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留五千万两给乾隆,两代后,国库只有八百万两,钱怎么花的?

康熙八岁登基,在位六十二年期间,可谓是政绩斐然:斗权臣,定三藩,收台湾,打沙俄... ...天下太平之后,他却没闲下来,转身就给自己打造一个能放松的园子。

雍正留五千万两给乾隆,两代后,国库只有八百万两,钱怎么花的?

他起了个头,他的儿子雍正和孙子乾隆可就更带劲了。天下间的能工巧匠、奇珍异宝都被聚集在这个园子当中,就连很多景观也都被“复制”到了这个园子里头。历经三代,这个后花园就将天下的奇珍异宝都收集了起来。因而,一座集华夏文明和艺术精华之大成,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就诞生了。“圆明园”这个名字是康熙起的,它的匾额则是乾隆亲自题写的。

至于,为何取名为“圆明”二字,作出解释的则是承上启下的雍正。“圆明”的意思:为德行无缺、政绩完美,这也代表着一朝盛世的初创条件。

雍正留五千万两给乾隆,两代后,国库只有八百万两,钱怎么花的?

这个后花园的建址地是康熙亲自挑选的,京郊一圈的位置环境他琢磨了一个多月,最后,才定在了海淀,决定就在那建园子。这个园子一建成,康熙就不住紫禁城了,直接搬去了园子里住,一开始园子定名为“畅春园”。康熙在园子里住得舒服,自然也不会忘记自己的儿子们,于是,就让他们都建造园子,雍正的园子就建在了畅春园的边上,这就是以后的圆明园了。

据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原研究室主任常润华介绍:每逢元宵节前夕,皇帝就会带着宫眷大臣踏上前往圆明园的短途旅行。虽说,紫禁城和圆明园的隔得不算太远,但是,每次前去圆明园,其实,就是一次大搬家。金椅、金座、金痰盂等大大小小皇帝专用的物品全都得带着,那皇权象征的二十五枚玉玺,更是会事先就被送去了圆明园。

雍正留五千万两给乾隆,两代后,国库只有八百万两,钱怎么花的?

皇帝大臣都去了圆明园,那么,办公怎么办?

因此,圆明园的宫廷区域就打造成和紫禁城大内一样了,清政府所有的中央机构肯定都设置好了,就连许多重要的档案,像是军机册档之类,都存放在了圆明园里。如此看来,圆明园在那个时候,就俨然成为了大清政府的第二个心脏了。

为什么皇帝会放着已经住久住习惯的紫禁城不用,而是要搬到一个园子里去住呢?

乾隆对此还有过解释,说是:帝王勤政之余也是要放松放松的。不过,相比于紫禁城,其实,大清的皇帝们好像更偏向于在这个园子里发号施令。说是去园子里放松的,但其实,除了每年的重大祭祀活动之外,皇帝们基本都不回紫禁城里面住了。

雍正留五千万两给乾隆,两代后,国库只有八百万两,钱怎么花的?

康熙给雍正留下了两百万两府库存银,但是,一直都很勤勉的雍正,却给乾隆留下了五千万两的库银,这相当于留了大清一年的财政收入给了乾隆。天下安宁兴盛,乾隆又是一个精力旺盛的帝王,于是,他就开始研究怎么花钱了。

与自己的父亲祖父相比,乾隆是一个喜爱游山玩水的帝王,他出游的时候都会带上工匠。每去到一个园林名胜,他都会让画家绘制成图,回到北京后,就在圆明园里“重现”这座园林。于是,圆明园在乾隆时期则进入了一个不断扩大不断补充的时期。

乾隆也知道自己对于修建圆明园的热衷,他还因此做过相应的解释,说是:银钱本就是流通之物,他花钱就是让百姓挣钱,与其他把钱都攥在自己的手里,还不如都散到天下去。就是因为乾隆对百姓的“体贴”,所以,圆明园才进入了最为辉煌的时期。

雍正留五千万两给乾隆,两代后,国库只有八百万两,钱怎么花的?

但就在这同一时期,西方正进行着的资本主义革命,然而,对于这富饶的东方帝国而言,并没有受到一丝的影响,乾隆还沉醉于天朝大国的得志和自满中。某一年,他就曾在圆明园中对英国使节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们什么都不缺,无需和你们蛮夷互通有无。”

当年,英国使节远赴来华的时候,是打着通商的算盘的,只是,乾隆自以为他们是来进贡的,并没有对那些礼物多看一眼。其实,英国使节所带来的礼物中,有许多是故意炫耀武力的,这其中,就包括已经装备有火炮的战舰模型、榴弹炮、步枪、手枪等先进的武器。

只可惜,这些武器一直到1860年,都是被完好无损的存放在了圆明园里,也就是说,乾隆根本没有对这些武器有过一丝的看重,更别提研究了。之后,英军在洗劫圆明园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些已经装好子弹、配置也很完整的双筒枪和十二磅榴弹炮,这些东西跟新的没什么两样。

雍正留五千万两给乾隆,两代后,国库只有八百万两,钱怎么花的?

雍正留了五千万两的库银给乾隆,可是,两代皇帝之后,到了咸丰即位之时,国库的存银也就只有八百万两了。这其中,还要支付应对天平天国起义和西方洋人侵略的费用。咸丰为了能有足够的战争费用,就将圆明园里存放的两百二十多件的铜器化成了铜料。

有统计,这些铜器最终化出了八千七百多斤的铜料。并将这些铜料改铸大钱,钱文分:咸丰通宝、咸丰重宝、咸丰元宝三种,一般小平称通宝、当十至当五十称重宝,当百以上称元宝。所以,咸丰年间的古铜币价值还是非常高的。

雍正留五千万两给乾隆,两代后,国库只有八百万两,钱怎么花的?

可以说,圆明园的降世,是厚积薄发的中华文明完美的展示,而它的消失,则是一个挥霍无度裹足不前的王朝走向的警示。

【《圆明园的建造》、《咸丰古铜币的铸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