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了不能吃飯,不下鼻飼會怎麼樣?

手機用戶56601629229


中風病人不能吃飯,能夠管飼給予胃腸內營養當然是首選。

注意,這裡寫的是管飼而不是鼻飼。經鼻胃管植入當然是創傷小、方便的做法。可是實際上,要是需要長期胃腸營養的話,是應該採用胃造瘻等方法置管的。這個問題我們不在這裡討論,就說鼻飼。

不能吃飯,不下管飼(鼻飼)會怎樣?

要是沒有其他給予營養的方法,那直接的後果就是飢渴而亡。當然現在有了靜脈輸液技術,可以靜脈(腸外)營養,不至於因為不能吃飯、不下鼻飼就沒有營養補充。

但是,和靜脈(腸外)營養比起來,腸內營養更好(當然是在允許的情況下)。

一是胃腸營養更全面,靜脈輸液補充營養,可是輸入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等,熱卡、能量能有一定保證,也可以添加一些維生素、微量元素等,但品種畢竟不如食物更廣泛,更全面。

二是對心功能影響小,有利於營養物質代謝。靜脈輸液受各方面的限制,靜脈血管,輸液的量、速度等;輸入的物質(藥物)要經過肝臟代謝,像脂肪乳這樣的東西,就會加重患者的肝臟負擔;尤其是對患者心功能的影響,因為大量液體靜脈輸入是直接進入循環的,加重心臟負擔,而胃腸道營養是經過腸壁吸收入血的,有所調控。腦中風的患者,又多數合併心血管病的,心功能不好。

三是胃腸營養有利於保持腸道正常的微生態,腸道正常菌群生長的微生態是胃腸屏障的重要部分。如果腸道缺乏食物、缺乏纖維素,腸道正常的細菌就沒了食糧,就會導致腸道菌群失調。腸道菌群失調後致病菌就會大量生長(正常是會抑制的),就會通過腸壁進入血液(腸道菌群移位),人體就會發生感染。所以,有些感染是從腸道里到血液再到全身的。

四是胃腸營養餵養腸道細菌可以生產維生素。我們人體的一些維生素如B族、維生素K等是腸道細菌合成的。尤其維生素K,跟身體裡凝血因子產生有關。如果腸道細菌少了,合成維生素K減少,凝血因子生產也會減少,人就會容易出血了。

所以,如果因為中風、吞嚥障礙不能進食,或者進食嗆咳,而胃腸功能是正常的,那就應該考慮管(鼻)飼腸內營養支持。


心血管內科侯曉平


時間長了,只出不入,會消耗性很厲害,臥床時間長,容易形成墜積性肺炎,而營養不良,會導致炎症不易消,人也會顯瘦厲害,肌肉萎縮加重等,如果不能吃飯,還是需要鼻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