露了資本家的本性”,要馬雲出來道歉等等;更有甚者,還諷刺馬老師就是喜歡出風頭,“興於左,必亡於左”,這次栽跟頭實屬必然言言。真是熱鬧非凡、眾口鑠金啊。

當前的情形就好像一堆女生氣勢洶洶地指著渣男說,越狡辯就證明你越有問題。馬老師真是百口莫辯啊。

四、官方首發態度

官方就996三天之內三次發聲也屬少見:

奮鬥是奮鬥者的墓誌銘——大家只懟996,為什麼不看看271背後?

官方首次發聲

這不,繼12日之後,人民日報又發佈了一篇政治正確的評論《強制灌輸996,體現企業管理者的傲慢》——高舉高打地從價值觀層面澄清了“不996不等於不奮鬥”,強調保障員工的正當權益與需求——“要考慮到普通員工的位置不同,強制灌輸996的加班文化,不僅體現了企業管理者的傲慢,也不實際、不公平。”

奮鬥是奮鬥者的墓誌銘——大家只懟996,為什麼不看看271背後?

官方二次發聲

細讀之後,好像並沒有從勞動法的層面上說事,總感覺有點高舉輕打,息事寧人,有試圖為馬老師解套的意味(誰知道不是阿里公關的結果呢)。

奮鬥是奮鬥者的墓誌銘——大家只懟996,為什麼不看看271背後?

三次發聲

隨後,又於同日晚間發聲,貌似補充一下第一次法律層面的描述缺少,開始在價值觀層面進行評論,但整體語句表現出相當的剋制。

五、大V大咖們推波助瀾

可是996輿情並不被人民日報這幾則官方欲“蓋棺定論”所稀釋,而是繼續發酵,隨著洪晃、萬能的大熊、唐駿、胡錫進、周鴻禕、李國慶、李永樂老師等大V的加入,很有可能進入了”歹戲拖棚”的境況。

綜合來看,這些大V主要是分成“挺馬派”、“懟馬派”、“中間派”和“理性派”,洪晃和大多數小V的觀點比較類似,屬於“懟馬派”,她認為996就是違法的,作為打工者,賣給老闆的就是時間,996就是讓老闆們佔便宜,支持996的人就是屬於腦袋進水的。她還引用了羅素在《閒暇頌》裡說的——勤奮成為一種高品質是統治階級為平民製造的枷鎖。

萬能的大熊則是“挺馬派”,他認為:

(阿里校招)一畢業的學生就差不多就能拿到30萬左右的薪水。這裡面肯定包含了你的(996)奮鬥回報。(阿里和員工)只是一個心照不宣,自己心裡有點數就好。這麼簡單的道理還要討論麼?

在另外一則微頭條,他又認為:

現在還在說馬雲資本家的實在是太過時了,(馬雲現在日子那麼好過了,馬雲還那麼努力奮鬥),(大家還)覺得馬雲想剝削他(員工),這和乞丐看到別人就覺得要搶他饅頭是一種心理。

唐駿近日發佈關於996的觀點,也是典型的“挺馬派”,懷念我的996時光。而且在文章中,唐駿驕傲地提到了996的“戰果”:

“通過高壓方式要求員工服從996,上海團隊在各大指標中都在微軟五大全球技術中心排名第一。我們的成本是美國的三分之一,歐洲的一半;我們的客戶滿意度第一;我們的員工滿意度也是第一。”

因此,有人把這解讀為“唐駿說996之下成本是美國的三分之一,終於有人把996的核心價值淋漓盡致地講清楚了!”言外之意996就是通過剝削產生價值吧。

胡錫進比較官方,屬於“中間派”,他歷來秉承滑頭,每次寫的文章都是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肯定了處於“半富不富”、“爬坡中”的中國,奮鬥的意義;同時又認為(公司的)管理層“比較應該”996,但是對(普通)員工,就需要尊重他們作為僱員所擁有的各項權利。也就是說,要對996差別對待,領導可以,普通員工要慎重考慮。

一有熱點就刷存在感的原噹噹李國慶同學,也是屬於懟馬派”,除了列出6點理由表示強烈反對996之外,還給出“解決方案”:

為了提高國際競爭力和企業競爭力,我贊成擼起袖子加油幹,那是實幹,巧幹,苦幹,不是低效率的耗時間。

奮鬥是奮鬥者的墓誌銘——大家只懟996,為什麼不看看271背後?

周鴻禕也算個理性派

周鴻禕也算屬於典型的理性派,他認為:

時間長了很難有人長期堅持,年輕人沒問題,年紀大了,都上有老下有小的,很難長期堅持996。他認為現在自己都不一定能做到,但是他是老闆,沒有辦法。

奮鬥是奮鬥者的墓誌銘——大家只懟996,為什麼不看看271背後?

李永樂老師分解996的邊際成本和邊際效用

李永樂老師

更是絕了,他是典型的數據派,也是最典型的“理性派”,他一如既往像普及數學知識一樣,用等式、不等式、圖表、座標和曲線等列舉,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加班的機會成本高低,來解析996工作制是奮鬥還是剝削。通過對邊際成本和邊際效用的分解,得出的結論竟然是——大城市很多白領其實是陷入一種“自我剝削”的狀態而不能自拔!

六、《半月談》神補刀

由新華社創辦的被譽為“中華第一刊”的《半月談》於1月16日發表 996了 工作制評論。從三個方面無情地批判了996,措辭相當激烈。

首先是旗幟鮮明地指出“法不容情”,宣揚996就是違法,沒有什麼好說的,雖然拿有贊強制996工作制說事,意在敲打馬雲的意味不言而喻。

其次,提醒社會大眾要警惕常態化的“996”工作制將催生“過勞一代”,認為“996引起的不滿對社會的傷害是不可估量的。”

再來,文章認為996就是“偽奮鬥”。996與奮鬥無關,與利益有關,不要偷換概念,拿奮鬥說事。文章作者還認為996的辯護者們“自帶主角的明星光環,因此具有強大的迷惑性。”

不僅如此,一些人還善於佔據道德的制高點,比如他們的核心“話術”是把996和奮鬥聯繫起來,捆綁起來,甚至唯一地等同起來。在他們的論述中,996違法、違反情理,這都不是事,只要一個“奮鬥”就夠了:不奮鬥,哪來的未來?不996哪來的未來?為了未來,難道不應該996?為了未來,必須996!只能996!

如果看到這篇的文章(一定會看到吧),政治敏感度那麼高的風清揚,心中不知道有多少萬隻草泥馬奔騰啊。阿里公關一定整天忙著念阿彌陀佛,求佛祖保佑趕緊能再出一個熱點,把996這個潘多拉盒子放出的惡魔趕下熱搜。

七、南橘北枳,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其實,一向“大嘴巴”的馬老師從來都是隨心所欲“不逾矩”,他確實也有這個高度和逼格做到這一點,每每都可以自圓其說,甚至很會引導輿情,可是這次估計也懵了——這屆網友不行,怎麼就不買賬了呢。

個人覺得996提法除了和勞動法有牴觸之外,根本原因還在於國民歷來些許帶點仇富心理,好不容易抓住你首富的辮子,那怎麼能不好好修理你一下呢。

其次就是酸葡萄心理,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是酸的。這不,每年都有大批的業界精英和高校頂尖學子,等待收到阿里的offer。華為不也是一樣,平均50萬的年薪,讓多少人拼破頭想擠進去。

再來就是對9095後的想法瞭解不夠,或者是忽視他們的感受。9095後他們對物質的需求不像7080後那麼強烈,他們對於成功和奮鬥的定義更加的多元,你突然給這些人貼上不奮鬥的標籤,他們哪裡會受得了,不跳起來咬你才怪。

奮鬥是奮鬥者的墓誌銘——大家只懟996,為什麼不看看271背後?

網上段子,足見網友對高薪資的期待

馬老師的這些話,本來就是在“內部交流活動”上的講話,對的是阿里的管理層和員工說的,他應該可以要求或者鼓動他的員工996,並且現身說法他自己12×12,沒有任何問題吧。其實大家都知道996這樣公開的潛規則,BATJ華為小米美團滴滴等等互聯網公司或企業,996根本就是天然存在的像呼吸一樣自然的事情好吧,只是之前沒人給他捅破罷了。

奮鬥是奮鬥者的墓誌銘——大家只懟996,為什麼不看看271背後?

阿里企業文化是不是很可怕

可是,“南橘北枳”,“汝之蜜糖,彼之砒霜”。996這樣的論調一旦放到社會大眾面前,那還得了,凡是看過《烏合之眾》這本書的人都知道,“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備感安全的歸屬感”。而且:

個人一旦成為群體的一員,他所作所為就不會再承擔責任,這時每個人都會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約束的一面。群體追求和相信的從來不是什麼真相和理性,而是盲從、殘忍、偏執和狂熱,只知道簡單而極端的感情。

所以,這次996事件引發的大規模網絡輿情,只不過是網絡暴民特別是自媒體們為了流量,對馬老師和996辯護者的集體群毆罷了。然後官方看情形不妙,果斷髮文試圖平息輿情,官方認為,996除了違法,“996引起的不滿對社會的傷害是不可估量的”。

說到底,馬雲說的“福報996”,是阿里巴巴員工的福報,不是一般普通職場人的福報。然後他隨後又高高站在成功人士所佔領的制高點上,振臂一呼,將996和“奮鬥”和“成功”劃上了等號,同時還拿現身說法,試圖再次誤導人們,只要努力就會有回報。言外之意就是,你不選擇996,你就是不努力,你就不會成功,你只要拼命努力,就必然有回報。可惜,這屆群眾不吃瓜,這才惹翻了眾人。

一句話,這次996風波,其實就是風清揚在正確的地方說了一些“貌似正確”的話,然後被放在錯誤的地方,導致今天的風暴湧動。

八、996背後是高收益

是什麼原因讓如此眾多的互聯網公司和華為等企業如此痴迷996甚至9127呢?無非就是巨大的利益驅動,從員工的角度講,奮鬥10年20年,就可以實現下輩子的財務自由,我想有很大一部分的人都願意透支身體健康和家庭幸福來換取,事實上也是如此,至少是70後和80後的大部分人願意這樣。

奮鬥是奮鬥者的墓誌銘——大家只懟996,為什麼不看看271背後?

阿里薪酬概況

上圖是阿里19364條工資數據,平均值為月薪32660元,從上圖我們還可以看到,月薪20k以上的人佔比達到89.1%,30k以上的達到66.4%,請問沒有996的公司,有幾家能達到這樣薪酬?不過,這只是冰山的一角,更大頭的其實是在股票上。網絡經常傳聞,阿里P9以上的,工資只是喝茶的錢了。

奮鬥是奮鬥者的墓誌銘——大家只懟996,為什麼不看看271背後?

冰山可視部分只有整體體積的十分之一

舉個例子,阿里P8級別的員工,996和不996的區別有多大,大家就會知道為什麼大家都爭著搶著要996了。先看下阿里的級別:

奮鬥是奮鬥者的墓誌銘——大家只懟996,為什麼不看看271背後?

阿里的級別:P為技術崗,M為管理崗。P8是高級專家級別。

P8的年薪在45w-80w(崗位不同導致薪資的差異較大),還有0-6個月的年終獎,一般會有三個月。如果KPI是屬於“271”裡面的“2”,也就是排在前面的20%的人,如果按最優崗位80w來計算,不僅可以拿到80萬的年薪,還可以拿到6個月的年終獎,也就是120萬左右的現金(稅前)。

奮鬥是奮鬥者的墓誌銘——大家只懟996,為什麼不看看271背後?

阿里各級別對應的薪酬

這裡就有必要說一下阿里的KPI,分數區間為0-5分,3.25這在阿里是一個很特別的數字,有人說是個生死線。

20%個表現的優秀超出期望(kpi為3.75或以上)就是所謂的“2”,這些人可以拿到6個月的年終獎,並且大部分人都可以升職加薪,還有可以拿到對應的股票一半(如果是第一年晉級)。4分以上的人數非常少,薪酬更豐厚。

奮鬥是奮鬥者的墓誌銘——大家只懟996,為什麼不看看271背後?

公開場合阿里老婆對老公感到驕傲,其實背後又有多少哀怨呢?

70%表現的良好(kpi為3.5)就是“7”,所謂七彩陽光普照眾樂樂,大部分人都可以拿到,這意味著至少可以拿到3個月的年終獎,股票也只有三分之一。但分數越低,績效工資越少。

10%個表現不及格不滿足期望(3.25或以下)就是“1”,如果不幸被KPI到這個“1”,績效工資幾乎沒有,年終獎鐵定沒有,股票那就別做夢了,一年真的等於陪跑了,而且還要自動或被動轉崗,如果連續兩年都是“1”,抱歉,咔嚓了,就是所謂的末尾淘汰。

奮鬥是奮鬥者的墓誌銘——大家只懟996,為什麼不看看271背後?

2019年4月16日阿里股價

此外,如果是第一年晉級P8的,還可以拿到6400股一半即3200股期權(一般從P7開始才會有期權,特殊部門是P6就有期權),剩下的3200股隨後3年拿完。按照2019年4月16日每股183.57美元計算:3200股×183.57美元×6.7109匯率=3942400元CNY,現金+股票等於5142400元人民幣,你沒看錯,是五百一十多萬。

奮鬥是奮鬥者的墓誌銘——大家只懟996,為什麼不看看271背後?

當前美元與人民幣匯率

但是,如果你被KPI為“7”,也就是屬於70%的人,年終獎只有3個月,月薪加年終獎也就是隻有100萬左右的現金,股票只能拿到三分之一。我簡單做了表格,測算一下P8同一崗位(年薪80w計算)不同KPI分值對應的薪酬和股票:

奮鬥是奮鬥者的墓誌銘——大家只懟996,為什麼不看看271背後?

P8薪酬測算

實際的計算比這複雜多了,上述測算是一種假設成立的條件測算的結果,現實中,“2”的人升職加薪了,所獲的報酬大大高於上述測算值,而“1”的人,估計也就幹個兩年就被咔嚓掉了。

請問,同樣花費一年365天的時間,收益差別那麼大,你要不要996?沒人願意當一個陪跑的人吧?實際上很多人是到晚上12點左右才能回到家。在杭州,晚上去看阿里園區,0點之前很少有樓層的燈是黑的,說白了,就是看你個人要什麼,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想要收入高,那只有付出了,你不付出,那分分鐘就有人頂上你。沒看到NBA賽場嗎,場下10多位替補隊員虎視眈眈盯著場上那幾個人,你不行,立馬被換下,世界本來就是這樣,充滿競爭好吧。

奮鬥是奮鬥者的墓誌銘——大家只懟996,為什麼不看看271背後?

晚上的阿里園區

有人就把工作當一種生活。甚至一種樂趣:巴菲特就說過:當你把工作當成一種樂趣時,生活就是一種享受;當你只是把工作當成一種義務時,生活則是一種苦役。

那些對996口誅筆伐的人,如果阿里給你一份OFFER,你真的不想去嗎?真香定律和酸葡萄心理是這個世界很普遍的一種心理。

有需求就有市場,大家都知道官方有個名稱叫“就業市場”或者“人才市場”,其實就業本來就是一個市場,既然是市場,市場就自然會有一套自動調節的功能(政府其實稍加干預即可)。

奮鬥是奮鬥者的墓誌銘——大家只懟996,為什麼不看看271背後?

生活對每個人都不容易

這不,李永樂老師通過數學對996的邊際成本和邊際效用進行演繹,其結論就是大城市很多白領其實是陷入一種“自我剝削”的狀態而不能自拔!那隻能怪自己太貪了,無法在收益和健康以及家庭尋求到一個平衡點,這就好像胖子,還要拼命吃,那對身體當然不好,明明知道對身體不好,還繼續拼命吃,只能怪自己。

互聯網公司偶爾出現的個別員工身體健康等問題,每次無不被網絡無限放大。其實在各個行業,都有可能出現這樣的問題,只是互聯網這個行業太優秀了,太出風頭了,就像一隻在電線杆上的猴子,每個人死死盯著它那紅色的屁股。

九、選擇平等還是自由

人類始終面臨一個選擇,是在貧窮中尋找平等,還是在不平等中尋找自由?(哈耶克)

誠然,在法律面前人人需要平等,可事實上,這個世界是那麼的不平等,並且從來也就沒有真正的平等過,奮鬥者也許有機會獲得更多的平等和自由,僅僅如此而已。

換句話說,在尋找自由的過程中,是否應該允許一些人可以選擇這樣的“不平等”——他們自己願意選擇996的話,只要他是主動的、自願的、合理的、合法的。我覺得沒有什麼不可以。

存在即合理。如果是自願、合理合法的奮鬥,不是很好嗎,畢竟有些人——越奮鬥越開心,越開心越奮鬥,他願意痴迷工作,不妨礙他人,那又怎麼啦。

奮鬥是奮鬥者的墓誌銘——大家只懟996,為什麼不看看271背後?

圖文無關

舉個例子。馬拉松和春運。馬拉松根據不同的人群制定不同的賽程,有能力的選手跑全程,能力較弱的,可以選擇二分一或者三分之一賽程。但是,同一賽程的選手,你必須在同一時間,同一起跑線,沿著同一路線進行比賽,這就是對每個選手都平等。但是對每個選手,有賽制的約束,他就是不自由的。這就是遊戲規則,要麼你遵守,要麼你退出。996就是這樣的遊戲規則。

但是,如果是春運,你能要求所有人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出發,只能走路回家嗎?甚至要求每個人必須走完500公里才可以進家門,離家不到500公里的,也要繞完500公里才可以進家門。這樣是不是很平等,每個人都走完500公里才到家!

奮鬥是奮鬥者的墓誌銘——大家只懟996,為什麼不看看271背後?

圖文無關

這就允許大家選擇乘坐各種交通工具如飛機、動車、大巴、私家車、摩托車等,甚至如果他願意,也可以騎自行車或者走路回家,這才叫自由,對吧。那你認為這樣平等嗎?同樣是人,為什麼我擠大巴,他坐飛機呢?大多數情況下,他比你更努力賺了更多錢,所以他有能力購買春運期間較為昂貴的機票,如此而已。996的結果就是能帶來(購買昂貴機票)這樣的自由,看你自己要不要選擇。

所以說,996背後其實就是高收益,當然也就需要(時間)高投入,996從來就不適合社會各階層的所有人,阿里或者其他互聯網公司能提供較高的薪酬,員工也願意為此付出時間加班(正當追求財富沒錯吧)。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有什麼不妥嗎?員工也不傻,沒有得到他想要的,早就跑光了。

此外,為什麼每年還有那麼多人擠破頭要進入BATJ華為小米美團滴滴等等互聯網公司或企業呢?原因就是在於高投入(時間)能獲得相對的高回報(薪酬)。比起其他公司,高投入還一定能獲得相對客觀的回報,甚至是零回報或負回報(比如創業公司倒閉了,經常發生工資都拿不到),在上述這些公司996,實在是太划算了。

尼采說: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奮鬥是奮鬥者的墓誌銘——大家只懟996,為什麼不看看271背後?

王健林都還那麼拼

《原則》這本書裡有句話說得好:你可以選擇成為一個成功人士,也可以選擇躺在沙發上撕開薯片的袋子(成為一個沙發土豆)。每個人都有選擇生活和工作的權利,那是他的自由,其他人無權置喙。

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人生負責,選擇你想要的,沒有任何問題。快樂工作,快樂生活,我倒是希望能提供996的工作機會的平臺越多越好。

宮崎駿在《千與千尋》中說,我可以接受失敗,但絕對不能接受未奮鬥過得自己!

未曾奮鬥過的人生是有遺憾的,畢竟每個人能來到這個世界上一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奮鬥是奮鬥者的墓誌銘。

你不996,我996。

可以嗎?

十、寫在最後

伏爾泰說: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場996引發的大討論,其實也帶來了很多的好處,真理越辯越明,雖然有不同的觀點(每個人站的角度不一樣),我們是否也允許他人保有自己的觀點呢?

我們從不否認社會和法律要保護和保障弱者,但也要鼓勵競爭,否則這個社會怎麼會向前呢?我相信,通過這場996工作制大辯論,以後如果出現不同的觀點,我們如果能以更理性、更包容、更寬容,更成熟、更有信心去面對,減少一些圍攻和謾罵,甚至撒潑式的糾纏和口誅筆伐,這豈不是一件好事情?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但一定是個是非之地。遠離網絡,現代人,做得到嗎?特別是作為第一網紅的馬老師,也離不開網絡和話題維持熱度啊。這次996風波,對於強大內心的馬老師來說,充其量只是茶壺裡的風暴而已。

不過,禍從口出,看來,無論是誰,謹言慎行真的很重要。飯可以亂吃,話真的不可以亂講,不該講的地方真的就不應該講。有些東西大家心知肚明,彼此保持默契就好,不用說出來。

看來,嘴巴也要被關進籠子才對。

不知道今晨巴黎聖母院的這把大火,能否把996這場風波燒成灰燼。

注:劉強東說的“8116+8”,是指週一到週六,早8點工作到晚11點,週日工作8個小時,每個月休假兩天,每年也會休一次長假。

2019-4-16 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