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為何同時跨人口最稠密和最稀疏地區?山區和平原如何分界?

扈煬


四川為何同時跨人口最稠密和最稀疏地區?山區和平原如何分界?


小編是自駕地理控,因多次自駕進藏或川西高原地區對上述這個問題頗感興趣,而事實上按現時四川的行政區域劃分,確實如此。小編嘗試以本人的角度說說我的觀點。

四川大體上是漢藏文化交流最密切區域


四川是我國第二藏區,以川西高原為主要居住區,藏族人口占川西高原總人口的64%,主要分康巴藏族和嘉絨藏族,而嘉絨藏族是以農業生產為主的,這與其它藏區的藏族有明顯區別。而據歷史可追溯到嘉絨藏族是源自當年土蕃向東擴張的後裔。如今主要分佈於小金、丹巴一帶。而川西高原西北以安多藏族為主,康巴藏族則分佈於康定以西的川西高原地區。


正是川西高原的人口結構如此,且川西高原的地形地貌以高山峽谷為主,造成這一區域的人口密度僅為8人/平方公里,而以四川盆地為四川人口最集中的居民居住地,無論從地形、氣候、物產等各方面綜合因素,以及歷史上各朝代對四川盆地的經營,造就了巴蜀文化中心,人口稠密,在四川盆地區域人口密度現時保持在500人/平方公里以上,甚至超過部分華東華北省份。


四川正是這種地形地貌及人口結構的分佈特徵,盆地人口減去重慶直轄市部分,佔全川人口的比例高達73%,從以上一系列數據充分說明了四川確是我國人口密度分佈較為懸殊的地區,但卻承擔著最大民族交流的最大平臺,對穩定和發展我國西南邊疆民族地區的安全與經濟起著巨大的作用及貢獻。

高原地區與盆地的分界

川西高原是橫斷山脈向青藏高原的過渡帶,面積約23萬平方公里,盆地面積約25萬平方公里。


從上圖可見,高原與盆地以邛崍山脈、岷山山脈分界,而形成了整個盆地呈東北—西南走向,這一地形結構也造成了盆地的西北邊緣線正好處於龍門斷裂帶上,也是造就了大小地震頻發區域。

四川地區正是有著如此特殊的地理環境資源,也造就了豐富的風光和人文歷史旅遊資源,成為世界上罕見的區域內豐富的地質景觀與人文歷史博物館。


百威天地BRAVEWORLD


川蜀文化自成一體,區別於國內其他省份,歷史上因為進出四川不是很方便,所以便形成了獨特的四川文化,目前四川省是全國人口數量最多的省份之一,也是全國除了廣東以外地級市最多的省份。四川歷史上基本沒受過侵擾,省內物產可以自給自足,並且四川文化顯得十分悠閒, 所以四川彙集的人很多。另外四川盆地區別於我國其他三個盆地,是一個風調雨順的地方,所以四川人口主要彙集在盆地之內,而四川西部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這一地區高原特徵不適宜耕種,自古便是人煙稀少的地區,當年隸屬於西康省,而目前之所以劃分在四川省內,多少也有通過四川溝通青藏的作用。

別看四川省份面積很大,排名國內第五,除了西部幾個特大高原省份以外,四川省面積是最大的,這是因為四川西部高原地區佔據的面積非常大,高原面積比盆地面積還要大,而上面說了高原人口稀疏,大部分人聚集盆地,所以就會出現問題中所說的人口最稠密和最稀疏四川同時出現的局面。問題最後問山區和平原如何分界,其實應該是盆地和高原如何區分,基本上就是以沿著廣元、綿陽、德陽、都江堰、雅安一條線由北至南而下,東西落差很大,四川之所以是盆地現象,四邊都有高山包圍,而西部的高原是最高的,貢嘎雪山、四姑娘山等都位於西部的高原之上。
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你想把四川一分為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