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场老杨“暖心记”

五角场老杨“暖心记”

天宁街道五角场社区

老年居民有两千多人

持证残疾人有一百多人

五角场老杨“暖心记”

提到杨志安,居民们都很熟悉

黝黑的皮肤,瘦弱的身材

常年骑着残疾车在小区里

为大家服务奔波的便是老杨

五角场老杨“暖心记”五角场老杨“暖心记”

老杨今年57岁

多年前落下了三级伤残的终身残疾

“右腿坏了后,我很受打击,社区和残联的工作人员经常来看我,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在家门口开了一间杂货铺,虽然杂货铺不大,但是有了保障,想到还有这么多人帮助我,这才重拾了生活信心,于是就想把这份爱心继续传递下去,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五角场老杨“暖心记”五角场老杨“暖心记”
五角场老杨“暖心记”五角场老杨“暖心记”
五角场老杨“暖心记”

一开始是老杨自己“单枪匹马”的干

只要一个电话

老杨的残疾车就会停到楼下

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

他们有的精神残疾

有的视力不好

但手脚却还灵便

五角场老杨“暖心记”

2011年的感恩节

老杨组织15名行动便利的残疾人

成立了扬翼感恩服务社

取名扬翼

“为需要帮助的人扬起隐形的翅膀”

五角场老杨“暖心记”五角场老杨“暖心记”
五角场老杨“暖心记”五角场老杨“暖心记”
五角场老杨“暖心记”

老杨既是服务社社长,又是普通志愿者,他常年奔波在社区,他利用机动车维修的技能特长,长期免费维修残疾人车,还经常上门看望社区孤寡老人、残疾人,为他们买米送油、配药护理、聊天谈心。

五角场老杨“暖心记”
五角场老杨“暖心记”五角场老杨“暖心记”

有时,周围邻居劝老杨,自己腿脚也不灵便,能电话联系的就电话联系,但老杨说:“年年去习惯了,知道社区还牵挂着他们,他们会比较欣慰。”

五角场老杨“暖心记”

老杨的精神感染着每一位社员

服务社白师傅自己眼睛有残疾

但每天都来回奔走几公里

为的就是推一位空巢老人出去走走

五角场老杨“暖心记”五角场老杨“暖心记”

周大爷是服务社的关怀对象之一

“我年级大了又常年独居,有一次服务社的人来家里看我,因为头晕开门慢了些,他们十分细心,就带请医生上门帮我看看,才发现我血压特别高,就帮我配药,告诉我怎么吃,我真的很感激,没有他们我都不知道怎么办!

五角场老杨“暖心记”

如今,扬翼感恩服务社的人数不断壮大

已发展到

200多人

有社区居民、退休职工、社工

还有医生、教师、学生等

很多志愿者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

利用自身一技之长

做出了无私奉献

全年提供服务提供服务2835小时

五角场老杨“暖心记”五角场老杨“暖心记”
五角场老杨“暖心记”五角场老杨“暖心记”
五角场老杨“暖心记”

水暖修理工杨伟,社区居民哪家下水堵塞,哪家水管龙头坏了,只要服务社召唤,立即上门修理,不辞辛劳,不怕脏不怕累;天宁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师石旭峰定期来社区为社区居民义诊;空调维修工张旗,无论严寒酷暑,都第一时间赶到居民家中帮助修理空调,热忱服务……

五角场老杨“暖心记”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

难的是长期坚持不懈做好事

杨志安用行动证明了做好事

不仅可以十年如一日地做下去

而且还可以影响更多的人加入其中

无偿为居民提供各种暖心服务

把爱传递下去

五角场老杨“暖心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