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的第一任王——啟,和他的三次戰爭

禹死後,其子啟攻殺了他指定的繼承人伯益,取而代之,開啟了“家天下”制度四千多年的歷程;其後,啟征服有扈氏,掃清國內的不同勢力;在他晚年,他的兒子武觀叛亂,啟遣將討平之。

禹要傳位給誰?

在禹的晚年,隨著禹逐漸年老,繼承人的位置也提上了日程。群臣們推薦的是皋陶(gāo yáo),皋陶在當時執掌律法、負責邢獄。但可惜啊,皋陶先禹而死,為表示仁義,禹將皋陶的後人外封。好了,皋陶的身後事解決了,但繼承人還是要推舉的,這次眾臣推舉了伯益。伯益此人,傳說曾幫助禹治水、發展農業,同時提出對待三苗部族,不能只武力打擊,還要道德歸化;還有傳說,《山海經》最早的版本就是伯益作的,這一點顯然是站不住腳的。總之,伯益在當時是最適合做接班人的。《史記》中也提到了這種說法,那麼禹最後要傳位的人是伯益?恐非如此,因為在不久之後,就爆發了啟攻殺伯益之戰。

夏朝的第一任王——啟,和他的三次戰爭

皋陶

夏朝的第一任王——啟,和他的三次戰爭

伯益

史書記載:

《史記》:“帝禹立而舉皋陶薦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後於英、六,或在許。而後舉益,任之政。十年,帝禹東巡狩,至於會稽而崩。以天下授益。”

啟攻伯益之戰

禹死後,伯益為合法繼承人理當繼位。但最終結尾的還是啟。按照《史記》的說法,這也是一起禪讓事件。伯益認為啟賢德,而天下諸侯都去朝拜啟而不是朝拜伯益,於是伯益禪位於啟。當然,這是老規矩了,舜、禹都這麼幹過。

而根據其他史料的記載,事實恐非如此。一種說法是,伯益即位以後,囚禁了啟,啟於是率眾反抗,殺死了伯益。另一種說法,禹自知兒子能力不及伯益,所以死前傳位於伯益。而啟和他的支持者不幹了,直接奪了伯益的地位而後殺了他。有人說,禹在天下人面前把帝位傳給伯益,實際上卻留下遺命,讓啟自取帝位。所以事實真相是:在禹多年的經營和培植下,夏后氏實力強大、根基深厚,在擁護者的支持下,啟對益發動戰爭,殺益,奪得帝位。

夏朝的第一任王——啟,和他的三次戰爭

夏啟

史料記載:

《韓非子·外儲說右下》:“益代禹立,拘啟禁之,啟反起殺益,以承禹祀”;或說“古者禹死,將傳天下於益,啟之人因相與攻益而立啟。”

《戰國策·燕策一》“禹授益,而以啟為吏,及老,而以啟為不足任天下,傳之益也。啟與支黨攻益而奪之天下,是禹名傳天下於益,其實令啟自取之。”

徵有扈氏之戰(甘之戰)

在啟殺伯益奪得帝位之後,他破壞禪讓傳統的行為引起一些實力雄厚的部落的不滿。當然,這些部落反對也並非出於天下公義,他們同樣也在覬覦帝位。這些部族裡就以有扈氏為代表,公開表示不認可啟的帝位、不服從啟的領導,於是啟率部征討有扈氏,兩軍戰於甘。

在戰前,啟召開了動員大會,列舉有扈氏罪狀,聲稱自己“恭行天之罰”,以此說明自己是代替上天消滅有扈氏。並嚴肅軍紀,“用命,賞於祖;不用命,戮於社”,意思是遵守命令勇敢作戰的,將在祖廟受到獎賞,而違背命令的,將在社稷壇前處死。這可以看做是最早的軍法。啟戰勝有扈氏也很不容易,初戰不利,而後啟勵精圖治,重新再來,終於消滅有扈氏。

歷史記載:

《尚書·甘誓》:“大戰於甘,乃召六卿 。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天用剿絕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罰。左不攻於左,汝不恭命;右不攻於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賞於祖;不用命,戮於社。”

《呂氏春秋·季春紀》:“與有扈氏戰於甘澤而不勝”、“吾地不淺,吾民不寡,戰而不勝,是吾德薄而教不善”、“親親長長,尊賢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鈞臺之享

啟在起兵剿滅有扈氏之後,在都城陽翟建設鈞臺,召集諸侯會盟,舉行祭祀神靈的活動,應是為了宣揚戰功,臣服諸侯。

這次會盟確立了啟的王權,也使得王位世襲製得到認可,中國歷史走出了原始社會,進入到了奴隸社會時期,同時,也開啟了我國曆史上四千多年的“家天下”。

歷史記載:《左傳·昭公四年》:“夏啟有鈞臺之享 ”

武觀之亂及河西之戰

在夏立國以後,啟也開始驕傲自得,貪圖享樂,對於王朝的掌控越來越弱。在啟的後期,他的兒子們發生了爭奪繼承權的鬥爭。啟十五年,啟的第五子武觀(又稱五觀)在河西發動叛亂,史稱“武觀之亂”;啟命彭伯壽率領軍隊前去攻打叛軍平叛,史稱“啟攻西河之戰”。

我們可以做個推測,啟的晚年,為了王位繼承權的問題出現了諸子爭立的局面,第五子武觀因為個人品行不好,被流放到西河。後來,由於啟逐漸年老,繼任者的問題再次被提到日程。於是武觀自知無法接替王位,遂發動叛亂,欲效法當年啟武力殺伯益奪權之事,以奪取夏王位的繼承權。而後,彭伯壽軍平定了叛亂,而武觀的下場,或被囚禁。

歷史記載:

《楚語》:“啟有五觀”。韋注曰:“五觀,啟子,太康昆弟也”

《墨子·非樂上》引《武觀》曰:“啟子淫溢康樂,野於飲食。將將,磬以方。湛濁於酒,渝食於野。萬舞翼翼,章聞於天,天用弗式。”

《竹書紀年》記載:“(啟)十一年,放王季子武觀於西河。十五年,武觀以西河叛,彭伯壽師師徵西河,武觀來歸。”

《逸周書.嘗麥》記載:“其在啟之五子,忘伯禹之命,假國無正,用胥興作亂,遂兇厥國,皇天哀禹,賜以彭壽,思正夏略。”

在武觀發動叛亂被平息後的第二年,夏啟去世。其長子太康繼位,也便有了後來的太康失國和后羿、寒涿之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