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8个千亿级化工产业基地规划出台

近日,四川省领导联系指导绿色化工产业机制办公室正式印发《绿色化工产业培育方案》,提出加快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发展,到2022年,全省绿色化工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00亿元,年均增长7%左右,把四川建设成为绿色化工产业强省。

形成“8+6+30”产业发展格局,重点打造成都、眉山、宜宾、泸州、遂宁、南充、广安、达州8个千亿级绿色化工产业基地,形成石油炼化一体化、聚烯烃聚酯类深加工、天然气精深加工、盐磷化工、硫磷钛化工、高端精细化学品和专用化工新材料6个千亿级产业链,培育30户具有较强产业带动力的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的企业。

助推化工高质量发展,绿色转型已成必然趋势

2018年,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近3万家,主营业务收入12.4万亿元,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强省无一例外是化工大省。上述负责人透露,以上各省均在积极谋划布局一批特大型石化炼化项目,通过产业链延伸,进一步壮大石化产业规模和实力。

四川省化工产业体系门类较为齐全,布局相对集中,是全国重要的天然气化工生产和研发基地,化肥、三聚氰胺、钛白粉等产品的产能居全国前列。但是,四川省化工产业存在发展不足、结构不优、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在工艺技术、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等方面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要高质量发展化工产业,必须向“绿色”转型。《方案》指出,随着技术进步、环境压力加大和公众环境意识提高,化学工业的绿色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其中,绿色化、环境友好成为发展方向,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学品是发展重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