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这位医生感动千百人!拄着拐杖给病人开刀!

滨海“新仁慈医院的陈淑华真是一名好医生。她自己腿脚受伤了还坚持拄着拐杖给病人看病和开刀。”

近日,市民于先生向记者讲述了借助双拐、坚持给病人看病的感人故事。

盐城这位医生感动千百人!拄着拐杖给病人开刀!

记者来到滨海新仁慈医院,采访了于先生口中的这位好医生陈淑华。

陈淑华,女,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妇产科主任,市妇产科学会委员,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近40年,对妇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危急重疑难杂症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妇科的肿瘤、内分泌及产科高危妊娠有创新研究,先后在省市级刊物发表论文数篇,多次被评为市县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这是医务人员简介中显示的陈淑华的个人信息。

在一间挤满病人的房间里,记者见到了陈淑华。她戴着一副眼镜,穿着白大褂,坐在一张不大的桌子前,耐心细致地给排队的病人诊断。记者注意到,陈淑华的右脚上打着绷带,由于腿肿得厉害,她只能坐在轮椅上由家人推着上班,到了班上再拄着双拐,前后忙碌为病人诊断,甚至进行接产手术。

“医生,快请你帮我家孩子看看,最近不肯吃奶,还不停地哭闹,不知道是哪里不舒服?”一名50岁出头的奶奶抱着未满月的孙子,急匆匆地跑来请陈淑华查看病情。只见陈淑华用双臂支撑着转过身子,仔细查看了婴儿的病情后说:“孩子得了鹅口疮,嘴里都是水疱,吃奶的时候会疼,所以不停地啼哭。”陈淑华安排一旁的医护人员带着病人去药房拿药,随后又开始了下一个病人的查诊。

“马上进行手术,现在准备一下打麻药吧!”做事麻利的陈淑华一边迅速安排接下来的手术事宜,一边利落地用双拐支撑起疲惫的身体,一瘸一拐地朝手术室走去。病房在4楼,手术室在3楼,陈淑华拄着拐杖,跛着腿往返于办公室和手术室之间,多的时候一天五六次,让人心疼。

盐城这位医生感动千百人!拄着拐杖给病人开刀!

将心比心,始终随叫随到

右脚骨折,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在科室里忙来忙去,陈淑华带病工作的几张照片在朋友圈里热传,甚至被前来就诊的患者拍了上传到抖音平台,立即得到了很多同事和“老病号”的点赞。

趁着陈淑华看病的间隙,记者赶紧上前和她聊两句。

“大约是一个月前的一天晚上,那时候正好下班了,我刚走到医院大门口那里,脚突然一崴,整个人就坐到地上了。”陈淑华对记者说,起初觉得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第二天忍着痛到科室里继续工作。“后来右脚就肿了起来,下不了地。一开始是骨裂,后来因为没有注意休息,导致骨裂越来越严重了,变成了骨折,然后就不能走路了。”

“我们看她这个样子,劝她回家休息,她就是不肯。”医院的同事们纷纷说,大家实在不放心,就陪她去拍了片子,请专家检查才发现已骨折。得知骨折这个消息,院里的同事们都为她捏了一把冷汗,劝她以身体为重,请假好好休息。可是陈淑华还是放不下手头的工作,一个月来一直带伤坚守岗位。

人们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身为医生的陈淑华更清楚,这样的情况下,卧床休息是最好的选择。可是,她依然选择每天上班,哪怕是让家人用轮椅推着她,也坚持拄着双拐给病人看病和手术。

“来我这里看病的人,不少是从乡镇还有其他县市专程赶过来的。”陈淑华说,还有几个妇科的病人,专门前来住院就诊,就是为了等自己医治,“我如果一休息,她们可就都白跑了,耽误了她们的病情不说,人家心里不舒坦。”

“我现在也是病人,将心比心知道生病的痛苦。”陈淑华半开玩笑地说,以前都是自己上下班,现在脚伤了,倒是辛苦了老公,只要电话一响,老公就得放下手中所有事情,立即推着自己来医院给病人看病。

盐城这位医生感动千百人!拄着拐杖给病人开刀!

患者称赞,爱岗敬业好医生

听说记者来采访,躺在病床上的病人直夸陈淑华“医术精湛,对待病人热情”。

今年72岁的赵丽英是五汛镇范场村人,因为子宫肌瘤前来就医。“我之前肚子总是感觉到不舒服,现在陈主任帮我做完手术,感觉好多了,手术很成功。”赵丽英说,自己住在这里这么长时间,就没见过陈医生对哪个病人红过脸,每次见到,她都是耐心看病、问诊。

记者见到李婷的时候,刚刚生完孩子没几天的她正躺在床上休息。“陈主任为人和蔼可亲,我是一个很怕疼的人,但是在剖腹产的时候,却丝毫没有感觉到疼痛。她给了我很多鼓励,分散我的注意力,整个过程非常顺利。”提及生育的过程,李婷很是感激,一旁的家人也频频点头,感激陈淑华的倾心付出。

“我和陈主任共事多年,她敬业的态度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陈淑华的一位同事说,脚受伤最重要的就是卧床休息,但是她一直歇不下来,因为很多病人在等着她,脚总是睡了一夜消了些肿、一天忙碌下来又肿得更大。“她总说没事没事,脚肿得像个包子,不能行走就一直用拐杖撑着,克服困难,给病人做手术和治疗。”护士王阿兰告诉记者,“其实她不能长时间站立和行走,但是哪怕再难也坚持把病人的治疗做完,这样的敬业精神让人敬佩!”

“很多人关心地问我为什么不请假休息,我也想休息,但是病人要处理,手里的事情不忙完心里不踏实。”问及带病上班的缘由,陈淑华的回答很实在:因为科室的特殊性,对经手病人的情况了解程度、病人本身对医生的选择等各方面的因素,让自己根本没有办法停下来休息。“因为我们这个科室跟别的临床科室不太一样,什么问题、什么病,你要是先接手的,怎么治自己心里已有谱,你治疗了一半,再让别的医生参与,就是从头开始、重新了解,病人有时候也会有抵触情绪。”

“我们都劝她回家休息,她只是笑了笑。”陈淑华带病坚持工作的敬业精神,得到了患者的一致称赞:“这种救死扶伤的精神着实难能可贵,一般的医生做不到,我们病人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