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思的名師"生產流水線"

揭秘|學而思的名師

一年

365天

每一天

學而思的老師

都在成長

剛開始,老師,也是一名學生

面試,初試,複試,封閉訓練營,從懵懵懂懂的5分鐘的一道題,到瘋狂地一週去重複推敲的一道題;原生態錄製的第一節課,現在都不忍直視,蠢(xiao)萌(ku);名師訓練營,去聆聽學習每一個老師上課的風格,熟悉上課的流程;同一節公益課,重複上百次的課堂,不一樣的學生,每一次,都有新收穫;錄製校內的知識點,仔細揣摩,反覆對著視頻糾錯。然後就可以開始上課,聽主備給備課,自己站在空教室錄視頻,最後終於有信心去面對課堂上的20個學生和後面的家長......

這是一個學而思老師的成長經歷,這是一節學而思精彩課堂的誕生歷程,這是一件不斷重複、不斷改正的繁瑣事兒,這不是一篇好的公眾號該有的精美,我還是想和你一起分享其中的痛與快樂。

XRS

與你初見

是什麼?讓我們相遇?

揭秘|學而思的名師

兔兔

“招聘會上,我遇見了我上上一屆學長,神采飛揚,我就跟他來了學而思。”

揭秘|學而思的名師

大黑

“我正在上自習,然後班裡面突然開始“排練節目”,原來是在練習怎麼站在講臺上更自然,讓我幫忙糾正,最後我就一起去了。”

揭秘|學而思的名師

星星

“我做兼職幫忙佈置會場,學長說我很適合做老師。”

“室友參加面試沒選上,我是幫忙報仇的,就來了學而思,最後和學而思相愛相殺。”

XRS

初試

初見的理由千奇百怪,努力的歷程卻千篇一律。

一道題簡單的解方程題目,在教室外邊忐忑的等了好幾個小時,終於到我了。教室很空曠,兩張桌子,兩位面試官,不苟言笑。我強裝鎮定,然後扭身開始講題。

“糟糕,忘記說老師好了!不管了,開始講!”

揭秘|學而思的名師

我開始認真的寫題,解字還沒寫完,就有一個“學生”問到:“老師,解方程為什麼寫解啊?”我當時心裡咯噔一聲,就杵在了那裡,動也不動,全世界只能聽見心臟咚咚的跳動,。這時候另一個老師說,“字寫得不錯,繼續!”於是我又變成磕磕巴巴的講課,講的什麼全忘記了,唯一記得清楚的就是那個老師說,“板書寫的不錯。

因為知道學而思教室用的是白板墨汁筆,面試之前我專門買了馬克筆在紙上不斷地練習寫字。那句“板書寫得不錯”,我直到現在都不能忘記,因為你的努力,都看的見;也讓我知道,對任何一個孩子,即便表現得再差,都應該給他讚美,發現他的優點,這樣的孩子,不就是當初的我嗎?一聲讚美或許就能支撐起他的整個世界!

揭秘|學而思的名師

XRS

複試

複試的問題就沒有想象中那麼的刁鑽,因為和麵試官交流了一上午,心情也沒有那麼的緊張,會給機會講完完整的一道題,自己的邏輯思維和嚴謹的過程也都體現了出來,自我感覺還很棒!

緊接著就是有專門的老師和我面談,說複試通過並不代表就可以進入學而思,只有參加一週的封閉訓練營並且表現通過考核,才能籤offer。

我毫無畏懼,學而思,我來了!

XRS

封閉培訓

參加封閉訓練營的第一天,就讓我們所有人上交了手機!開營前的破冰之後,所有人被分組去記組內成員的姓名,專業,籍貫......

緊接著是誦讀《少年中國說》,大聲的讀,嘶吼的讀,有感情的讀,深沉的讀,但是都有一個標準,聲音要洪亮!結果我們二十個人加在一起的聲音還沒有培訓師一個人的聲音具有穿透力,然後挨個去讀,不合格再來,再來,第一天,所有人的嗓子全啞了。

回到教室,培訓師說上課的時候不是讓我們神經質的去吼著上課,而是要精神飽滿的上課,而誦讀最能提升一個人的精氣神兒。你只有能做到用最大聲讀出來,上課的時候哪怕只有一半的分貝,你也是一個有激情,有感染力的老師!

然後就是一週封閉訓練營的課程:講好一道題

揭秘|學而思的名師

接下來的一週,我們就只有這一件事情,

怎麼講好一道題。

我要講的題目是等積變形和蝴蝶模型中的一道題目。等老師串完課之後,就是我們自己去模仿其中的每一個環節:故事引入課程的鋪墊題目之間的銜接、拗口的語言怎麼解釋,多了囉嗦,少了不清楚、答題的格式規範這道題的突破口......

課堂上的每一個同學們聽了鬨堂大笑的笑話還有小故事,它們的誕生過程卻很艱辛。等積模型,我們想過夸父開天闢地,頭歪了變成了另一個夸父;想過頭變腳不變,蝴蝶模型想過老師走著走著撞到了電線杆,因為看見了蝴蝶,想過自己覺得很好笑但是沒有效果,自己覺得不好笑但是被培訓師稍微修改變成很棒的例子......

但是這樣還不夠,只有笑點哪裡能行?怎麼從故事笑點引入到我們鋪墊的例題,這個過度怎麼銜接,有時候廢話一堆說不到點上,有時候這個故事講得很投入,把自己給講嗨了結果忘記接下來幹什麼。而這些問題,我們都是通過

寫逐字稿去解決。

不知道什麼叫逐字稿?就是把講這道題所說的所有的話都一字不差的寫出來,寫逐字稿的過程還可以把整道題的過程思路給理順一遍,寫完了誦讀的時候就可以發現哪裡有問題,修改,再寫,後來再加上時間節點,我要在這個時間重點強調什麼,哪個地方要重複去強調,哪個地方一概而過,哪個地方是孩子們迷惑的地方,標註出來。這樣才能做到講題的時候萬無一失。

每次過課老師指出問題,改正之後到這一天晚上考核的時候只能得到兩個字的評價:不過!

即便這樣,我們對著鏡子去練習,看自己的表情神態;對著錄音筆去練習,看看自己這次和上次有什麼不一樣;對著牆去練習,揮手在空氣中寫字,兩個人一起練習,指對方錯誤,晚上留在空蕩蕩的教室,面對一群假設的學生......

揭秘|學而思的名師

開營破冰

揭秘|學而思的名師

對著鏡子在練習

揭秘|學而思的名師

永遠不過的過課

揭秘|學而思的名師

晨讀的我們

這群拼命有可愛的老師們啊!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

最開始我會糾結這樣做到底是為了什麼?這不就是一味的去模仿麼?我自己的風格呢?這簡直是在抹殺我們的思維!不止我一個人,有人覺得這種做法很無聊,不就是一道題麼?至於這麼麻煩麼?為什麼要重複的去琢麼這個小故事?為什麼要逐字逐句的想證明的過程?為什麼要卡著我的時間去重複說重點,解釋易錯點,我想有自己的風格不行麼?

而這所有的疑惑,都在最終的一道題考核的時候揭曉,每個人練習的是同樣的題目,同樣的笑話,同樣的解題過程,但是每個人的風格都不一樣,沉穩,咧嘴大笑,輕快,嚴厲,上課方式也變得不一樣,有人是開始講故事,有人把故事放在同學們要跑神的節點上,有人會在恰當的上課時間去敲黑板,抓住同學們的注意力,有人不厭其煩的換著說法去強調重點,重複但不囉嗦,有人過度銜接很順暢,把課堂當成舞臺,和學生一起表演......

原來我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一件事情:形成自己的講課風格。

所以在後來,我當了一名老師開始上課的時候,當我把一道題的完整過程寫下來讓孩子去按照格式去寫題的時候,我沒有擔憂這樣會扼殺了孩子的思考能力,因為所有的創新和思考,都要從最開始的簡單模仿開始,因為在不久的之前,他們的老師也是一名學生,也是從模仿開始。他們頭腦中的知識,任何的課堂小創意,都是一點一滴偷師,自己積攢,和其他老師交流溝通而來的。

學而思的老師從始至終都秉承著一個教學理念:想給學生一杯水,你首先要有一桶水才行!

我羨慕那些能夠在課堂上神采飛揚的人,希望成為孩子心目中最帥最棒最喜歡的那個人,渴望能夠成為得到家長同事孩子認可的那個人。

最重要的,我想成為一名老師。

身為世範,為人師表。

我留在了學而思,留在學而思的每個老師,都經歷了這樣魔鬼的一週訓練,甚至有過之而不及。

今天在課堂上和孩子們吹牛開玩笑的那些老師,現在身上有多少光芒,那一週就有多少淚光。

揭秘|學而思的名師

最後的萬米跑

揭秘|學而思的名師

一個人,“滿屋”的學生

揭秘|學而思的名師

揭秘|學而思的名師

結營

XRS

課前培訓

終於能夠拿到offer,卻還不能開始上課,因為接下來還有一堂課的培訓,而這個培訓時間更長,直到你能講好一堂課為止。

從最開始的一道題,我們接下來去學習講好一小節課,然後去逐層遞進,變成一堂課,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每週去聽別的老師怎麼去講課,看不同年級的老師對待不同年齡的學生的時候的情形,孩子上課的時候要注意什麼,我們要怎麼去做,這些單單靠培訓是無法學會的,於是我們跑校區,親身去感受,於是課堂裡面多了很多的大學生,和小學生們一塊上同一節課,這個過程有點苦,但是充滿了歡樂,因為那種對課堂,對學生的渴望,足以支撐你走下去。

揭秘|學而思的名師

中午靜修10分鐘

兩個月,或者三個月,我們對課堂上的每一個過程,對於這節課知識點的容量的把控都足夠的熟悉的時候,會有老師給我們串課,一週一節課,去上公益課。在QQ群裡詢問家長的需求,瞭解那個知識點孩子沒學會,沒上過學而思的學生想上課哪個知識點沒學過,老師統計下來去給他們免費上課。每個老師每天要做的就是寫逐字稿,備課,批課,過課,默課,一天天重複,只為課堂上那最精彩的兩個半小時。

揭秘|學而思的名師

講一堂完整的課

揭秘|學而思的名師

沉浸其中的老師

揭秘|學而思的名師

兩個人賽課

揭秘|學而思的名師

串課,批課

成為一名學而思老師的歷程到這裡就已經結束,但是我知道這不是結束,這只是成為一名老師的開始,而他們在課堂上的精彩表現,就是家長和孩子眼中的樣子。

每一個學而思老師都認為:備課備幾遍,學生看得見!

為了減少在課堂上的失誤,每個老師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備好每一節課。第一遍,第二遍,甚至第三遍的課堂,一定要留給空教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