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營世園會其一:錦繡如意,中國館揭開神祕面紗!

媯水河畔,長城腳下, 2019北京世園會的標誌性建築——中國館,寧靜而端莊地坐落在一片自然田園之中。從空中俯瞰,彷彿一柄如意,在錦繡大地上熠熠生輝。

中國館位於世園會園區“山水園藝軸”北端,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是世園會里最大的建築場館,也是園區幾大主要展館中,唯一一個有大面積室外植物種植區的場館。館內展示內容分為四大展區,包括中國生態文化展區、中國省區市園藝產業成就展區、中國園藝類高校及科研單位科研成果展區、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插花藝術展區。

探營世園會其一:錦繡如意,中國館揭開神秘面紗!

中國館俯瞰圖

遠觀中國館,其屋頂造型取自中國傳統形象——如意。數萬根金屬樑柱組成半圓形屋頂,屋簷外翹如鳥兒展翅。整個屋頂恢弘大氣,既像堂皇的宮殿,又像古老的茅屋。

探營世園會其一:錦繡如意,中國館揭開神秘面紗!

遠觀中國館

探營世園會其一:錦繡如意,中國館揭開神秘面紗!

站在館內看屋頂

探營世園會其一:錦繡如意,中國館揭開神秘面紗!

中國館內部

到了晚上,中國館與五色花海燈光相映成趣,更顯迷人。

探營世園會其一:錦繡如意,中國館揭開神秘面紗!

中國館夜景

走近後發現,中國館被層層梯田環繞。梯田緊貼中國館館壁堆建,外側是石籠擋牆,梯田上種植著狼尾草等各類觀賞草。

未來,這些觀賞草長高長旺,隨風拂過,將呈現出“風吹麥浪”的效果。中國館坐落其中,是古老農耕文明與現代建築的交融。

探營世園會其一:錦繡如意,中國館揭開神秘面紗!

探營世園會其一:錦繡如意,中國館揭開神秘面紗!

觀賞草

中國館西側是一條盤山步道,兩側遍佈鮮花,造型松點綴其間。飛燕草、南非萬壽菊等藍紫色系花卉高貴優雅;高達7米的黑松、油松挺拔佇立,凸顯莊重大氣。沿步道而上可抵達觀景平臺,園中最高建築永寧閣與演藝中心盡收眼底。山頂景色怎麼樣?嘿嘿,等開園了大家親自來看。

中國館南廣場上,有一座下沉式水苑。設計靈感來自福建土樓,與整體館區“農耕”主題呼應。據悉,水苑啟動時,中心將形成巨大水幕,中國園藝發展史將在水幕後呈現展示。

探營世園會其一:錦繡如意,中國館揭開神秘面紗!

水苑內景觀

從一層大門進入,可見一座立體生態牆。採用黃金草、鴨掌木等30餘種植物打造的生態牆,將呈現一幅凹凸有致、層次豐富的中國特色畫卷,讓人一進門就彷彿置身中國的綠水青山。

在一層和二層,是31個省區市及園藝類高校的園藝產業成就展區,各展區都將最好的園藝成果向世界各地人民展示。

探營世園會其一:錦繡如意,中國館揭開神秘面紗!

以嶽麓書院為原型設計的湖南室內展區

地下一層是中國生態文化展區。這裡的牆面顯得有些特殊,似乎是直接用土糊成的。其實,這是採用中國古老夯土技術打造的夯土牆。土是園藝中最基礎的元素,在這裡用夯土牆代表園藝的本源。夯土牆建造工藝複雜,單在牆表面勾勒出中國山水波紋就耗時不菲。

穿過夯土牆,則進入了以“天地人和”、“惠風和暢”、“山水和鳴”、“祥和逸居”、“和而共生”為主題的中國生態文化展區。這裡將通過插花、綠植、苔蘚等植物佈置,結合鏡面裝置、多媒體互動等技術,用植物再現千里江山圖、富春山居圖的畫卷。

中國館採用了很多科技措施來實現節能減排,體現生態理念。大部分展館置於梯田之下,大型覆土建築結構有保溼隔熱性能,輔以地道風管道設計,將地下空氣降溫後輸入館內,減少空調的使用。鋼結構屋頂在適當位置開有通風口,夏季形成“煙囪效應”,冬季產生“溫室效應”,過渡季實現自然通風,同時管內棚頂使用特殊膜材料,既透光又降溫。屋頂還設有雨水收集系統與發電光伏板,經過處理的雨水集中於地下雨水調蓄池,用於梯田滴灌,形成生態微循環,改善區域微氣候。共1024塊光伏板在晴天發電,主要供場館運營使用。

世園會的展示亮點是園藝植物。各省園藝展示區設立了能代表自己省份特點的園藝植物展示,為了實現開展時將植物最美的狀態展示出來,早開花的玉蘭等植物要遮光庇廕控水,延遲花期,晚開花的月季、牡丹則要催花。

打造梯田“麥田”景觀的觀賞草也是經過溫室培育後入場,種植團隊還將通過灌溉等後期養護手段,形成四季穩定的梯田景觀。

(本報記者陳美諭撰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