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防治:檢查發現了肺結節,我應該怎麼辦?3點知識很重要

今年全國腫瘤防治宣傳週的主題是“科學抗癌、關愛生命”

,抗癌健康宣傳和癌症防控知識確實急需普及。

近些年來,專門到我的教授門診室裡諮詢的朋友中,肺小結節超過80%,很多人拿著體檢報告書上的“肺小結節”、“毛玻璃”、“混合密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等字眼來找我,眼神中透露出不安、急躁、焦慮,夾雜著一連串的問號,“陳教授,到底這個結節是不是良性的?還是不好的東西,是肺癌嗎?”,“醫生,我應該怎麼處理?隔多久複查?”,“我做CT行不行?還是核磁共振更好?需要PET-CT?”,“我應該注意什麼?有什麼特效藥?”等等。

讓我們看看幾個關於“肺小結節“的知識吧。

腫瘤防治:檢查發現了肺結節,我應該怎麼辦?3點知識很重要

(一)雖然肺結節是肺癌的‘爸爸’,但不是所有的肺結節都是肺癌!

體檢發現肺部結節以後,終日擔驚受怕,茶飯不思,感覺世界末日來臨;

頗費周折地掛上專家號,花上大半天時間候診,告知問題不大,但仍然不放心,總覺得體內有“定時炸彈”;看完這個醫生,不放心又換其他醫生看,總希望能夠明確結節是什麼;內心又懼怕手術,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

其實,肺結節近年越來越多與高分辨CT的應用是分不開的。肺結節檢出率約8% ~ 51%,但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並不構成健康威脅。

近年有一組針對兩萬餘人體檢的調查,其中三千多人發現肺小結節,概率大概為16.7%,其中有很多惰性病變,在篩查時通常被標記為“早期癌症”或“癌前病變”,這些病灶沒有任何症狀,即使不治療也不會危害健康,真正需要治療的也只佔這些肺結節的30%

因此,對於肺結節,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治療方法的選擇中起重要作用。

肺部結節70%是良性的,30%是惡性的,如果能夠接受30%的惡性可能,如果不會在觀察過程中總寢食不安而影響到工作和生活,可以選擇觀察。當然,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有人可能因為 1% 的惡性都願意積極的選擇手術。現實中不存在既沒有損傷、也沒有併發症,即能迅速做出明確診斷、也能把它徹底治癒、還終身不復發的方法。

腫瘤防治:檢查發現了肺結節,我應該怎麼辦?3點知識很重要

(二)每年都體檢,怎麼以前沒有肺結節,這次就有了呢?

肺部小結節其實是醫學界對於肺部實質內類圓形、境界清楚、直徑小於等於2釐米的軟組織病灶的統稱,其中小於5毫米的結節又稱為微小結節。

每年都體檢,怎麼以前沒有肺結節,這次就有了呢?

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有兩個可能性:

(1)一是前一次的檢查沒有發現,這和做檢查醫院的設備和看片子的醫生有關,簡單講,設備不好,小結節照不出來,大夫水平差些,照出來了也沒看出來;

(2)另一種可能,就是新出現的,以前確實沒有。的確,隨著多層螺旋CT的普及,薄層掃描及低劑量的應用,微小結節的檢出率也呈明顯增加,簡單講就是CT越來越清楚了,以前發現不了的病變現在可以很容易的發現了。

腫瘤防治:檢查發現了肺結節,我應該怎麼辦?3點知識很重要

發現肺部小結節後,要留意有沒有肺部腫瘤的一些高危因素。

例如年紀大、長期吸菸史或者二手菸、油煙吸入太多、曾經有過其他部位的惡性腫瘤等。

肺部小結節原本不應有症狀,但許多人一旦知道有肺部小結節後,馬上會“感覺”到諸多症狀,包括胸痛、咳嗽等。

如果體檢發現肺部有小結節,先不要擔心,它不一定是癌;即使是癌,也不用怕。

肺小結節不等於肺癌,不用動不動就對它們喊打喊殺,但完全不當回事也不對。

我們只要對肺部小結節做到及時發現並進行鑑別診斷,即可有效篩選出早期肺癌;如果懷疑惡性,應“高度警惕,及時手術”;對於難以診斷的肺部小結節,最有幫助以及最有價值的檢查,就是定期的隨診和複查。

也有朋友告訴我,他前兩年查出肺部有微小結節,今年體檢又消失了。

肺部小結節竟也能自動消失嗎?這也不用大驚小怪,其實經常也會這發生,因為消失的小結節有可能是感染引起,肺部本身就有修復能力,肺部修復能力強大的人確實能靠自愈的力量使得小結節消失。

腫瘤防治:檢查發現了肺結節,我應該怎麼辦?3點知識很重要

(三)當胸部CT檢查出肺部結節影,有下列情況要引起重視?

當體檢胸部CT發現肺部結節影,有下列情況的要注意可能是早期肺癌的表現:

(1)含實性成分的磨玻璃結節影;

(2)結節影形態類圓形或分葉狀;

(3)增強CT結節影有中度以上增強;

(4)結節影伴有血管集束徵(毛刺);結節影伴有胸膜牽拉凹陷徵;

(5)結節影內伴有小空泡;

(6)隨訪中出現體積增大、密度增加或實性成分增多。


寫在最後

如果有肺結節或肺癌問題向我諮詢,可以關注頭條並私信留言,我將和你聯繫,對於我能幫助的朋友,我會通過視頻或見面與你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