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新型戰機30:0戰績,為何沒主動權;德國應付4個戰場,短缺什麼

大多數人都認為諾曼底登陸的順利源於同盟國的強大。卻很少有人知道,希特勒為了防範他們開闢第二戰場,甚至修改了戰術思想和武器設計理念。

如果說二戰爆發的頭兩年,德軍橫掃歐洲,入侵蘇聯,這些一定歸功於以輕型快速的裝甲集群為特色的閃擊作戰;如果說閃擊戰術逐漸消失,變得行動緩慢,幾乎喪失機動性,那一定歸咎於希特勒的所作所為。尤其是1944年,他更是要打造“大西洋壁壘”,由進攻轉為防禦。

德新型戰機30:0戰績,為何沒主動權;德國應付4個戰場,短缺什麼

這些戰術思想的變化離不開他對戰略上的調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兩年,他吸取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教訓,避開消耗戰,一直推行閃擊戰。在三個方向上集中三個集團軍群入侵蘇聯,結果一場大雪,阻滯了閃擊戰的鋒芒。第二年再次用閃電戰攻擊斯大林格勒,只不過規模減小到一個戰場一個集團軍群。結果,一場大雪襲來,閃擊戰又一次以慘敗告終。庫爾斯克戰役之後,試圖以軍事方式打敗莫斯科的幻想徹底破滅了。

當下,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德國的戰線拉得太長。雖然他曾多次批評一戰中同時進行兩個戰場的戰爭,而如今他要面對的卻是三個戰場的戰爭。在東線,他們擁有2000多公里防線;地中海方向防守一條大約3000公里的戰線;在西線,更是要防守長達6000公里的海岸線。

德新型戰機30:0戰績,為何沒主動權;德國應付4個戰場,短缺什麼

更讓他想不到是,由於對美宣戰,使得英美蘇結成同盟。按他的想法,兩個意識形態互為敵人,世界觀截然不同的陣營,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走到一起。殊不知,“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當然,這還要“感謝”他,沒有他的“幫助”,同盟國的實力不可能這麼壯大。

現在,讓希特勒為難的是,一方面,所佔領的領土已經超過了他們能保衛的能力;另一方面,吃到肚子裡的東西怎麼好倒出來呢?他堅持要捍衛每一寸佔領的土地。為此,德軍開始徵召大量的僕從國軍隊以及國內學齡青年和上了年紀的人,用這些拼湊起來的部隊來加強防禦。

德新型戰機30:0戰績,為何沒主動權;德國應付4個戰場,短缺什麼

那他為什麼把防守的重點從東線轉向西線?

首先,他對納粹德軍的戰鬥力依然保持堅信態度,認為他們是天下最優秀的部隊。雖然在蘇聯失利,但都是因為客觀原因(冬天)導致,其戰鬥精神和戰鬥素養依然強悍,依然具有將蘇軍滅亡的實力。

實力需要更多的武器裝備來保證,而這些都來自於國內和法國等西歐國家的工廠。因此,一旦對手踏入法國大陸,不但要面臨兩線夾擊的威脅,而且大後方的安全將受到嚴重威脅,必須將對手攔在英吉利海峽。

德新型戰機30:0戰績,為何沒主動權;德國應付4個戰場,短缺什麼

其次,儘管他們在蘇聯的強大攻勢下,節節敗退,但東線廣闊的空間作為戰略縱深,仍有許多回旋餘地,大不了就是失去所佔的領土;而西線卻沒有多少迴旋餘地,一旦丟失,後方物資裝備的生產受到威脅,德軍必敗無疑。

這是因為,東方的前線離柏林有2000多公里,而在西方,從前線到魯爾地區的距離是500公里,到柏林是1000公里。也就是說,如果英美登陸成功,一定會對他們的工業中心——魯爾地區造成直接的威脅。

德新型戰機30:0戰績,為何沒主動權;德國應付4個戰場,短缺什麼

如果蘇軍進攻成功,佔領了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地區。失去了這些地區重要的戰略物資,但對德國的影響力來說,並不是決定性的。而如果美軍佔領了魯爾地區,則對他們來說是致命的打擊。

如果說,當初放棄入侵英格蘭的“海獅計劃”,突然發動對蘇聯的進攻,一定是是為了獲取豐富的戰略物資;而如今,同樣是為了保護的自己的戰略後方,不得不加強西線的軍事力量。

德新型戰機30:0戰績,為何沒主動權;德國應付4個戰場,短缺什麼

德國加強防禦,遇到的問題就兩個字“短缺”。

希特勒的預想,單從軍事角度來說,還是有些戰略眼光的。就在英美聯軍在西西里接連勝利的時候,德精銳部隊陸續部署到了法國。同時,以日益增長的規模,向西線輸送兵員與裝備。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他現在除了不缺“歇斯底里”的吼叫,其他的如軍艦、飛機、兵員、大炮和坦克都短缺。雖然他們獲得了大量領土和資源,坦克和大炮的產量一直在增加,但要同時應付三個戰場,不足以彌補損失,早已讓他們的軍事實力捉襟見肘了。

德新型戰機30:0戰績,為何沒主動權;德國應付4個戰場,短缺什麼

更可怕的是還有第4戰場——國內。日益強大的盟軍,不斷的空中打擊,已將德空軍從法國驅逐出去,並對其本土的轟炸不斷增強。雖然,轟炸並沒有對柏林的戰時生產起到決定性的限制,但還是迫使德空軍在自己的領空保衛城市,處於防禦的地位。

空軍元帥戈林,向其彙報了新研製的噴氣式戰鬥機——ME-262型,它的飛行速度為每小時520英里,比盟軍最快的飛機時速還快120多英里。經過實戰檢驗,曾取得30:0的戰績。但是,截至盟軍登陸前,只生產了120架。於是,在法國及英吉利海峽上空,他們並沒有出現,只有很少的幾架螺旋槳飛機。

德新型戰機30:0戰績,為何沒主動權;德國應付4個戰場,短缺什麼

海軍更是德國的弱項。拿得出手也就是曾讓盟軍損失慘重的U型潛艇,在聲吶和反潛技術的提高,U型潛艇的輝煌逐漸消失。更何況海峽的深度淺,不適合潛艇作業。所以,海軍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佈雷。

沒有空軍和海軍的配合,“大西洋壁壘”就如同瞎子一般。

擁有絕對制空權和制海權的盟軍,不但擁有空前的機動性和隱蔽性,還掌握著戰爭的主動權。戰役什麼地點什麼時間開始,他們說了算,而德國人卻無從知曉。於是,就造成了德軍在防守時就非常的盲目,他們不得不拉長戰線,覆蓋每一個能想象到的登陸點。

德新型戰機30:0戰績,為何沒主動權;德國應付4個戰場,短缺什麼

在“霸王行動”開始前,他們能做到只是猜測和被動防禦。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