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情景喜剧26年,被仰望的与被遗忘的(1854期)

国产情景喜剧26年,被仰望的与被遗忘的(1854期)

文丨刘丹

宋丹丹、杨立新、梁天、关凌等《我爱我家》主演在2019年北京卫视春晚重聚,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连小机灵鬼“贾圆圆”都成了两个孩子的母亲。他们回忆起当年的拍摄趣事,经典台词张口就来。宋丹丹动情地追忆了《我爱我家》总编剧梁左,还主动解开心结,表达了对前夫英达的感谢。

“你是我远离你时永远的回程票,你是我靠近你时开着的一扇门”。看着她和英达的儿子巴图登台演唱《我爱我家》主题曲《你是我的家》,宋丹丹眼含热泪。

国产情景喜剧26年,被仰望的与被遗忘的(1854期)

《我爱我家》

《都挺好》结局,苏明玉原谅了苏大强,父女俩看春晚的时候,姚晨扮演的苏明玉突然表白:“这个叫沙溢的演员我还挺喜欢,他以前演《武林外传》的时候还挺帅的,一个小瘦脸。”戏外,姚晨和沙溢穿着戏服在《王牌对王牌》的舞台合唱了《武林外传》主题曲《侠客行》。观众泪目,十年一觉武林梦,还是江湖梦中人。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观众的怀旧对中国情景喜剧创作者而言,同样是喜也是悲。

1. 离开

“中国的情景喜剧为什么‘消失’了?”

答案或许可以从吕小品身上窥得一二。吕小品曾执导并参演了近千集情景喜剧,出演《东北一家人》中的牛小伟这个角色更让他火遍全国。如今在网上搜索吕小品,最常见的话题是:吕小品为什么“消失”了?

国产情景喜剧26年,被仰望的与被遗忘的(1854期)

吕小品(左)

2003年,30岁的吕小品演完《东北一家人》,在自己风头最盛的时候做了两个决定:一是退隐幕后,不再演戏;二是离开英氏,告别情景喜剧。

不再演戏是因为他不想被“牛小伟”定型。吕小品还在中央戏剧学院读书时就被英达选去客串《我爱我家》。后来他加入英氏影视公司,逐步由做演员拓展到做配音、导播、副导演、剧本统筹、导演,做出了《闲人马大姐》《网虫日记》《东北一家人》《都市男女》等经典作品。筹备《东北一家人》之初,他是导演和导播,后来拧不过英达的要求又做了主演。

“情景剧的词一个字不能差,错一句后面接不住,节奏差一点包袱就没有了。没有几个人说‘我敢演情景剧’,火得一塌糊涂的人也是。”

开拍前他告诉英达:“这是我跟你合作的最后一部戏,因为演完牛小伟就会把我毁了”。一语成谶,《东北一家人》之后,“牛小伟”深入人心,他接到的剧本全要他重复这个角色,至今还有人要他演“牛老伟”。忆及这段往事,吕小品总结道:“我是成也情景剧,败也情景剧”。

国产情景喜剧26年,被仰望的与被遗忘的(1854期)

《东北一家人》牛小伟

在吕小品眼中,《东北一家人》是中国情景喜剧最后的狂欢,此后他看着情景喜剧被卷入恶性循环却无力回天:“收片价格低,投资人就不敢多投。你都不敢想象3万一集怎么能拍情景喜剧呢?所以大量垃圾就出来了。编剧都是学生,练手写一写,改一改就用上了,连名都不带署的,我是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在那儿做这种事。”

“2003年的电视剧每集可以卖到30-50万,收购情景剧每集7万,现在电视剧收购价格最多可以到每集180万,情景剧呢?如果有的话还是每集7万,你说你做不做?

这几年有朋友想拍情景喜剧,吕小品建议他“忍着,别说出去”,“你只要说情景剧,你的价格就上不去。你要想玩,你就玩情景剧气质的时尚戏,借鉴情景剧好的形式,然后按照电视剧的标准卖。”

国产情景喜剧26年,被仰望的与被遗忘的(1854期)

《东北一家人》

曾经有微博网友问吕小品何时重返情景喜剧,吕小品说:“无论投资环境、购片需求、还是主流观众期待值,唯收视率以及无演技的小鲜肉横行,居高不下的演员薪酬……国内现在还是不适合做真正的情景剧,将来如果时机到了,我定会杀回情景剧。

今年一开春,六七个情景喜剧项目找上吕小品。阔别近二十年,吕小品觉得现在到了回归的时候,倒不是因为环境在变好,而是市场经过影视寒冬、税务风波的打击后,“没有别的项目可做了。”

2. 留守

满昱1999年开始做情景喜剧,到今年是第20年。入行做编剧的那年他20岁,如今与情景喜剧为伍的时光已经占了他生命的一半。

国产情景喜剧26年,被仰望的与被遗忘的(1854期)

满昱

在人生的前20年,满昱是个痴迷相声的北京孩子,4岁就抱着收音机听相声,从小到大把相声的手法、包袱融化在了血液里。高中毕业之后,为了不给家中增添负担,满昱在首钢做仪表工,同时跟着中央广播艺术团著名相声演员李建华学艺。当时电视相声已露颓势,李建华担心满昱将来的温饱问题,于是把他介绍到《闲人马大姐》剧组做学徒。

“拍《马大姐》的时候,英达导演跟我说起来,‘为什么喜欢用学过相声的人来做编剧?相声在我的心目中就好像是一座特别大的矿山,当我的创作枯竭的时候,我扛着镐到这矿山刨两下,拿两块矿石回去一炼,我就有原料了’,这是英达导演的原话。”

在剧组里,满昱每天给师父英达拎着个大袋子,袋子里装着师父英达的剧本、水瓶、降糖药。工作一得空,他就去捡大家扔掉的剧本带回家研究。后来,满昱在梁欢的指点下学着写剧本。20岁的满昱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是家里的独子,本来已经决定去沈阳武警文工团当文艺兵,为了继续创作情景喜剧,他放弃稳定工作加入英氏麾下。

国产情景喜剧26年,被仰望的与被遗忘的(1854期)

《闲人马大姐》

每天为了一句话苦思冥想,满昱心里觉得挺快乐:“每当我看到一个剧本上印着‘编剧满昱’这几个字的时候,就太有成就感了。

满昱能理解现在的年轻人对从事情景喜剧创作的顾虑:“那时候我父亲是教师,母亲是普通工人,但我不会担心我交不上房租吃不上饭现在在北京奋斗的年轻人,他们面临的压力是我当初的十倍不止。刚毕业的小朋友们面临的生存压力太大了,要让他们坐稳冷板凳拿那点稿酬,说实话挺难为人家的。”

2001年,满昱考进中央戏剧学院系统地学习了创作理论。学习经历越多,满昱越是发现情景喜剧创作之难:“北京城里面有好多胡同小饭摊,虽然不是大饭店,但奇怪了,烤的鸡翅就是好吃。细节上见功夫,落到情景喜剧的创作上来说,很多细节的要求和技法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学得了的,它需要一种天赋资质。所以这种人才确实不好出。”

满昱认为,当年许多非专业团队跟风而至,导致情景喜剧数量剧增但质量滑坡,逐渐陷入低谷:“盖大楼的就是盖大楼的、做汽车的就是做汽车的、做手表的就是做手表的,

很可能长江大桥您都了如指掌,做起来得心应手,但是您做一块电子表未必有我做得好。并不是说这个东西小就会好做。

眼下满昱编剧、英达导演的情景喜剧《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2》正在拍摄中。满昱觉得,他们之所以还在和情景喜剧较劲,全在于身上有一股“痴气”。“情景喜剧沉寂了十年,我们觉得该全力以赴做出一个作品了。数据分析、市场预测,这些太理性了,我和英达导演都比较感性。既然有机会能做我们感兴趣的东西,那就撸胳膊挽袖子干呗。”

满昱相信,情景喜剧的生命力极强。所谓“沉寂”,其实是“观众吃两口辣的就得来口咸的,换换口味”,“情景喜剧本身就不是一个主菜,能长盛不衰的只有《新闻联播》。”

3. 被仰望的

《我爱我家》倒数第二集,英达和梁左借着老贾家人的台词自我调侃:

和平说:“我知道(梁左)这人!写不出什么好相声,不是掉老虎洞里了,就是关电梯里了,要不是就是天安门改农贸市场了,还没抓起来呢这人?”

贾志新接茬:“他就是写相声写不下去了,这不是又改写电视剧了么。”

相声讲究三翻四抖、铺平垫稳,梁左将这些本事用在了剧本创作上,把“舶来品”情景喜剧烹出了中国味。《我爱我家》不仅借助相声的巧劲翻着花样地抖包袱,更在嬉笑怒骂间针砭时弊,不失相声的讽刺锋芒。吕小品说:“梁左先生在相声方面的积累和功底,一下就把中国的情景剧给定到一个很高的位置。”

国产情景喜剧26年,被仰望的与被遗忘的(1854期)

《我爱我家》

梁左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毕业于北大中文系,常和人开玩笑说自己要拿个诺贝尔文学奖。进入《我爱我家》剧组前,梁左已经是相声界响当当的人物,他创作的《虎口遐想》《小偷公司》《电梯奇遇》《特大新闻》等相声作品不落窠臼,甚至“离经叛道”。《特大新闻》在1988年12月31日的元旦晚会上播出,还引发了政治局领导的讨论,当时梁左预感:“我估计在国家历史上,政治局开会讨论相声,这是头一回,估计也不会有下回了。”①

“写相声写不下去”的梁左投身情景喜剧创作,他转身的背后,相声的遭遇或许也暗合了情景喜剧的未来轨迹。据说当年有不少人看过《我爱我家》后开玩笑:“这个梁左,真应该拉出去枪毙。”②

《我爱我家》创国产情景喜剧讽刺力度之最,哪怕是梁左后来创作的《临时家庭》《闲人马大姐》,犀利程度也不及当年。2006年播出的《武林外传》另辟蹊径,编剧宁财神是第一代网络写手,他虚化了古今时空背景,把种种社会现象轻拿轻放,将世间百态化入同福客栈众人口音各异的心灵鸡汤。

国产情景喜剧26年,被仰望的与被遗忘的(1854期)

《武林外传》

《武林外传》往前一年,李宇春获得《超级女声》总冠军,成为中国首位民选偶像;同年,郭德纲在网上爆红,被主流媒体称为“草根英雄”;年末,胡戈把《无极》重新剪辑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掀起“恶搞”风潮。《武林外传》从片头的Windows XP启动界面到各种无厘头段子都极具时代气息,俨然“庶民的胜利,草根的狂欢”③。

《武林外传》导演尚敬曾写到,“娱乐时代,时尚流行,到处充斥了喜感和玩笑;玩笑能够消解压力、疲惫和痛苦,从而显得弥足珍贵必不可少。反之,一本正经和耳提面命越来越不合时宜。”他对《武林外传》的定位是:“既传承经典、又离经叛道,既追求喜感、又不乏温情,将传统现实主义的教诲和后现代风格的解构相结合,目的就是要创作一部雅俗共赏面目一新的喜剧!”④

英达认为《武林外传》很难复制:“《武林外传》这个片子的成功并不能打开一个类型,就好像大家正在琢磨该种点什么、吃点什么,有人打下从天上飞过的山鸡,不可能大家最后都说,这太好办了,咱们天天都打山鸡吧!

哪有那么多山鸡可打啊。”⑤

2009年,《爱情公寓》在江西卫视首播,系列作品尽管深陷“抄袭”争议,却牢牢抓住网络文化的精髓,掀起情景喜剧最后的观看热潮。几乎与《爱情公寓》同时期发展起来的,是《屌丝男士》《万万没想到》等网络搞笑短剧。互联网大规模造梗,如今短视频来势汹汹,留给一个包袱“三翻四抖”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4. 被遗忘的

1993年7月7日,《我爱我家》正式开机,这一天是英达的33岁生日。此后20多年,英达被反复问起:什么时候能超越《我爱我家》?

英达被誉为“中国情景喜剧之父”,他在美国读硕士期间被情景喜剧《考斯比秀》吸引,回国后憋着股劲儿做演员、做副导演,几年后撺掇着各路亲朋好友拍出《我爱我家》并大获成功。如今英达觉得,总提这部作品对他很不公平:“我还拍了《候车大厅》《东北一家人》《闲人马大姐》《地下交通站》,我们还发掘了很多青年演员,比如邓超、黄晓明、刘涛。”

关于“何时超越《我爱我家》”的提问本来有可能在1998年停下。那年英达自己担任导演、找来梁欢和肖峰当编剧,以自己在美国的留学经历为蓝本策划了一部中国人在美国开餐馆的情景喜剧——《中国餐馆》。当时《北京人在纽约》爆红,《中国餐馆》请到了女主角王姬,还拉来杨立新、刘金山、杨青、吕小品、何冰等一线演员入伙。

这是英达最喜欢的一部作品,他觉得《中国餐馆》的质量超过了《我爱我家》。它完全符合英达对情景喜剧的两个要求——有笑声、现场带观众,拍摄难度自然不言而喻。在吕小品眼中,《中国餐馆》从剧本到演员阵容都是顶尖之作,据他介绍,1997、1998年拍电视剧的成本最高也就每集60万,而《中国餐馆》21分钟的一小集投资就有30万。

国产情景喜剧26年,被仰望的与被遗忘的(1854期)

《中国餐馆》

“这是中国迄今为止投资最高的情景喜剧,也是英氏公司赔得最惨的项目。”吕小品说。

英达将情景喜剧从美国带回中国,又把《中国餐馆》开到美国。后来英达发现自己错估了观众的口味——《中国餐馆》题材太偏,许多观众看不明白。吕小品透露了“看不明白”的另一个原因:1999年美军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中美关系跌到冰点。《中国餐馆》还没播出就被下架,压了一年多,播出的时候中美友好的内容全被电视台剪掉,改得乱七八糟。作为主创的吕小品都看不懂,更遑论观众。

《中国餐馆》的折戟带着宿命感,把“何时超越《我爱我家》”的问题留到今天。

5. 可能性

1993年《我爱我家》横空出世,不少人认为这部开山之作“诞生即巅峰”。编剧英壮曾说,他觉得这部作品有点儿悲剧色彩,《我爱我家》难以逾越,对于中国情景喜剧而言“挺悲哀的”。⑥

当年英达如同一个盗火者,他以为《我爱我家》能成为燎原之火,没想到这堆火“半死不活了,一会儿成了灰烬,一会儿就着一下子”。如今他想把这堆火重新吹起来、添点柴,但他不确定这团火又能燃烧到什么程度。⑦

国产情景喜剧26年,被仰望的与被遗忘的(1854期)

《我爱我家》

26年过去,英达和宋丹丹的恩怨因《我爱我家》而起,又由《我爱我家》化解。英达隔空回应宋丹丹:“这么多年来,甭管中间发生了什么,最后能够得到这样一个(局面),这就符合《我爱我家》片尾里的那首歌唱的——‘内心的平安那才是永远’。”⑧

相比于做《我爱我家》那时候,英达自认为现在变得“有点悲观”,但他也相信,“任何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

1. 郑捕头 《特大新闻:最具争议的相声》

2. 人物 《真实人生的狗血和狼狈,〈我爱我家〉25年前就告诉我们了》

3. 宁财神 《武林宝典》

4. 南方人物周刊 《英氏家族五代 面向世界的样本》

5. 郑猛 《我爱·我家》

6. 新京报 《让情景喜剧复兴,英达自嘲“没信心”》

7. 新京报 《英达回应宋丹丹北京春晚“感谢”:不排除以后再合作的可能》

>>>编剧帮现诚邀特约撰稿人,如果您对编剧行业、影视产业有真知灼见,或想向行业吐露心声、分享心得,亦或擅长影评剧评,都欢迎您微信联系我们:945867100

E N D

往日精彩内容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丨网络大电影编剧

《疯狂的外星人》编剧孙小杭丨编剧个税计算教程

第二届编剧嘉年华丨专访爱奇艺副总裁戴莹

创投新人扶植计划汇总丨围读剧本丨编剧合同

影视宣传、转载联系 ◇ bianjubang002

编剧经纪、剧本经纪业务联系 ◇gangqinshi01

已同步入驻以下平台

今日头条 | 搜狐自媒体 | 百家号 | 微博 | 豆瓣

| 知乎 | 简书 | 一点资讯 | 企鹅媒体

国产情景喜剧26年,被仰望的与被遗忘的(1854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