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江邊釣獲“鯉魚王”一位愛心人士掏出一百元買下放生

前記:

我愛釣魚,因為一個人生活,每次出釣,都會有所釣獲,回來後竟然為了魚獲的處理發愁。試過到小店燒了吃,送給同事吃,送給釣魚人吃……根本不會想到把魚放生。不僅如此,若是取魚時跑了幾條魚,還會心疼得要命。現在我倒是經常將釣到的小魚放了,或是撿其中最可愛的大魚放了,我有這種想法緣於去年春天的某一天。


漢江邊釣獲“鯉魚王”一位愛心人士掏出一百元買下放生


漢江邊釣獲“鯉魚王”一位愛心人士掏出一百元買下放生


過程:

事情發生在下午兩點鐘左右的漢江邊,垂釣愛好者劉先生下鉤不久就發現有魚上鉤了,只見他輕輕一提竿,“當時我感覺是釣到大魚了,提竿都提不動。”意識到不是條小魚,先是輕輕向上慢慢收竿,然後再順著魚掙脫的方向慢慢移動。周圍幾名圍觀的釣魚愛好者,發現這是一條大魚後紛紛跑過來幫忙。幾個人合力想把大魚拉到岸邊時,發現大魚的力量很大,手都勒出紅印。這是一條豐滿的大鯉魚,目測有十多斤,肚子也是圓鼓鼓的,估計有籽了。


漢江邊釣獲“鯉魚王”一位愛心人士掏出一百元買下放生


漢江邊釣獲“鯉魚王”一位愛心人士掏出一百元買下放生


提上岸時,因為大魚太過掙扎,魚鰓已經有些損傷了。這是一條野生大鯉魚,這些年在漢江邊很難遇到這樣大的魚。釣魚人釣了條大魚很興奮,圍觀的人都很開心。就在這時,從人群中冒出來一個小夥子,問這魚賣不賣,老劉說賣,談好價錢。小夥甩錢給他,說錢給你,你把魚放了,以後釣到這條魚就放了。頓時現場氣氛嘎止,好多釣魚人,你們懂的,好尷尬!有句話說“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待母歸”時下正是鯽魚鯉魚等魚類產卵繁殖的季節。希望大鯉魚回到漢江裡,可以繼續生存,河水和河裡的環境可以滿足魚自己療傷的條件!


漢江邊釣獲“鯉魚王”一位愛心人士掏出一百元買下放生


漢江邊釣獲“鯉魚王”一位愛心人士掏出一百元買下放生


異議:

1、真金白銀花錢買魚放生,並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年輕人的善舉迎來部分網友紛紛點贊:“謝謝你真是一個好人”“謝謝你讓世界更美好”“你做了一個好榜樣”,“釣魚的人最可恥”。


漢江邊釣獲“鯉魚王”一位愛心人士掏出一百元買下放生


2、也有網友並不是這麼看,魚鰓破了,這種傷是致命的,就算放生也活不下去:“天啊!是多愛做戲?”“雖然我很愛動物,但你這行為我無法認同,太假了”“你信佛你最大,把菜市場的魚都買來放生吧”,“你以後就不要給我吃魚,連肉最好都不要吃”


漢江邊釣獲“鯉魚王”一位愛心人士掏出一百元買下放生


3、為什麼不能換個方式買了魚默默的放掉就好了,做給誰看呢?


漢江邊釣獲“鯉魚王”一位愛心人士掏出一百元買下放生


啟示:

我也是垂釣者,也喜歡這種與大魚搏鬥的感覺,因為那是一種征服慾望,渴求成功的慾望。但是面對我們越來越惡化的各種環境,也包括我們垂釣的環境,我認為國外垂釣的一些做法應該值得我們借鑑並積極推廣,比如小於多大的魚要放生,正處在繁殖階段的魚要放生,珍稀的魚種也應該放生,因為一個“可持續發展”、“長治久安”的垂釣環境才是我們垂釣者所期望的。


漢江邊釣獲“鯉魚王”一位愛心人士掏出一百元買下放生


漢江邊釣獲“鯉魚王”一位愛心人士掏出一百元買下放生


在筆者看來,釣魚放生做為一個課題可以提出,但不可能作為一個強制的規範來要求釣魚人,即使作為一個道德規範都不可能做到。君能見,周圍誰是放生人?同時,釣魚放生因為主體的千人千面而見仁見智,更不該“已所不欲而施於人”,那多少有點“蜀犬吠日”之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