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廣門戶封開縣,嶺南文化發祥地之一,北迴歸線上的綠洲

兩廣門戶封開縣,嶺南文化發祥地之一,北迴歸線上的綠洲
兩廣門戶封開縣,嶺南文化發祥地之一,北迴歸線上的綠洲

這裡曾是嶺南與中原地區經濟文化交流之要地,是嶺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是嶺地區南首府以及嶺南文化和粵語的發源地,同時也是廣東、廣西及廣州得名來源,是嶺南通往中原的重要交通樞紐和絲綢之路海陸對接點,被稱之為兩粵通津,有著燦爛的歷史文化。


兩廣門戶封開縣,嶺南文化發祥地之一,北迴歸線上的綠洲

封開縣位於廣東省西北部肇慶市西部,是西江走廊經濟區域重要組成部分,1952年由封川、開建兩縣合併設置,各取一字而得名。東鄰德慶縣為鄰,南接鬱南縣,東北連懷集縣,西北界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賀州市,是珠三角與大西南的交匯點,素有兩廣門戶之稱。

下轄16個鎮:江口鎮、長崗鎮、平鳳鎮、江川鎮、大洲鎮、白垢鎮、羅董鎮、杏花鎮、漁澇鎮、河兒口鎮、蓮都鎮、都平鎮、大玉口鎮、南豐鎮、金裝鎮、長安鎮,總面積2723平方公里,戶籍人口52.2萬,縣人民政府駐江口鎮。


兩廣門戶封開縣,嶺南文化發祥地之一,北迴歸線上的綠洲

封開縣歷史悠久,出土的古人類牙齒化石距今14.8萬年,比馬壩人還早2萬多年,是古嶺南人最早的生息地。秦漢時期,封川屬廣信縣,開建屬封陽縣。漢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武帝在嶺南設交州,據考證刺史治設在封開,使之成為嶺南地區最早的首府,封開在漢初取名廣信,是謂初開粵地宜廣佈恩信也,地名沿用至南北朝。

南朝宋元嘉三年(426年)析封陽縣置開建縣,以開建水得名,治南豐鎮;梁析廣信置梁信縣,治封川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為封川縣,以境內封溪(賀江)得名。至明洪武二年(1369年),兩縣均隸屬肇慶府。清朝兩縣廢除,民國時期,恢復兩縣建制,期間均隸屬肇慶府。1949年11月開建縣解放,1950年元旦成立封川縣。1952年3月,封川縣、開建縣合併,1957年後幾經分合,1961年4月,兩縣合併置封開縣建制至今。


兩廣門戶封開縣,嶺南文化發祥地之一,北迴歸線上的綠洲

封開東部是高山,西部為丘陵,地勢自東向西,中間凹南北低,兩邊向中間傾斜,形成狹長槽形地帶,最高峰七星頂海拔1274米。北迴歸線穿境而過,屬亞熱帶季風溼潤氣候,太陽輻射強、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氣候溫暖,冬短夏長,無霜期320天,乾溼季節明顯,降雨量主要集中在汛期(4-9月),佔年總雨量的77%,是一年中的雨季。

境內資源豐富,森林覆蓋72.7%,被譽為南國大花園和北迴歸線上的綠洲,年產松脂2萬多噸,被稱為中國松脂之鄉。礦產主要有黃金、水晶、錫、銅鎢、錳、雲母、鈦、花崗岩、大理石、石灰石等,其中花崗岩蘊藏量達30億立方米,石灰石300億立方米。

兩廣門戶封開縣,嶺南文化發祥地之一,北迴歸線上的綠洲

封開是全國農業綜合項目開發示範縣,縣內動植物種類繁多,盛產竹木、黃煙、蜂蜜、麻竹、冬菇、蜜桔、杏花雞、蓮都羊、猴頭菇、白馬茶、麒麟李、長崗油慄等名優特產。境內水產資源豐富,盛產廣東魴、青竹魚、黃顙魚、桂花魚等50多種特稀魚類。水能資源豐富,是全國第一批100個實現農村電氣化縣之一。


兩廣門戶封開縣,嶺南文化發祥地之一,北迴歸線上的綠洲

這裡是珠三角地區通往大西南的咽喉之地,距梧州市22公里,距肇慶陸路142公里、水路152公里;與廣州相距陸路255公里,水路281公里。縣城江口鎮在西江與賀江的匯合處,水陸交通便捷,321國道穿城而過,西江、賀江通航,臨近梧州機場和是梧州火車站。2010年6月封開西江大橋與廣梧高速連接線通車後,已融入珠三角2小時經濟生活圈。


兩廣門戶封開縣,嶺南文化發祥地之一,北迴歸線上的綠洲

境內歷史文化深厚、風光旖旎,旅遊資源與人文自然景觀也非常豐富,龍山、大斑石、雙龍洞、北迴歸線標誌塔、千層峰、十里畫廊、白石巖、黑石頂、蓮都鎮喀斯特地貌等景區馳名中外,是中國唯一以縣命名的國家地質公園。境內有虎鼻山、都平、大沖水庫、七星河水庫等7個森林公園,黑石頂和七星頂兩個自然保護區,黑石頂自然保護區總面積6.27萬畝,比鼎湖山林區大11倍,有漫江碧透、兩岸翠竹青山、猶如畫卷的賀江風光。

黃岩洞古人類遺址和塘角嘴遺址是著名的考古基地,始建於唐代的大梁宮和明代的泰新橋,是古建築的代表;具有300多年曆史的羅董鎮楊池古村,被譽為嶺南第一村。封川古城牆、純仁李公祠、封川舊街、封川石街、井底村古井、攀桂坊古街道、蘇家鑊耳樓等古蹟。

兩廣門戶封開縣,嶺南文化發祥地之一,北迴歸線上的綠洲

大斑石景區位於封開縣杏花鎮的古廣信河畔,有天下第一石之美譽的斑石高191.3米,一石成山。1982年廣東省省長劉田夫來此視察時,親筆題下了天下第一石這個稱號,華南最大的戶外攀巖項目就在這裡。千層峰景區是由一層層的沉積沙頁岩所構成,故稱千層峰。珠江電影製片廠曾在這裡拍攝《還劍奇情》《神州精魂》這兩部影片,香港翡翠臺在此電視劇《西遊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