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檢察院公益訴訟團隊 勇當青山綠水守護人

河水清澈、青竹翠綠、鳥鳴清脆……站在河南省信陽市固始縣泉河鋪鎮閆橋村泉河邊,村民老張臉上露出了笑容。他指著身邊的一塊空地對《法制日報》記者說:“過去這裡堆放的是垃圾,河水發黃,夏天臭氣熏天。現在垃圾、汙水都不見了,看著心裡就是舒坦!”

老張的感受,得益於固始縣檢察院辦理的泉河鋪鎮垃圾汙染案。此案是信陽市首例行政公益訴訟案,被河南省檢察院確定為全省十大公益訴訟典型案例之首,也被最高人民檢察院確定為全國九大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類典型案例之一。

固始縣檢察院檢察長陳軍說:“我們緊緊抓住環境生態保護這個特點,因地制宜突出重點,探索特色化公益訴訟新模式,打造了一支由12人組成的公益訴訟團隊。他們敢於亮劍,都是轄區內青山綠水的守護人。”

首起行政公益訴訟辦成鐵案

2017年8月6日,有群眾向固始縣檢察院實名舉報稱,該縣泉河鋪鎮政府在該鎮閆橋村境內的泉河邊設置垃圾填埋場,汙染了環境,影響了居民生活。陳軍主持公益訴訟團隊分析研判後認為,此案是開啟公益訴訟的“破冰之旅”,技術取證是辦成鐵案的關鍵。

縣檢察院向縣環保局出具委託鑑定函,縣環保局經過檢測,出具了具有全國通用的滲濾坑及周邊水質檢測報告。經過3次現場勘查、2次水土檢測、5次照相錄像,公益訴訟團隊最終鎖定汙染證據。2017年9月13日,固始縣檢察院依法向泉河鋪鎮政府遞交了檢察建議書,建議立即停止向泉河傾倒垃圾的違法行為,對存量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履行管理職責。

固始检察院公益诉讼团队 勇当青山绿水守护人

6天后,固始縣檢察院收到了泉河鋪鎮政府的書面回覆,但公益訴訟團隊跟進調查後發現,鎮政府雖對該垃圾填埋場停止使用,但只是將部分垃圾轉運他處處理,並未採取其他整改措施。

2018年4月11日,固始縣檢察院依法向固始縣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訴訟。作為固始縣乃至信陽市的首起行政公益訴訟案,社會各界頗為關注,副檢察長肖國兵、民行科科長鬍宏偉、公訴科副科長宋喜東以公益訴訟人的身份,有理有據地應對被告方提出的每一個問題。

“監督不是對抗,縣檢察院圍繞美麗鄉村建設提起公益訴訟、發出檢察建議,都是為了完成‘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目標,與黨委政府的目標是一致的。”固始縣縣長王治學說。

公益訴訟團隊應勢而生

“泉河鋪鎮垃圾汙染案的成功辦理是固始縣檢察院公益訴訟團隊共同努力、相互協作的結果。”信陽市檢察院黨組成員熊建中介紹說,“這個公益訴訟團隊猶如航行於大海的鉅艦,有聰明艦長的正確指揮,有勇敢船員的協同配合,每一個人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凝聚成劈波斬浪的巨大動力。”

固始检察院公益诉讼团队 勇当青山绿水守护人

陳軍說:“2017年初,面對環境保護的嚴峻形勢,縣檢察院決定成立公益訴訟團隊,由我擔任隊長,分管副檢察長及民行、技術、公訴、環資、宣教等職能部門人員為隊員,團隊人員平均年齡不到40歲。他們不僅是行家裡手,而且精力充沛,分別負責調查取證、綜合協調、檢察建議製作、提起公訴、對外宣傳等方面的工作。”

團隊成立後,如何維護好轄區公共利益?團隊中的每個人都在思考著。公益訴訟團隊副隊長、副檢察長肖國兵年過50歲,卻跟著技術科科長陳效中學習起了無人機的使用。他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僅要會使用先進的設備和技術,還要有進取的心態和不老的信念。”

“公益訴訟案件線索發現難,問題在於檢察機關發掘線索的機制尚不順暢,存在‘等米下鍋’的現象。”團隊隊員、民行科科長鬍宏偉建議,“應建立案件舉報中心,讓老百姓知道破壞公益到哪裡去舉報”。

“檢察院怎麼到我的養殖場來了?”56歲的公益訴訟團隊隊員梅世明,幾乎走遍了全縣鄉鎮,他一有時間就下鄉走訪,瞭解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收集了一批公益訴訟線索。面對養殖場老闆的質問,他深感肩上擔子更重,在他看來,開展公益訴訟還須加大宣傳力度,讓群眾知曉公益訴訟。

固始检察院公益诉讼团队 勇当青山绿水守护人

製作宣傳展板、播放動漫視頻、公佈舉報電話……在團隊負責宣傳的吳曉軍的努力下,公益訴訟宣傳迅速走到民間。

檢察建議成為“檢察處方”

史河源出安徽省金寨縣南部大別山北麓吳家店牛山,流域跨豫、皖兩省,河道全長222公里,固始縣境內長124公里,是當地群眾眼中的“母親河”,更是固始城關51萬人的“大水缸”。

固始检察院公益诉讼团队 勇当青山绿水守护人

“這個‘大水缸’四周有養殖場,我真擔心汙水排到裡面。”隨著公益訴訟團隊瞭解的深入,梅世明的心情越來越沉重。他們調查摸排發現,2016年12月29日,縣政府已將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一級和二級保護區的陸域範圍劃定為畜禽禁養區,但該區域有養殖場122家,嚴重影響到飲水水質。

“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並不是故意‘找茬’,而是督促行政執法部門其依法履職,幫助解決問題。”2018年10月12日,固始縣檢察院以公益訴訟團隊的調查結果為依據,向縣政府呈送《關於固始縣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禁養區”範圍內存在多家畜禽養殖場及排汙情況的調查報告》,建議依法關閉或搬遷水源地周圍的養殖場,並採取適當的補助幫扶措施,截至目前,涉及到的養殖場已基本關閉搬遷完畢。

“所辦案件都要達到專業、權威,有針對性。”肖國兵說,發出檢察建議前,公益訴訟團隊都要研究相關法理法條,吃透各項規章政策,查清該系統領域行政法規,掌握其職能責任和工作程序,有針對性地提出可行性意見,讓檢察建議成為“檢察處方”。

截至目前,固始縣檢察院共辦理行政公益訴訟案件13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20件,提起行政公益訴訟案件1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兩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