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叛逆期的孩子說出心理話?

社會有點叫人無奈


首先我覺得孩子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熱門的話題,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是從小孩走過來的,我們經歷過的痛苦不想讓小孩子也再次經歷,所以特別想和孩子們講講,但是苦於沒有方法。

孩子處於叛逆期,什麼叫叛逆期,就是沒有按照你設想的路去走,就是沒有符合大眾的路去走,當然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也知道,這樣下去,可能會出意外,這個就是我們所擔心的叛逆期。

和孩子說說心裡話,其實有一個方法就是把自己變成小孩,或許你的年齡是父母輩的,但是你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你可以嘗試變成孩子,這也很簡單,你首先不要直接和他做相同的是來接近他,而是放低姿態,當做兄弟一樣聊一聊家常,聊一聊學校,千萬不要搞得自己很懂,我知道你比孩子懂,但是這時候你得裝不懂,慢慢的你們就談開了,說說心裡話就不遠了,

總結一下,叛逆期的孩子還是好管教的,只要你耐心一點,別太沖動。


感謝大家的支持,喜歡我就關注我吧


努力教主


孩子的叛逆和成長環境有關,也和家長的教育和溝通方式有關。

題主對孩子的觀察很敏銳,是的,叛逆期的孩子通常很明顯的表現就是不說話,尤其不跟你說心裡話,他們寧可在心裡自己跟自己對話,也不願意口頭表達出來。

這是怎麼回事呢?

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他們感覺說了也沒用,或者說了也沒人在意沒人當回事,沒人真正用心聽他說話。

孩子的敏感是很多家長嚴重低估了的,我們總是覺得孩子還小,說的話不用認真不用在意,甚至不但在心裡這麼認為,很多家長當著別人的面也會這麼說:“哎呀,小孩子嘛,亂說話的,別當真......."

有沒有?

我們都無意要傷害孩子,可事實是這些話都會讓孩子覺得痛苦,他們聽見大人經常這麼說,自然會認為自己說的話反正是沒用的,不高興時更不願意說了。

所以,不是覺得孩子有問題了才來想辦法,很多時候我們只要多一點意識就可以避免問題,什麼意識呢?

一,必要的尊重,孩子年齡小,心理的敏感讓他們更容易受到挫傷,舉個例子,大人跟他們說話時如果能蹲下來,你試試,肯定孩子會感覺不一樣,他們能感覺到平等和尊重,這種感覺和他們的心理安全感有關。

二,給孩子說話的機會,尤其叛逆期的孩子,不要整天就大人在說,或者和孩子談話時,要有這個意識,儘量讓孩子多說,哪怕多說一句,家長做一個好聽眾太重要了,但對一些家長來說似乎很難。

三,當孩子正在認真和你說話的時候,請放下你的手機,放下你在做的事,認真聽,認真回應,這才是有效的互動,孩子能確切感受到你態度的變化,會慢慢打開心扉和你說心裡話的。

祝順利~


童心朵之雲


不管是什麼期,只要孩子願意,他就會與你談心論事。

人的心理發現階段中沒有“叛逆期”這個階段。

大部分人只是把青春期這個美好的階段與那所謂的“叛逆期”混為一談。

青春期也就是心理發展階段中比較浮躁的階段,這個階段的青少年(12歲就不算是個孩子了)就是在嘗試脫離束縛,尋找愛與自由的階段。

我不知道你的孩子多大,不能推斷準確的原因。

但你要學會與孩子溝通,要主動出擊尋找話題,把孩子當做一位單純的朋友。

很多家長都是自身的教育觀念有問題,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又沒有城府,正常交流就能瞭解其心思。

教育是慢慢的藝術,不存在立竿見影的效果。


心態調節


一般說到孩子的叛逆期,很多人都首先都想到的是初中或高中的叛逆期,而我想說的是,其實在幼兒園的孩子其實已經開始了人生的第一階段的叛逆期。

古人云,“三歲看老”,這其實說的是幼兒園第一個叛逆期的教育問題。

其實幼兒時期的叛逆行為並不複雜,主要的表現就是不聽話,一般就是你說你的,他做他的,而且這一階段的孩子喜歡說“不”,每天都在“你讓他往東,但他非要往西”的狀態,和家長唱反調才行。

而也有的孩子會出現暴力行為,當你制止他做一件事,或拿走他手中的玩具時,他就會肢體反抗,甚至拳打腳踢。

如何應對孩子的叛逆期

孩子處於叛逆期,你會怎麼辦?是棍棒加以強行制止,還是無休止的跟在孩子身後嘮叨?

其實想讓孩子快速度過叛逆期很簡單,就是真正理解孩子叛逆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

1、過於渴望表達自己的想法

這個階段的孩子,嘗試在用語言表達自己內心感受,他們是在通過觀察然後用並 不繫統化的語言去表達,其實這是孩子在學習的一個過程。他們渴望表達自己,不情願受父母“擺佈”。

建議家長這樣應對

• 轉變說話語氣,由命令變請求

跟叛逆期的孩子交流,語氣上要非常注意,同樣的事情,如果轉變語氣表述的話,效果會完全不一樣。

比如,當你讓孩子去做某件事時,不要用命令的語氣,因為孩子聽到命令後可能會消極反抗,這時,我們就要變命令為請求。“可以幫我去做一件事嗎?”“哇,這裡這麼亂,可以幫我一起收拾起來嗎?”

其實,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是非常樂意幫助人的,當他聽見你的請求後,就會不遺餘力的幫助你。

• 制定規則,減少囉嗦和廢話

當我們看到孩子不聽話時就容易囉嗦個不停,實質上,囉嗦只是無用功。

我們可以在做事前跟孩子協定好規則,當孩子不按規則辦時,我們也不嘮叨,就由他去,等他嚐到不守規則的後果時,自然就會改正。

如:有的孩子吃飯愛玩玩具或看電視,我們可以跟孩子飯前制定規則,到時間就定時收碗筷,如果誰吃的不認真,磨蹭墨跡,飯就沒了,只能捱餓。當孩子真的看到由於自己吃得磨蹭而飯被端走時,下次就會修正自己的的行為,比嘮叨一百遍絕對有效!我們也不要擔心會把孩子餓壞,因為孩子餓了就會主動進餐。

2、不要忽視孩子的單向思維

第一叛逆期的孩子,他們的思維比較單一,統稱為“單向思維”。他們想事情不會想得太複雜,腦袋也不太會轉彎,想到什麼就是什麼,所以大多時候容易和家長的觀點相悖。

遇到孩子這種不能逆轉的想法,家長一定要學會冷靜處理。不要著急去和孩子理論,靜觀其變最好。

建議家長這樣應對

• 玩個小心機,主動讓孩子選擇

“你馬上去洗手”、“你最好現在就去。”當我們想讓孩子去做某事時,往往會這麼說,但是效果呢?不容樂觀。減少命令式的語言,給孩子出一道選擇題。

“你是想先收拾呢?還是想先吃飯呢?”在這樣的選擇裡,孩子只能二選一,而無論他選哪個,都是我們想要讓他去做的事。從另一方面來看,孩子也會感到被尊重,因為供他選擇總比直接命令更好。

• 少較真,多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跟孩子較真,其實是一件勞心又傷身的事,試想,正處於情緒中的孩子,怎能聽得進去你所講的道理呢,相反只會讓你越講心理越火大。因此當孩子不聽話或者是犯倔時,不妨試著轉移他的注意力。

家長要嘗試著尋找孩子感興趣的話題跟孩子展開聊天,將孩子一心想做的事,想要的玩具,或者非要實現的想法給轉移了。

注意力轉移法,家長要學會靈活運用。當孩子正在鬧情緒的時候,轉移注意力所產生的效果不太理想時,不妨採取冷處理的方式,暫時給自己一個尋找方法的間隙,同時也避免了激起孩子的倔強的心理。

• 給孩子緩衝的時間

當我們不想讓孩子繼續某件事時,往往會立即打斷他,在身處叛逆期的孩子看來,這樣不會讓他妥協,甚至讓他更加惱火。

所以我們要給孩子一個緩衝時間,當我們想讓他結束某件事時,可以這麼說:時間不早了,在玩五分鐘我們就要睡覺哦。孩子聽到後,就會有一段反應的時間,就不會特別抗拒了。

叛逆並不是什麼不可原諒的錯誤,更不是什麼無法解決的難題。這個過程中,父母自身的成長至關重要。

對於孩子來說是一次認識自我、發展自我的機會,作為家長無需過分的焦慮,只需要放下慣有權威,平和的去接受,有策略的去引導。

找到恰當的方法去幫助孩子理性應對,就可以實現良好的親子溝通,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以上就是我對幼兒園的孩子的叛逆期的一些見解,如有不足之處歡迎朋友們來互相交流溝通!


JOJO談幼教


試想一下,誰小的時候沒有過叛逆的想法。我覺得用叛逆不恰當,只是行為和想法讓大人難以接受。誰會和一個不理解自己的人溝通。我們首先應該站在孩子的立場理解他們,從他的角度看問題。如果你真的是用心傾聽孩子的敘述,孩子是很容易和我們產生共情的。


Sz嘰哩咕嚕小丸子


使孩信任你,順著他的心意,支持他想做的事,和孩子分亨你的一些小密密,倘開胸懷和孩子溝通。這樣有心裡話他會說出來。


月缺花展


從小就跟孩子保持無障礙溝通,尊重孩子,不取笑孩子的任何想法


蘇蘇蘇京


那要看多大的孩子的叛逆期了,

小孩子可以換位思考,不要以大人的想法去衡量孩子的想法,共情,搞清楚他這麼做的緣由是什麼。以遊戲或者他感興趣是的方式與他交流。


小火車188562


給孩子交心,做朋友,站在孩子立場看待事情,就知道怎麼做了。


順雅一家人


平時就要多交流,還要注意觀察孩子,實在不想說不能逼,讓能幫助您聽到孩子真心話的人幫助下,孩子喜歡的老師,孩子同學,孩子喜歡的朋友,孩子喜歡的長輩,,,,總之平時就要注重做孩子心裡喜歡的人,需要多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