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濟困,補齊“那塊最短的木板”——專訪青島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哲

扶贫济困,补齐“那块最短的木板”——专访青岛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哲

王哲

文/半島記者 劉笑笑 圖/市民政局提供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民政工作擔負著扶貧、濟困的特殊使命,掌管著困難群眾的“救命線”。落實醫療救助和臨時救助制度,提高孤兒生活保障標準,加大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和社區助老食堂項目建設……過去一年,在社會救助、養老服務、城鄉社區治理、社會事務管理等方面,民政工作成績斐然,市民得到諸多實惠。“今年,各級民政部門機構改革將全部到位。我們將抓住機構改革的機遇,圍繞‘精兵強將攻山頭、典型引路穩陣地’兩條主線,學深圳、趕深圳,實施社會救助提升、養老服務提升等十項提升工程。相關民政工作確保在全省第一乃至位於全國前列。”日前,青島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哲在接受半島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託底線

構築社會保障

“最後一道防線”

社會救助作為一項託底線、救急難、保民生的基礎性制度安排,事關困難群眾衣食冷暖,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的實現。對此,王哲有著深刻的理解,他給記者打了一個生動的比喻,“我想,考量社會的發展、城市的發展,如同盛水的木桶一樣,不是由最長的那塊木板決定的,而是由最短的那塊木板決定了盛水量的多少。”

而民政工作就是要補齊“那塊最短的木板”。“我們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穩陣地、兜底線、補短板,鞏固基礎、築牢陣地,為全市攻山頭、炸碉堡的總攻做好保障。”王哲語氣堅定。

民心大於天。不斷健全的社會救助制度已經深深紮根青島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土壤,正以實際效能彰顯“民政為民”的核心理念。

一組組溫暖人心的數據,構築起社會保障的“最後一道防線”:

——2018年,全年共保障城鄉低保對象6.6萬戶9.8萬餘人,發放城鄉低保金7.1億元,有效保障了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落實醫療救助和臨時救助制度,去年為8.2萬餘名困難群眾即時結算醫療救助金2.71億元,為1.24萬戶困難群眾發放臨時救助金3828萬元。

——規範落實特困人員供養制度,去年共保障特困供養人員5129人,發放特困人員救助供養金8087萬元。

今年,市民政局還將實施社會救助提升工程。這其中包括打造“互聯網+社會救助監督”模式;健全困難居民臨時救助制度;規範特困供養人員救助服務,指導區市在落實特困供養人員的生活待遇、照料護理方面,出臺照料護理實施細則;全面實施脫貧攻堅,加強動態兜底管理。

■勇探索

將實施養老服務

提升工程

最基本的社會服務主要包括養老服務、婚姻登記服務、殯葬管理服務等人們生命週期中最基本的環節,事關每個人和每個家庭基本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而這其中,養老成為老齡化愈加嚴重的當下,最受關注的問題。

為應對各種養老服務需求快速增長,近幾年青島在不斷創新養老服務模式,讓“銀髮一族”在社區內實現老有所養,繪就人生更美“夕陽紅”。在養老服務方面,王哲給出了一連串的飽含溫度的數字:

——2018年,市民政局加大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和社區助老食堂項目建設,為1萬餘名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務。

——建立困難老年人補貼制度,實施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完成理賠10719件,賠付2532萬元。

——開展提升養老院服務質量專項行動,對全市養老機構實施免費維保服務,對5938人進行技能培訓,提升養老服務人員能力水平。

“面對老齡化越來越嚴重的現實,青島正在不斷探索養老新模式,在實現老有所養的基礎上,推進照護評估。”王哲介紹,今年市民政局還將實施養老服務提升工程。

其中,將建立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推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轉型發展。出臺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達標標準,城市社區達標率75%,農村社區達到50%。推進社區養老場所社會化運營,40%以上社區養老服務場所實現社會化運營。創新社區助老食堂運營模式。每區市新增3~5個以上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組織,在全市建設30處農村示範性養老服務中心,開展農村留守老人關愛服務;建設10處示範性社區康復共享中心,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康復服務和器具共享服務。

同時,堅持向失能老人傾斜、向經濟困難老人傾斜、向醫養結合傾斜,建立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制度;建立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評估機制,為1.5萬名失能失智困難老年人提供照護需求評估服務。建立健全政府購買服務監督檢查和績效評估機制,確保資金使用安全有效。推進機構、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融合發展,每區市建成2~3個“養老聯合體”。積極吸引內外資參與青島市養老服務、康復輔具等產業發展,全力做好“雙招雙引”。

■抓落實

深入基層察實情

聽民聲解民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政工作關係民生、連著民心,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加強對民政工作的領導,增強基層民政服務能力,推動民政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各級民政部門要加強黨的建設,堅持改革創新,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職責,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的貢獻。

對此,王哲表示,今年市民政局將重點推進八項工作:一是進一步加強困難群眾生活保障兜底工作;二是大力發展養老服務和慈善事業;三是依法做好社會組織的管理,更好地發揮社會組織的積極作用;四是完善關愛保護措施,為兒童的健康成長創造更好的環境;五是完善殯葬公共服務體系,加強殯葬行業的規範管理,推進殯葬移風易俗;六是推進基層政權建設和城鄉社區治理創新;七是探索創新社會工作模式,加強社工人才隊伍建設;八是深入推進“一次辦好”改革,加大部門間信息共享力度,加快推進網上辦理,全面提升為民服務水平。

前不久,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帶隊赴深圳考察學習。王清憲書記指出,到深圳考察學習,是青島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島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行動。完成好總書記交給我們的重大政治任務,最好的標杆和榜樣就是深圳。“‘學深圳、趕深圳’既要學習‘深圳速度’‘深圳效率’‘深圳奇蹟’,全力推進青島經濟社會發展,又要學習深圳人‘敢為天下先’的歷史擔當和‘殺出一條血路’的革命精神。”王哲說。

不抓落實,再好的目標,再好的藍圖,也只是鏡中花、水中月。在王哲看來,凡是認準的目標,要甘為孺子牛,埋頭苦幹,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不達目的絕不放鬆。王哲說,開展“雙創”活動是新一屆民政局黨組為適應民政工作新使命、新任務、新要求,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貫徹落實省委“工作落實年”,市委確定的“精兵強將攻山頭,典型引路穩陣地”要求,對標深圳,自我加壓,結合青島市民政工作實際,在全市民政系統開展的以“鼓足創業激情,敢於擔當作為”為總體要求的“創一流機關、創一流業績”活動,以抓基礎、抓重點、抓基層、抓落實為主要方法,全面建設“現代大愛民政”的工作目標。同時,按照率先走在前列的要求,相關民政工作確保在全省乃至全國位於前列。

“今年,市民政局將採取更加務實的工作作風,讓廣大民政幹部將工作著力點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集中力量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察實情、聽民聲、解民憂,重點做好涉及民生,跟百姓利益密切相關的養老、救助、基層政權建設、社會組織管理、社會工作、殯葬等各項工作。”王哲說。

今年市民政局將重點推進八項工作:一是進一步加強困難群眾生活保障兜底工作;二是大力發展養老服務和慈善事業;三是依法做好社會組織的管理;四是完善關愛保護措施;五是完善殯葬公共服務體系;六是推進基層政權建設和城鄉社區治理創新;七是探索創新社會工作模式,加強社工人才隊伍建設;八是深入推進“一次辦好”改革,全面提升為民服務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