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寫了一首《洗兒詩》,三個詩人跟他唱反調

蘇軾寫了一首《洗兒詩》,三個詩人跟他唱反調

大家好,今天,隱娘跟大家分享一首蘇軾的《洗兒詩》,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詩中的意思淺顯而明白,蘇軾自嘲自己被聰明誤了一生,希望自己的兒子“愚且魯”,無災無難就好。

蘇東坡《洗兒詩》短短四句,語氣戲謔,基調反諷,實乃事出有因。

蘇軾因反對王安石新法,又在詩文中譏諷“新進”,被對方構陷入獄。一場“烏臺詩案”,震驚朝野,幸有元老重臣營救,蘇軾才免得一死,貶謫黃州。

在黃州期間,侍妾朝雲為蘇軾生下一個男孩兒,《洗兒詩》即為此男孩兒而作。剛剛經歷一場大磨難,詩人“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一點不難理解。“公卿”還是要當的,只是希望“無災無難”而已;“愚且魯”不過是件外套,大智若愚才是內核。蘇軾此願,實在是有感而發,絕非無病呻吟。

蘇軾可能沒想到,自己寫下這首戲謔的《洗兒詩》後,後世有些詩人跟他“唱反調”,寫下了《反洗兒詩》。

蘇軾寫了一首《洗兒詩》,三個詩人跟他唱反調

明代文學家郎瑛在《七修類稿》中,記載身居杭州一位先輩瞿存齋寫過一首詩。

自古文章厄命窮,聰明未必勝愚蒙。

筆端花與胸中錦,賺得相如四壁空。

反《洗兒詩》意,一目瞭然。郎瑛以為,瞿氏“自慨不露圭角,似過東坡”。顯然是嫌蘇軾詩過於直白。

明代楊廉也有意與蘇軾唱反調,寫下這樣一首詩:

東坡但願生兒蠢,只為聰明自佔多。

愧我生平愚且魯,生兒哪怕過東坡。

清人褚人獲評論楊詩,說雖屬戲作,總不如少陵所云“有子賢與愚,何必掛懷抱”為曠達也。

明末清初文學家錢謙益寫《反東坡洗兒詩》,跟蘇軾一樣直抒胸臆。

東坡養子怕聰明,我為痴呆誤一生。

但願生兒狷且巧,鑽天驀地到公卿。

在詩詞中,有唱和的習慣,詩人們這樣做,倒讓隱娘覺得這些穿越千年的對話,十分有意思。

蘇軾寫了一首《洗兒詩》,三個詩人跟他唱反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