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踏春只能看花?在北海捞蛤蜊、下昆明湖游泳,才真的叫舒服!

都说清明好时节,大伙儿争踏春。小编虽没功夫儿出游,却可以在朋友圈浏览各种春景,什么用力绽开的花朵,什么安静恬淡的乡村,什么争相一蹦的好友们……

咱们把时间往回捯几十年,在那人少景儿美的北京城里,年轻的郎郎先生会到哪里去踏春呢?

北京踏春只能看花?在北海捞蛤蜊、下昆明湖游泳,才真的叫舒服!

▲最近朋友圈里最常见到的樱花

“十年浩劫”前的春天

在北海钓鱼、捞蛤蜊是难忘的记忆

“十年浩劫”前的春天,我最常去的是北海和什刹海。

当年,这两个地方都能划船。我读初中时,和同学去北海划船,本来在河中间划着玩,但后来我们发现,把船靠近岸边看河里的小动物更好玩儿。

那时的北海不像现在,里面有好多小动物。除了鱼,小王八儿,还有一些河鲜。看着那些灵动的小动物,我觉得比上生物课要生动活泼得多。

除了看这些动物,我们还会钓鱼。用什么钓呢?当时我是中队委,我就把中队袖标的别针儿窝成勾儿,偷着钓鱼。

后来,我还和我干爹朱丹的儿子,晚上去北海游泳。但也不是单纯的游泳,因为我们还捞蛤蜊。

当时,捞蛤蜊特别容易,因为北海的水没那么深,我们就用脚踩,踩到蛤蜊了,就潜下去,把蛤蜊从石头上一掰,就拿上来了。有的蛤蜊扎在比较深的泥沙里,我们得掰半天,扎一个猛子不行,得上来喘口气,再扎进去掰一回。

当时我们掰蛤蜊,就是心心念念地想着里面肯定有大珍珠!

为了这个念想,我们每回都能捞半船蛤蜊,然后把蛤蜊都塞到书包里带出北海,当时根本不关心会不会把书包弄湿的问题。

装着满书包的战利品,我们就直奔干爹家,让他们帮忙把蛤蜊给做了。可谁曾想,蛤蜊肉特别难吃不说,哪儿有半颗珍珠啊!

上世纪50年代的夏夜

我们常在颐和园昆明湖里游泳

春天的时候我们去北海、什刹海,到了夏天,就主要猫在颐和园和香山了。

当时,我们家的暑假有时去北戴河。但当年渤海的水就灰不拉几的,而且北戴河的海滩全被各个疗养单位给瓜分了,特别没意思。所以,我们总是选择不随大部队去北戴河,而是全家一起住到颐和园去。

我们在颐和园的“家”就在慈禧太后的小火轮儿旁边,石舫的后身儿。当时,那儿有两排房子,我们家就住在前面的一排单独的房子里。而住在后面的,正好是《人民日报》的记者们,我还和他们交上了朋友。

夏天住在颐和园里面的人,都懂这么一条规矩:白天不出门儿,在屋里猫着避暑,等晚上颐和园关门儿清人后,再摸黑儿出动。那种四下没游客,看着月光,吹着风,仿佛皇家园林全为己有的感觉,真是特别舒服。

当然,男孩子们绝不甘心只散步,肯定得跳进昆明湖游一游,那才叫过瘾。不过,我们游泳不是只为玩儿水、凉快,最主要的目的其实是划船。

因为当年颐和园的游船都在昆明湖中心拴着,我们得先游到栓船的地方,才能解下一条来划着玩儿。等玩儿够了,我们还得原封不动的给人家栓回去,然后再游回岸边。

在昆明湖游泳大概是上世纪50年代吧,那时就算是我们家最舒服的时候了。以前我爸比较忙,都不和我们玩儿,只有到颐和园过暑假这段时间,他才有功夫儿陪我们,当然,他也是昆明湖游泳小分队的成员。

北京踏春只能看花?在北海捞蛤蜊、下昆明湖游泳,才真的叫舒服!

▲颐和园夜景


郎郎先生在各个平台的账号都为:郎郎尚口

欢迎您前来关注、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