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扣扣案最令人痛心的是什么?带给人们怎样的反思?

张扣扣在13岁时,因其母与邻居王家发生纠纷,继而产生殴斗,而被王家17岁的小儿子伤害致死。事情过去二十多年后,张扣扣为母亲报仇,将王家的父亲和两个儿子杀死。张扣扣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此案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张扣扣案最令人痛心的是什么?带给人们怎样的反思?

邻里之间相处,本应该不是亲人盛是亲人,俗话说的好,远亲还不如近邻。可是张家和王家却因为一点琐事闹出了人命,一个正值青春期的半大小子的冲动,打死了张扣扣的母亲,这个前因造就了后天的果,毁了两个家庭,真的非常痛心。

张扣扣案最令人痛心的是什么?带给人们怎样的反思?

年幼时期的张扣扣目睹母亲的惨死,那一刻在他的心里就留下了阴影,种下了仇恨的种子,从此他的命运也被改变。畸形的成长经历,是造成最终血案的直接因果。两个家庭的孩子们都为当初的冲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有今天的结果,难道父母们没有责任?一个熊孩子的背后,必然会有一个无知的父母……

张扣扣案最令人痛心的是什么?带给人们怎样的反思?

王家当年分宅基地的事情本应该是大人的事情,本不应该让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参与,法律上是有规定的,未成年人如果是因为监护人的事情发生刑事案件的,且情节严重的,监护人是应该负相应责任的。案件中最痛心的是张母和王父作为长辈把自己和儿子推向绝路却全然不知。

张扣扣案最令人痛心的是什么?带给人们怎样的反思?

生活不是战场,没有必要一较高下。王家和张家在发生纠纷时,如果能冷静对待,协商解决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惨剧。 人与人之间相处,邻里之间相处,多一份理解就会少一些误会, 心与心之间,多一份包容就会少一些纷争。

张扣扣案最令人痛心的是什么?带给人们怎样的反思?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有一天,张英收到家里的来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 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扣扣案最令人痛心的是什么?带给人们怎样的反思?

家人接信后,主动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最后这里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

张扣扣案最令人痛心的是什么?带给人们怎样的反思?

有些事,需忍,勿怒。有些人,需让,勿究。 嘴上吃些亏又何妨,让他三分又如何。 人人都需要被尊重,人人都渴望被理解。懂得退让,方显大气,知道包容,方显大度。如果都能像大学士张英一样,让他三尺又何妨?彼此退让,就不会发生张扣扣的血案,这个教训很深刻,值得世人三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