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洛陽美在哪裡?

洛浦詩文


號稱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洛陽,美在其優越的地理位置上,站在古代皇家的角度看,洛陽地處伊洛河沖積平原,北依邙山以及黃河天塹,東有虎牢關、西有函谷關、南有伊闕關(在古代還是洛陽天然的南大門),區域內瀍河、澗河、伊河、洛河,黃河等五河繞城,俗稱山河拱戴,形勢甲於天下,天下唯一!“中國”一詞最早就是代指洛陽區域的。區域內經濟發達,是關東通往關中的要道,又是天下之中,交通方便可四通八達,往北可抵燕趙,東南可達吳會,南到荊襄,西通三輔、巴蜀,有利於加強對全國的控制!

就現代的洛陽來看:

城市建設日新月異:

洛陽市總面積15230平方公里,總人口710.14萬人,常住人口682.25,其中市轄區面積803平方公里(已建成區面積為218.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9.16萬人);洛陽下轄1個縣級市、8個縣、6個區(有關數據截止於2017年末)。

經濟高度發達:

輕重工業齊頭並進,新產業持續壯大,2018年糧食總產量突破250萬噸,物流商貿高度發達,2018區域經濟(GDP)已高達4640.8億元,位居省內第二(僅次於省會城事鄭州),全年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已達50.3%,第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2.6%,高於第二產業8.1個百分點!

交通四通八達:

航空,普鐵,高鐵,地鐵(全國第一座獲准建設地鐵的地級市),高速公路,遍佈其間四通八達!三大交通樞紐(飛機場,火車站,龍門高鐵站)已經成型,兩千多輛的公共交通車輛(大部分為新能源車輛,2019年將完成支付系統的更新換代),為所有國內外遊客提供便捷的出遊方式!

旅遊業高度發達:

2018年,全洛陽市共接待海內外遊客1.32億人次,同比增長達6.45%,旅遊總收入1148.43億元,同比增長10.11%。

旅遊景點星羅棋佈:

比較有代表性的並且還適宜觀賞國花牡丹的,有分佈於洛河兩岸的洛浦風景區以及分佈於伊河兩岸的伊河風景區,隋唐城遺址植物園,中國國花園,牡丹公園,王城公園,西苑公園,天香牡丹園(飛機場對面),神州牡丹園白馬寺對面,國家牡丹園,國際牡丹園等!

九龍鼎,麗景門景區(十字街夜市),洛邑古城,倒盞村,衛坡,靈山,蓮花溫泉,龍門山溫泉區,洛陽黃河小浪底風景區,亞洲第一大音樂噴泉開元湖音樂噴泉(牡丹花會期間,每晚都有噴泉表演)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完善中:包括天堂景區,明堂景區,九州池景區,應天門景區,定鼎門景區,天街,天樞,天津橋等),洛陽市博物館,周王城天子駕六博物館,白馬寺景區,關林景區,龍門石窟景區!上清宮森林公園,周山森林公園,龍門山森林公園,萬安山山頂公園,萬安山七彩大峽谷,萬安山野生動物園,白園,範園,程園,邵園,龍馬負圖寺,漢光武帝陵,雞冠洞,老君山,白雲山等都是非常不錯的景點,值得一遊!

節會經濟聞名海內外:

號稱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地級城市,卻非常罕見的擁有,春天的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以及秋天的中國洛陽河洛文化旅遊節兩個高級別的節會!

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前身為洛陽牡丹花會,始於1983年,2010年11月,洛陽牡丹花會從原由洛陽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地方性節會,升級為由國家文化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聯合舉辦、洛陽市人民政府具體承辦的國家級大型節會,並更名為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在此前的2008年,洛陽牡丹花會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中國洛陽河洛文化旅遊節,是繼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之後的又一個,極具洛陽地方特色的大型經貿文化旅遊盛會,由河南省旅遊局、河南電視臺、洛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








紅花郎2008


洛陽啊,迷人之處就在於那麼一股市井、清淨又懶洋洋的氣息。洛陽的生活氣息和煙火氣息還是很妥帖的。現在的洛陽其實是一個生活節奏慢悠悠,看起來又懶洋洋的小城市。像極了富貴和老牛坐在田梗地頭,暈了兩口小酒。這個比喻似不似有點土氣啊(◔◡◔)

(咳咳,官方一下)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洛陽, 十三朝古都,唯一被稱為神都的古都,中華文化的發源地,這裡是最早的中國。漢高祖劉邦曾曰:吾行天下多矣,唯見洛陽。洛陽自古就有崤函帝宅 河洛王裡的美譽,煌煌祖宗業,永懷河洛間。洛陽曆史文化氣息濃厚,風景秀麗,理應到此一遊。

好啦 (๑•́ ₃ •̀๑)正文:洛陽,具有比較濃厚的煙火氣息。街頭冒著熱氣的小店,門口或坐或蹲的湯客,每年花季隨處可見的牡丹,澗西區獨特的蘇聯建築、軍工重工,很有年代味道。牡丹花會並不是現在才有的,歷史上就形成了這一賞花風俗。包括人文、自然在內,洛陽擁有5個5A景區,15個4A景區。除了龍門石窟、白馬寺、關林之外,其他景區的知名度不高,比如白雲山、老君山、雞冠洞、龍潭大峽谷,雖然是5A,卻藏於深閨。

先市區內說,第一條線路。天堂明堂—(九州池復建中)—九龍鼎—麗景門—老街 (西大街)—鼓樓(東大街)—孔子問禮碑—天子駕六博物館—洛陽民俗博物館—山陝會館—團城閣,朱櫻塔—上陽宮遺址✒﹏天堂明堂,唐朝皇宮舊址,上世紀末發掘復建的。

這裡是武則天登基的地方,(木蘭詩裡有句天子坐明堂),雖然是復建的,但裡面陳設相當復古華麗,運用了很多前沿科技,古代文化與現代科技融合,讓觀眾從視聽觸不同感觀體驗盛唐的繁華落盡。去年故宮館長單霽翔來到洛陽觀看後,說洛陽做的很好,故宮一直想做的明堂做到了。天堂明堂內部我就不放圖了,你自己去看吧。對了,適合戀人去的有個地方,天堂地下,有個步步生蓮,(佛語:倘若我心中的山水,你眼中都看到,我要一步一蓮花祈禱)。

✒﹏九龍鼎,洛陽地標性建築。(乾元用九,乃見天則。大禹成鼎,天下攸同) 漢白玉欄兩側雕有象徵著文明起源的太極河圖。上端的巨鼎是1:1仿製的中國青銅時代權利象徵的司母戊鼎。九龍鼎很好的向世人展示了洛陽作為一個十三朝古都的悠久歷史。夜裡在燈光的映照下很美。

✒﹏麗景門老街,
✒﹏八角樓小吃街來洛陽不來這就白來了,建議下午五點之後去。去的早的話可以順著老街一路閒逛過去看鼓樓,晚些時候再折返回來。老街中間有家百年老字號不翻湯值得一嘗,洛陽的湯可是天下一絕。晚上七點小吃街開始營業,然後逛吃逛吃逛吃逛吃逛吃。吧唧吧唧✒﹏洛陽鼓樓
老街的東端便是鼓樓,從西邊的麗景門到東邊的鼓樓大約有一公里的樣子,沿街兩旁有很多賣書畫筆硯(洛陽澄硯四大古硯之一 ,宣紙也不錯很便宜,洛陽的紙不貴,真的不貴)(◔◡◔)另外還有賣各式小吃的老店,牆上的街道名牌都很有意思。這是一條文化底蘊深厚的老街。一枝老樹出牆來中國文化史上曾在洛陽發生過兩次巔峰相會,一是孔子老子相會,二是李白杜甫相會。李杜相逢處,渺然已難知。孔老相會處,遺蹟今尚在。讀碑思巨人,扶碑嘆傳統。兩千五百年前,兩位文化崑崙在這裡埋下了儒道互補合流的伏筆,為日後傳統文化的輝煌疏通了經絡。

✒﹏孔子問禮碑 從鼓樓沿著東大街一直往東走幾百米,就能遇到。碑立處原為清代文廟,現文廟不存,只留此半壁一碑面街而立。

✒﹏天子駕六博物館洛陽周王城天子駕六博物館位於洛陽市中心的東周王城廣場,東周王城遺址區的東北部,是一座以原址保護展示的東周時期大型車馬坑為主體,輔展以東周王城概況、王陵考古的新發現及部分東周時期珍貴文物的“王城、王陵、王器”專題博物館。東周自周平王遷都洛邑後歷經515年的輝煌歲月,歷朝25位天子皆葬其此。天子駕六的發現印證了古文獻“天子駕六,諸侯駕四,士駕二”記載的正確 性;對研究東周時期的乘輿制度、喪葬制度以及王城陵區的 確認提供了全新的考古資料, 被譽為“東周瑰寶,舉世無雙”。天子駕六車馬坑3萬平米的區域內探得古墓600餘座,車馬坑、馬坑29座。為了更好的保護墓葬和文物,對遺址進行了回填,所以不要問我是東周的哪個天子,俺也不知道,車馬坑也只保留了兩個並建成了博物館進行遺址保護。天子駕六博物館和唐宮西路小學車馬坑展館已經建成開放 (如果你沒去過遺址博物館、沒見過車馬坑,或者只是對東周那段歷史感興趣,建議去天子駕六博物館;如果你想對洛陽曆史有全景式的瞭解,看看不同朝代的文物珍品,建議去洛陽博物館)✒﹏洛陽民俗博物館,原名潞澤會館,關帝廟。位於洛陽市新街南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有舞樓、鐘鼓樓、穿房、廊房、正殿、後殿、配殿等,是一組結構嚴謹、風格獨特的古建築群。收藏了大量古代碑帖,木雕泥塑,匾額,服飾,刺繡以及代各種紙質文書。牡丹節期間這裡有皮影戲表演。
✒﹏洛陽山陝會館位於洛陽老城南關馬市街(舊前門已封,現開門於九都東路邊),又稱西會館。始建於清康熙、雍正年間,距今有300多年曆史,是當時活躍在洛陽附近的山西和陝西兩地的成功商人籌資修建的經商聚會場所。是一個“敘鄉誼、通商情、敬關爺”的社交性公共場合。舞樓會館內磚雕、石雕、木雕比比皆是,幾乎達到無木不雕、無石不刻的地步,每一種雕刻都蘊涵著商人和建築者的獨具匠心。✒﹏團城閣,朱櫻塔。洛陽八小景之一,瀍壑朱櫻。瀍壑朱櫻景觀位於瀍河與洛河交匯處,每到春天,樓閣旁邊盡是櫻花爛漫。來這裡玩的人很少。都是一些愛攝影的來這玩。
✒﹏上陽宮遺址——上陽宮是唐代大型宮殿建築群,皇帝和妃子居住的寢宮,也被稱做離宮。南鄰洛水,北連禁苑(隋朝西苑)。武則天退位後一直居住在這裡直到去世。唐玄宗也經常在這裡處理朝政和舉行宴會,安史之亂後上陽宮遭到嚴重破壞。上世紀九十年代發現遺址。只復建了很小一部分。
附上一首唐代上陽宮宮人韓氏的一首紅葉詩:《題紅葉》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閒。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類似的紅葉詩有很多,還是很同情那些宮女的,可惜啊我不是皇帝。描寫上陽宮的詩賦很多,例如白居易寫的白髮上陽人和元稹作的上陽白髮人都寫的極盡奢華,在這我就不贅述了。

第二條線路薰衣草莊園—開元湖音樂噴泉—龍門石窟、香山寺、白園—關林——白馬寺,漢魏古城遺址——夏朝二里頭遺址博物館(在建)✒﹏薰衣草莊園,情侶必去的地方,夜裡的燈光秀美輪美奐,坐在小河邊的椅子上,躺在TA 懷裡,聊聊天,總之用洛陽話說仨字:美嘞狠!!!

✒﹏開元湖音樂噴泉,亞洲最大的音樂噴泉,直接上圖每週二週四周六晚八點開始 持續二十分鐘,牡丹花節期間每天都有。✒﹏龍門石窟,很喜歡盧舍那大佛神秘的微笑,盧舍那大佛可是女帝大人捐了兩萬貫脂粉錢建的哦,所以呢欣賞的同時,也要在心裡謝謝女帝大人。 (聽老人說盧舍那大佛是仿著武則天的面容刻的,真的很美)這是一個很有禪味的地方
(◔◡◔)相對的來說,我還是喜歡冬天的龍門。靜謐。龍門分東山和西山,中間伊水悠悠而過,(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龍門山色也是洛陽八景之一。
東山又名香山,也有石窟,但沒西山的壯觀。東山最有名應該數香山寺了,每年都有很多來寺裡祈福的,聽說還算靈驗。除了香山寺還有白園,白居易(香山居士)的墳冢就在這裡,環境挺清幽的。✒﹏關林
武聖人關羽的首級就埋在這裡,是我國唯一的冢廟林三祀合一的古代建築群。每年正月都逢大會,已經延續幾百年了 關林就在寶龍旁邊,這裡是公交樞紐,去哪都挺方便的。這條線路可以住在寶龍廣場,單間一百左右, 吃飯看電影也方便。——如果時間充足,可以從寶龍坐58路去白馬寺✒﹏佛教祖庭—白馬寺,中國第一古剎,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寺東南角有狄仁傑墳冢,可以去拜謁一下。每當月白風清之夜,晨曦初露之時,寺內擊磬撞鐘佛誦,鐘聲悠揚飄蕩,遠聞數里,聽之使人心曠神怡。聽老人說早上寺裡敲鐘可以和洛陽鼓樓的大鐘共鳴,東邊撞鐘西邊響,西邊撞鐘東邊鳴。這既是洛陽八大景之一的馬寺鐘聲。白馬寺旁的齊雲塔也是中國建造的第一座佛塔,也是國內為數不多的舍利塔,來這裡虔誠的許個願吧。(. ❛ ᴗ ❛.)
✒﹏漢魏古城遺址(其實我不太想寫這裡,去過一次,有的只是悵然。) 更始三年(25),東漢光武帝劉秀定都於此,其後三國魏、西晉、北魏也以此為都,歷4代共330多年。1962年開始全面發掘,遺址東垣殘長3895米,西垣殘長4290米,北垣殘長3700米,南垣為洛水沖決。殘垣一般高於地面1一2米,北垣東段高出地面5—7米。主要遺址有宮城,宮殿太極殿,衙署,苑囿,東漢太學遺址,靈臺,皇家寺院永寧寺遺址。遺址發掘至今仍在進行。漢魏古城遺址裡大部分都是一些建築根基 。時隔將近兩千年,經歷的戰亂太多,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千耕地。沒有好看的圖片,只能貼些土城牆了。
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引用司馬光的兩首《過故洛陽城》 煙愁雨嘯黍華生,宮闕簪裳舊帝京。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四合連山繚繞青,三川盪漾素波明。春風不識興亡意,草色年年滿故城。

第三條線路 隋唐植物園—洛陽博物館—定鼎門✒﹏隋唐城植物園建在原來的隋唐都城遺址上,3000畝,植物很多。四季都有花開,很漂亮。種植牡丹100餘個品種,10000餘株。牡丹節這裡就要收費了,門票60 為期一月。平時不收費的。看牡丹這裡是首選

✒﹏洛陽博物館 國家一級博物館 建築外形如方鼎屹立,寓意“定鼎洛邑”、“鼎立天下”,藏品數量40餘萬件(橫掃全國大部分省博不是問題),集收藏、研究、展覽於一身。(๑• . •๑)哪都可以不去,一定要來這哦,這裡的都是精華。博物館是全年免費參觀的,每週一閉館,來玩的話注意好時間。下面是博物館一些有意思的文物
唐三彩黑釉馬,唐三彩裡的精品,鎮館之寶之一,是文獻中 龍種神駒,四蹄踏雪的藝術再現。下面這個小鳥車是真的小,我去了好多次才發現還有這麼個玩意。
這裡收藏的大部分都是圍繞洛河和伊河發掘的文物,在這裡你可以感受到中國歷史的前半截是多麼絢爛,河洛文化。☞定鼎門遺址博物館,定鼎門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沿用時間最長的古代都城城門。展覽城樓、闕樓內部空間為陳列展覽區,主要展示定鼎門遺址的演變歷史和隋唐洛陽城在考古發掘中出土的部分文物。現主要陳列1:800神都洛陽城模型。展覽更新維護,於2017 4.5重新開放
第四條線路 古墓博物館—邙山—漢帝陵—衛坡古村落—黃河小浪底(一路向北)✒﹏古墓博物館 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館,也是目前我國最大的古墓博物館之一。搬遷復原上自西漢,下迄宋金時期的典型墓葬25座。內容囊括墓室建築,磚雕藝術、墓室壁畫、出土文物等,揭示了河洛地區西漢至宋金時期墓葬及其隨葬品從產生髮展到流行演變的一些規律。卜千秋和打鬼圖是古代壁畫中的經典之作,對了還有一些盜墓裝備展示,洛陽鏟聽說過沒?是的,是要下墓的,建議夏天一個人來,涼快。
✒﹏邙山 中國最大古墓群。邙山又稱北芒,橫臥在洛陽北側,是洛陽天然的軍事屏障。邙山北依黃河,南接洛水,風水上被稱為“蹬山踏水”是古代帝王理想的埋骨之地。俗諺說生在蘇杭,死葬北邙。王建曾作北邙山頭無閒土,盡是洛陽人舊墓。舊墓人家歸葬多,堆著黃金無買處。有自二十八座帝陵,王侯將相更是不乘其數。還埋葬了一些外邦國王,例如泉男生(朝鮮的王)邙山上的墓葬數以幾十萬記。然而十墓九空。今年央視推出了一套紀錄片《鶴舞邙山》五集,講的很詳細,如果感興趣可以看下。古時樹木森列,蒼翠如雲。登阜遠望,伊洛二川之勝,盡收眼底;傍晚時分,萬家燈火,如同天上繁星。這既是洛陽八大景的“邙山晚眺”(๑• . •๑)沒有圖,,,古墓博物館就在邙山上。✒﹏漢帝陵 即漢光武帝陵,劉秀墳。東漢開國皇帝。歷代皇帝選擇陵墓葬地,皆是背山面河,以開闊通變之地形,象徵其襟懷博達,駕馭萬物之志。唯光武帝陵系“枕河蹬山”,一反常規。
陵內尚存隋唐植柏1458株,千章古柏,聚植一園,拔地通天,蓊然肅穆。全國唯一,絕無僅有。出土的石辟邪(大門斜對面的鐵謝李家的羊肉湯還闊以。)✒﹏衛坡古村落 始建於清代嘉慶、道光年間的孟津縣朝陽鎮衛坡村(又稱魏家坡村)是中國美麗鄉村、中國傳統村落、河南省歷史文化名村、村內古民居是目前豫西地區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建築群
宋朝時,衛坡村是宰相魏仁溥的花園,即“魏氏池館”,其在此培育了“魏紫”牡丹。清乾隆年間,衛氏族人在朝中做官,開始營建衛氏老宅,後經近百年修建,形成了集祠堂、私塾、繡樓、南北老宅於一體的較完整的封建官宦家族宅院,各種木雕石雕磚雕等尤為精美(今年春節衛坡接待遊客數量居洛陽各景點之首,超過了龍門,,,)✒﹏黃河小浪底 先說小浪底水利樞紐,黃河最重要的一座水利樞紐,控制流域面積69.4萬平方公里,佔黃河流域面積的92.3%。重要意義不亞於長江三峽。自小浪底建成後黃河幾無水患,不得不說這都是我黨的功勞啊。瞅見沒,黃河水是清的!!!古人曾言,黃河清,聖人出。建議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去玩,那個時候小浪底調水調沙洩水。小浪底其實挺好玩的,泛舟黃河古道,登上柏崖山俯視黃河,別有一番情趣。
第五條線路 五都貫洛(只適合那些特別鍾愛探古尋幽的旅行客)古代洛陽地區,沿洛水之北自東向西洛河兩岸,於不足30公里的範圍內,分佈著夏朝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遺址、周王城遺址、漢魏洛陽城遺址和隋唐洛陽城遺址等五大都城遺址,人稱“五都貫洛”。都城遺址分佈密集,聯繫密切,時間跨度大,在全世界罕見,很適合驢友來玩。
第二部分 牡丹花都花王牡丹,俗名洛陽花。“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洛陽牡丹栽培始於隋,鼎盛於唐,宋時甲於天下。歐陽修曾著《洛陽牡丹記》——天下真花獨牡丹。詩人劉禹錫曾作: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白居易也說過: 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王國維在《題御筆牡丹》寫道 閱盡大千春世界,牡丹自古是花王。好朋友來洛陽還是建議在牡丹節來比較好,雖說堵是堵了點,人也多了點,但是花好看呀。牡丹花節的時間為4.5~5.5 開幕式在4.10號 洛陽市區內有將近十幾個大型公園,都有培育種植牡丹,我就挑幾個比較好些的說下。✒﹏王城公園,全國的第一座遺址公園,也是河南省最大的綜合性公園,坐落在東周王城遺址上。佔地一千多畝,種植牡丹有40多個品種,4000餘株。歷史文化,牡丹文化,人文園林是主要亮點。(太祖晚年還特意來這看過牡丹呢)

(ღˇ◡ˇღ)牡丹裡的翹楚姚黃

魏紫✒﹏洛河畔的中國國花園,坐落在隋唐古城遺址上,一千伍佰多畝,全國最大的牡丹轉類觀賞園。種植牡丹有80多個品種,20000餘株。

(ღˇ◡ˇღ) 園裡的鳳丹白。覺得這個名字超好聽。還有歐陽修大人寫的《白牡丹》:蟾精雪魄孕雲荄,春入香腴一夜開,宿露枝頭藏玉塊,暖風庭面倒銀盃。筆芯。忽然想起小時候老人講的曹國夫人和玉版的故事。曹國夫人和玉版也是牡丹的兩個比較有名的品種。

牡丹新皇綠香球✒﹏洛浦公園。世界上最長的沿河公園,裡面有紂王祈雨遺址,挺漂亮的。沿著長長的洛河大堤漫步,行走在牡丹花間,遙望悠悠流淌的洛水,說不定你會邂逅傳說中的洛神。 (◔◡◔)洛神是洛河的水神,人祖伏羲的女兒,曹植在《洛神賦》中曾這樣寫她的姿態:“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淥波。” 美嗎?太美了,美麗的像個神話。洛浦秋風也是洛陽八景之一。(ღˇ◡ˇღ)園裡的趙粉 名字就叫趙粉,我也不知道為啥叫趙粉 。李商隱的《牡丹》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雲。採下一片牡丹花,寫上幾句情話,寄予情人,還是很羅曼蒂克的。牡丹花泡茶,可以活血調經,尤其是女孩紙大姨媽來的時候喝杯牡丹茶,可以減輕不適。
✒﹏菱花湛露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不是沒有道理的啊。。。。✒﹏藍田玉
✒﹏西苑公園,坐落在隋朝西苑遺址上,比較小兩百多畝,但小而精,種植了很多名貴植物,是兼有遊園性質的古典式公園。古代西苑是隋朝的皇家園囿,據唐《海山記》記載:“隋帝闢地二百里為西苑(今洛陽西苑公園一帶),詔天下進花卉,易州進二十箱牡丹,有赫紅、飛來紅、袁家紅、醉顏紅、雲紅、天外紅、一拂黃、軟條黃、延安黃、先春紅、顫風嬌......” 隋煬帝採集天下名卉集中種植在西苑,洛陽牡丹也因此開始興盛,千年過去,如今隋煬帝建造的仙山瓊閣早已煙消雲散,牡丹還在繁衍生息。(ღˇ◡ˇღ)園裡的二喬 回想起白居易寫關盼盼,“嬌醉不勝力,風嫋牡丹花。 頓覺白居易也是個風流之人啊
✒﹏洛陽紅→_→每年牡丹節我都會看到一些遊客隨手採摘牡丹花,真的好討厭。愛花更要惜花,牡丹花是提供給大家觀賞的,不能為自己一時心喜,就隨意採摘。請文明旅行,做文明遊客。補一個✒﹏【荷包牡丹】玉女思君
古時,在洛陽城西邊有個小鎮,名叫廟下。這裡群山環繞,景色宜人,還有一個美妙的風俗習慣:男女青年一旦定親,女方必須親手給男的送去一個繡著鴛鴦的荷包,這其中的含意是不言而喻的。若是定的娃娃親,也得由女方家中的嫂嫂或鄰里過門的大姐們代繡一個送上,作為終身的信物。 鎮上住著一位美麗的姑娘,名叫玉女。玉女芳年十八,心靈手巧,天生聰慧,繡花織布技藝精湛,尤其是繡在荷包上的各種花卉圖案,竟常招惹蜂蝶落之上面,可見功夫之深。 這麼好的姑娘,提親者自是擠破了門檻,但都被姑娘家人一一婉言謝絕。原來姑娘自有鍾情的男子,家裡也默認了。可惜,小夥在塞外充軍已經兩載,杳無音信,更不曾得到荷包。玉女日日盼,夜夜想,苦苦思念,便每月繡一個荷包聊作思念之情,並一一掛在窗前的牡丹枝上。久而久之,荷包形成了串,變成了人們所說的那種“荷包牡丹”了。所以呢荷包牡丹的話語是答應追求者。這個隋唐植物園有栽。(荷包牡丹和牡丹屬於兩個物種,分屬不同的科目,但它倆葉子長得很相像,荷包牡丹是罌粟科,全身皆可入藥,有麻醉止痛效果。)
第三部分 洛陽山水洛陽市有五個五A景區,除了龍門石窟其他四個都在市區外。提起洛陽大部分人能想到的都是古都,歷史人文,牡丹。事實上洛陽的自然風光也是極好的。✒﹏老君山,位於洛陽市欒川縣,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被道教尊稱為太上老君的李耳(即老子)曾在此山修煉,唐太宗因此將景室山改名為老君山。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地質公園。下圖為老君山金鼎
✒﹏雞冠洞,位於洛陽市欒川縣,國家AAAAA級景區。雞冠洞是一處大型的石灰岩溶洞,喀斯特岩溶地貌,雞冠洞長達5600米,供觀賞長度1800餘米,觀賞面積2.3萬平方米。此類洞穴在北方少見,被譽為北國第一洞府。交通方便:在洛陽站西邊的錦遠汽車站搭乘洛陽到欒川的大巴車,38元。到了欒川搭乘4路公交車,直接到景區的大門口。門票:旺季是100元 淡季是90元。一定要去,絕對不枉此行。✒﹏白雲山,位於洛陽市嵩縣,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國十佳休閒勝地。(ღˇ◡ˇღ)羨君棲息處,遙望白雲山
(ღˇ◡ˇღ)落霞雲起時,化蝶舞嬋娟。交通從洛陽汽車站坐車,車票44直接到白雲山景點,然後買一個10元錢的票(2天內有效,裡面的車可以隨便坐,景點可以打電話叫車接送)景區整個逛下來大約兩天。✒﹏洛陽龍潭大峽谷,國家5A級景區,國家地質公園,是洛陽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景區,是一條以典型的紅巖嶂谷群地質地貌景觀為主的峽谷景區。峽秀谷幽,經過十二億年的地質沉積和260萬年的水流切割旋蝕所形成的高峽甕谷、山崩地裂奇觀,堪稱世界一絕。
交通在洛陽汽車站乘坐大巴到達新安汽車站,然後在新安乘坐到達龍潭大峽谷的車,當然在洛陽也有直接發往龍潭大峽谷的汽車,很方便。門票:票價90元

第四部分 洛陽的特色美食小吃及特色旅遊紀念品先特產後美食✒﹏洛繡 洛繡是洛陽傳統的工藝品,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最古老的刺繡工藝。繡工精細,針法活波,圖案秀麗,色彩雅潔,善於繡貓。洛繡的針法和技法多達幾十種。繡品的用途包括歌舞或戲劇服飾,檯布、枕套等日常生活用品,以及屏風、壁掛等陳設品。✒﹏洛陽澄泥硯澄泥硯是中國傳統工藝品之一,傳統書法用具之一,始於漢,盛於唐宋,迄今已有千餘年曆史。從唐代起,端硯、歙硯、洮河硯和澄泥硯被並稱為“四大名硯”。澄泥硯用特種膠泥加工燒製而成因燒過程及時間不同,可以是多種顏色,有的一硯多色,尤其講究雕刻技術,有浮雕、半起胎、立體、過通等品種。澄泥硯質地細膩,而且具有貯水不涸,歷寒不冰,發墨而不損毫,滋潤勝水可與石質佳硯相媲美的特點

✒﹏洛陽宮燈洛陽宮燈是一種特色傳統工藝品,始於東漢,已有將近兩千年曆史,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洛陽宮燈品種繁多,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常見的有白帽方燈、紅紗圓燈、六色龍頭燈、走馬燈、蝴蝶燈、二龍戲珠燈、羅漢燈等等。尤以紅紗燈最為有名。其造型優美,宜書宜畫。
隋唐時期,每逢元宵佳節,洛陽全城家家寶燈高掛,處處明燈璀璨,人人提燈勝遊,盞盞爭奇鬥豔。這種風俗,風靡全國,波及海外。宋以後,洛陽屢遭戰亂,元宵節逐漸失去了舊時的風采,但宮燈製作技術,一直流傳至今。這宮燈要數鼓樓杜家做的最好,其次就是二李家的了,東李家和西李家宮燈,一家在東大街東頭,一家在東大街西頭,故以“東李”“西李”稱之。朱家的也不賴。✒﹏洛陽唐三彩唐三彩是中國陶瓷燒製工藝的珍品,屬於唐代生產的一種低溫釉陶器,釉彩以黃、綠、白三色為主,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於洛陽,亦有“洛陽唐三彩”之稱。原來是沒有唐三彩的,因為清朝修汴洛鐵路在邙山上順便挖出了一堆墓,才被發現的。唐三彩以造型生動逼真、色澤豔麗和富有生活氣息而著稱。唐三彩的誕生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它吸取了中國國畫、雕塑等工藝美術的特點,採用堆貼、刻畫等形式的裝飾圖案,線條粗獷有力。
這玩意好看是好看,買個回家擺著也湊和,但是別送人,容易觸黴頭。個人比較喜歡牡丹瓷,這個雖說沒歷史,但也是洛陽獨一份。牡丹瓷是浮雕立體的。
✎﹏洛陽牡丹畫洛陽很多的老爺爺老婆婆牡丹節都會擺一些自己畫的牡丹畫,都挺不錯,很便宜。
✎﹏洛陽的美食最著名的要數八大湯,洛陽水席,漿麵條,洛陽生煎,顧縣肉合,老八件,牡丹芝麻片,銀絲酥,牡丹餅等等等等(ღˇ◡ˇღ)洛陽八大湯!!!洛陽“八大湯”久富盛名,遠近聞名,也是洛陽餐飲文化的代表,素有入洛不喝湯,枉到神都走一趟。牛肉湯、羊肉湯、驢肉湯、雜肝湯、豆腐湯、不翻湯、丸子湯、涼粉湯。“早起喝湯”是洛陽餐飲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之一。洛陽人愛喝湯。它是一種習慣、一種情懷、一種精神、一種文化。(感覺說的有點裝逼咯)洛陽的湯館很多,遍佈大街小巷,並且每個湯館的生意都很紅火。湯館的門面一般不大,不管湯館的名氣有多大,最多的門面也就是兩三間,平民化,大眾化,這或許也是洛陽的湯能夠長期火爆不衰的原因吧。✒﹏羊肉湯洛陽羊肉湯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堯舜時期已有,民間有“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湯補”的說法。羊肉湯在滋補湯類中更是湯中之首。可與參茸媲美,營養價值遠在其它湯類之上。洛陽羊肉湯的特點:1、選材考究,都是上等肥壯的山羊和名貴藥材;2、都是當天宰殺,當天下鍋,賣完為止,中間不勾兌水;3、原汁原味,不添加任何人工合成原料;4、湯鮮味美、不腥不羶。
孟津鐵謝李松羊肉湯:白鶴鎮鐵謝村(漢光武帝陵對面)龍門三旦羊肉湯:龍門大道廣化寺路口(公交車海校站南50米)宜陽韓城羊肉湯:宜陽縣韓城鎮323省道小燕日化對面洛陽龍門羊肉湯:洛龍區學府街與洛宜路交叉口西南角(洛陽銀行南臨)嵩縣庫區鐵軍鮮羊湯:洛欒快速通道庫區鄉政府路口伊川白沙羊肉湯:伊川縣杜康大道與景華路交叉口洛陽百碗羊肉湯:1,新 都 匯 店: 西工區中州路與解放路交叉口新都匯3樓 3,老城麗景門店: 老城區麗景門甕城內4,萬 達 店: 澗西區遼寧路與立新路交叉口萬達廣場3樓中廳5,火 車 站 店: 西工區道南路81號火車站✒﹏牛肉湯牛肉湯起源於元朝,洛陽人普遍喜歡上牛肉湯也有百年的歷史,牛肉富含肌氨酸,牛肉中的肌氨酸含量比任何其它食品都高,這使它對增長肌肉、增強力量特別有效。牛骨含有腦組織不可缺少的磷脂,防治骨骼老化的骨膠原、軟骨素,有促進肝功能的蛋氨酸等,牛肉湯不但能夠清理腸胃,達到減肥的效果,還能提高機體免疫力,是一種完全蛋白質食品,其補養效果與中藥黃芪齊名
瀍河豫秀齋牛肉湯:瀍河區啟明東路(東花壇東150米)、瀍河馬傑山牛肉湯:瀍河區啟明東路245號老城南關小碗牛肉湯:老城區南關街口(風化街移動營業廳對)瀍河馬小道甜鹹牛肉湯:瀍河區民族路民族橋旁洛南新區金銘記牛肉湯:洛南新區廣利街與伊洛路交匯處尚客優酒店樓下西工馬建國牛肉湯:西工區春園西路(牡丹橋下)(春園西路與濱河北路交叉口)澗西知味香牛肉湯:南昌路與南苑路交叉口西50米 市府東街(機關食堂)澗西兄弟倆老李家牛肉湯:九都路與銀川路交叉口路北50米✒﹏驢肉湯民間有“天上龍肉,地上驢肉”,以此來形容驢肉之美。驢肉肉質細嫩,足以和牛羊肉媲美。古藥書謂:驢肉甘酸而平,安心氣,解心煩,止瘋狂,補血益氣,治憂愁,遠年勞損及風眩等。驢肉具有補氣血、益臟腑等功能,是較為理想的保健食品之一。
洛陽東關大石橋陳記驢肉湯:1,瀍河區華林路與九都路交叉口 2,瀍河區夾馬營路87號 3,老城區唐宮東路與建安街交叉口4,澗西區周山路與麗新路交叉口洛陽匡家滋補驢肉湯:老城區西門口街與金業路交叉口洛陽安記驢肉湯:澗西區聯盟路與太原路交叉口向西20米路北洛陽司馬驢肉湯:1,西工區凱旋西路(近澗東路) 2,定鼎門街與政和路交叉口3,澗西區珠江路萬達廣場東珠江路小學對面✒﹏雜肝湯雜肝湯在清代時洛陽就已有,迄今逾百年的歷史了。早年這湯都是出力人吃的,因為不講究吃好肉,注重的是碗裡雜碎的量大。古時,盛湯用一個銅製的大馬勺在放肉的大盆裡取雜肝,一碗湯半碗都是雜碎,故名“稠雜肝”。
瀍河鼓樓東羊肉雜肝湯:瀍河區華林路華林新村(36中學南50米)宜陽韓城牛肉雜肝湯:宜陽縣人民北路老城原南關牛肉雜肝湯:老城區杏壇路93號✒﹏不翻湯洛陽的不翻湯,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不翻湯不是湯不翻,也不是湯中的薄餅不翻,而是在烙餅時不“翻個”就熟,叫做“不翻”。洛陽老字號的不翻湯館:老城清香園高記絕味不翻湯:城西大街麗景門東100米路南老城劉記不翻湯:老城區義勇東街與鄉範街交叉口老城瑞豐園不翻湯:老城區麗景門西大街90號西工老城不翻湯(杜記):西工區中州中路建業凱旋廣場3樓南側(靠近凱旋路)老城李記不翻湯:老城區九都路和風化街交叉口✒﹏丸子湯丸子湯是葷素搭配的,丸子有牛羊肉丸、豬肉丸、豆腐丸、豆麵丸、焦炸丸和魚丸等。光豆麵丸又分黃豆芽的、蘿蔔的、粉條的、香菜的好幾種,光看看都眼花繚亂。丸子還分油炸的和水煮的。論個頭,大的如核桃一般,小的就像湯圓一樣。用滾熱的骨頭湯一澆,香氣四溢。吃起來有葷有素、有焦有軟、有脆有綿,別有風味。
老孫家一鼎香丸子湯(宜人路與望春門街口)李記老字號丸子湯(老城區九都路和風化街口)老城丸子湯(中州中路建業凱旋廣場3樓)瑞豐園不翻湯(老城區麗景門西大街90號)✒﹏豆腐湯洛陽豆腐湯,繼承了洛陽人的湯文化。它味鮮價廉,街頭隨處可見,也是較為家常的過早食品。以豆腐做湯的歷史也由來已久,無可追溯。具體史載大概得追溯到朱元璋佳話裡的"珍珠翡翠白玉湯"。豆腐湯又有"白玉黃金湯"之名,概因其中鮮豆腐色澤瑩白,如玉之潔淨,而油炸過的豆腐色澤金黃,且切成稜角分明的條塊狀,如金條一般亮眼。它是以豆腐和薑湯為原料熬製而成,口味以清淡為主,尤其在夏天深受大眾歡迎
西工老王家豆腐湯:唐宮東路與建安街交叉口南(洛陽市二十五中對面)澗西老字號李記豆腐湯:澗西區山東路市場北門西50米 新區美茵街與英才路交叉口西70米路南 洛南新區張記豆腐湯:龍門大道與大楊樹路交叉口向東50米 澗西老字號福李記豆腐湯:洛陽市澗西區銅加工廠幼兒園對面 老城閆家老字號豆腐湯:老城區唐宮東路與東平街交叉口向西20米路南洛陽老城湯客:老城區九都路與鳳化街交叉口 洛南新區劉記豆腐湯:宜人路和金城寨街交叉口東五十米☞涼粉湯涼粉湯,又叫“頭腦湯”。《洛陽民俗志》記載:洛陽有大年初一五更喝“頭腦湯”的**俗。如今在洛陽城市區、孟津縣、新安縣、宜陽縣、嵩縣等地,仍保持著這一習俗。在大年初一早上,人們天不亮就起床,先燒柏枝,拜神,祭祖,放鞭炮,然後喝“頭腦湯”,暖暖的一碗湯下肚,才算真正迎來了新年。
洛陽的湯有三件事是最重要的:一是熬湯要捨得花時間,傍晚就開始熬,整整要熬一個晚上;二是要捨得放佐料,湯鍋裡都有一個小枕頭般大小的佐料袋,裡面放有花椒、八角、肉桂、草果之類,每家的佐料裡面肯定都有秘不示人的東西或祖傳的秘方;三是開始就要把水添夠,不能兌水,也就是老喝家所說的“原湯”。洛陽人喝湯講究“三美”,即“瘦肉、薄餅、原湯”,三者缺一不可。在洛陽喝湯,儘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隨便添加,店家不會要錢。(加湯可以加肉不行,就跟東北的打滷麵差不多吧,滷子不要錢)“添湯”風俗,體現了古都商人的古道熱腸。清晨來到湯館,稱上一元錢烙饃,再盛一碗四五塊錢的湯,烙饃,湯中一泡,湯中再放足了火樣紅的特製辣子,那勾人魂魄的湯香之氣,誘惑得你禁不住閉上雙眼。品上一小口,頓感濃香醇郁、無芡自粘、掛唇留齒、厚重無比,味道好極了。老喝家常常說:“清晨一碗洛陽湯,給個神仙都不當。”喝湯,已經成為洛陽人揮之不去的習慣。滾燙、噴香的湯,不但是古都人生活中的享受,還寄託著在外地的洛陽老鄉最濃郁的鄉情。洛陽人出差,心中最大的願望,莫過於能早點趕回來喝一碗熱氣騰騰的湯了。(ღˇ◡ˇღ)✒﹏洛陽水席洛陽水席起源於唐代,有1000多年曆史,全席24道菜,有八道冷下酒菜,四道大菜、八道中菜、四道壓桌菜在這我就單寫一個水席的首菜 燕菜 也叫牡丹燕菜(周總理評語:菜以花名,菜以花傳)燕菜是水席中壓軸的角色,牡丹燕菜猶如盛唐時期豔裝而出的婦人,甫一出場便吸引所有人的目光,一朵色澤奪目嬌黃的牡丹花浮於湯麵之上,花豔、菜香、湯鮮味美,酸辣香郁、爽滑適口。想吃的話就去真不同。
同樣燕菜的誕生,和女帝大人是有關係的,武週年間,女皇武則天為視察龍門盧舍那大佛的鑿刻,而駕臨洛陽仙居宮,適逢城東關下園村長出一棵特大白蘿蔔,長有三尺,上青下白,重30多斤,菜農視為奇物,百姓視為“祥瑞”而敬獻進宮。御廚們知道蘿蔔做不出什麼好菜,但又懾於女皇威嚴,只得從命。他們反覆琢磨,將蘿蔔配以山珍海味烹製成一品不失御膳風味的湯菜。女皇品嚐之後,贊其清醇爽口,沁人心脾,觀其形態酷似燕窩絲,當即賜名為“假燕菜”,女皇的喜好影響了一大批貴族、官僚,他們在設宴時都要趕這個時髦,把“假燕菜”作為宴席頭道菜,即使在沒有蘿蔔的季節,也想法用其他蔬菜來做成“假燕菜”,以免掉身價。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宮廷和官場的喜好又影響了民間的食俗,人們不論婚喪嫁娶,還是請客待友,都把“假燕菜”作為宴席上的首菜。由於白蘿蔔能適應多種原材料配製,既可用名貴的山珍海味,又能用一般的肉絲、雞蛋作配料,其味酸辣香郁,十分可口,因此,酒樓菜館競相仿效,後來,人們把“假”字去掉,簡稱“燕菜”。隨著歷史的變遷和歷代廚師的辛勤研製創新,“燕菜”日臻完善,其味道酸辣鮮香、別具一格,湯清口爽、營養豐富,成了洛陽傳統名菜,所以又稱其“洛陽燕菜”,流傳至今。(感覺這段寫的有點擁餘啊,是不是應該刪咯?)(ღˇ◡ˇღ)✒﹏漿麵條漿麵條(也叫酸麵條,其原因是發酵後的漿酸味十足),河南洛陽的漢族傳統名吃。是以綠豆漿發酵製作麵漿,經特殊工藝而成的麵條。製作簡單,成本低、味道美、易於消化,酸味獨特,鹹香適口,因而自古以來流傳不衰,成為頗具濃厚地方特色的地方名食。
洛陽人的吃法也是非常講究的,麵條裡的配菜基本上都是十幾種時令小菜,像酸白菜丁、黃瓜丁、芹菜丁、胡蘿蔔丁、白蘿蔔丁,小尖椒、榨菜絲、雪菜丁、黃豆等等 ,不過這些都是事先醃製好的,已經入了味,可見下的功夫非同一般,所以,這吃起來,味道不用再說了。漿麵條傳承千年,流傳至今。當前,洛陽水席與洛陽牡丹和洛陽龍門齊名,被稱為洛陽的三絕,在洛陽水席中就有漿麵條這道麵食。漿麵條也是有傳說的,和漢光帝的,感覺太多餘就不寫了(ღˇ◡ˇღ)✒﹏老八件洛陽老八件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古典小吃,洛陽的老八件主要指的是:第一件:雙麻酥:面上沾有芝麻,口感酥,淡甜,最關鍵的是不膩,入口即化,堪稱美食,歷來是點心中上品,食客們的愛物。 第二件:芝麻酥:其特點是口感酥香,營養豐富,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精心製作,使芝麻更加香酥可口。 第三件:甜鹹餅:其色香鮮澤,形如螺紋,甜鹹適口,芝麻的香味加上汕和麵混合的酥酥的感覺給您帶來說不出的美味。 第四件:果仁酥:其特點口感酥香,營養豐富,在傳統的工藝的基礎上精心製作,使果仁酥更加香酥可口 第五件:蛋卷酥:澤金黃,香甜酥脆,入口即化,營養豐富,濃郁的雞蛋香味,配合椰蓉的點綴,別具風味。 第六件:花生酥:口感酥香,營養豐富,在傳統的工藝的基礎上精心製作,使花生酥更加可口。 第七件:金麻棗:皮酥而脆,質嫩面甜,富有營養,獨具風味。 第八件:蛋黃酥:色澤金黃,口感酥香,味道純正,蛋香濃郁,營養豐富。(不放圖了,因為我不喜歡吃。(๑❛ᴗ❛๑))✒﹏顧縣鎮肉合顧縣肉合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漢族名小吃,屬於豫菜系。源於河南省洛陽顧縣鎮。顧縣肉合與“肉夾饃”、“白吉饃”完全不同
第一顧縣肉合使用的不是發麵,而是死麵,吃起來面很清香不油膩;第二所用的肉是涼拌豬頭肉和少量的黃瓜,而不是熱的醬肉;肉合的大小與白吉饃差不多,但皮薄酥脆。總得來說就是酥脆爽口,好吃。實打實的本地小吃,尤記和尚記的吃著不賴,肉合只有洛陽當地出名,一方面這個口感要求高,只有現做的好吃,不能攜帶,放一會味道就差很多。另一方面可能是顧縣做肉合有名堂那幾家沒什麼事業心,小富即安,所以沒有開闊業務,做品牌什麼的,所以只能算是地方小吃。✒﹏【秋扒燒餅】秋扒燒餅是洛陽秋扒鄉最有特色的漢族小吃,該小吃歷史悠久。據史書考證,燒餅是漢代班超出使西域時傳來的。其製作工具秋扒爐鏊。其上下為爐,中間為鏊,在鏊內放入製作的餅在適宜的時間內燒烤而成。
✒﹏小街鍋貼生煎燙麵角【排隊才能吃到的美食-小街鍋貼】在物資匱乏的年代,一家人想改善生活,來一斤鍋貼就是一家人的美味!小街鍋貼從國營到現在一直沿用大食堂國營模式的餐廳,你在這裡可以感受到的上個世紀大食堂的感覺,現在也是很多洛陽人帶外地朋友必去地方之一!他們的後廚,選材.和麵.製作都很講究,保證真材實料!很多人說不如以前了,其實是我們現在有更多的選擇,我們接觸的美食多了對食物更加的挑剔,但他們還是原來的做法,不曾改變!老洛陽的味道

青衣未歸人


洛陽的美,牡丹的香,華夏的文明在此綻放。

5000年文明史,4000年建城史,和1500多年建都史,先後有105位帝王在此指點江山,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是隋唐大運河的重要樞紐,牡丹因洛陽聞名於世,被譽為千年帝都 , 牡丹花城。

有南方的秀氣,北方的豪邁之美。普天之下無二制,四海之內無並雄。







美潔日化用品批發


洛陽美在洛河兩岸,但房價是最高的,普通百姓夠不著。


江邊漁翁7


一、洛陽美在文化歷史,一般人看不懂。龍門石窟、白馬寺、天子駕六、天堂明堂、隋唐漢魏遺址、古墓。

二、洛陽山水。小浪底、西霞院、欒川、嵩縣。

三、洛陽美食,洛陽水席,牛肉、羊肉、驢肉、豆腐、丸子各類湯,洛陽是湯城。


沙水無沙123


洛陽美在山巔,北緩而升南千萬仞,

洛陽美在水澗,洛伊瀍澗滋養生息,

洛陽美在花草,牡丹之都雍容華貴,

洛陽美在歷史,夏商周漢天地之中,

洛陽美在文化,石窟佛宗各領風騷,

洛陽美在美食,湯湯水水面面俱到,

洛陽美在人心,熱情好客大度寬容,

洛陽美在發展,暢古詠今爭立潮頭,

洛陽美在承諾,一言九鼎笑迎八方。


從洛陽出發


洛陽的美在神州第一大道:從伏羲廟開始到上下清宮、明堂、周公廟、邵雍故居、關林廟、龍門,從古至今涵蓋五千年曆史,薈萃千古風流,演繹儒釋道變遷,美在中華文明的薪火相傳!








宏躍


洛陽牡丹花開的時候(一般4月上旬開始的5月上旬),風和日麗、遊人如織,牡丹綻放,紛紛然如大唐盛世再現,比舊時春節都熱鬧喜慶,所謂的“暖風吹的遊人醉”“一城之人皆若狂”,應該就是如此情景。另外,洛陽還有40多處國家A級景區,我這個洛陽人有不少的景點還沒有去過,人生應該還長,慢慢的過,慢慢的欣賞。


徒步看風景的Why


塑料牡丹花吧


變化的化石


個人感覺,只要玩的開心的地方,哪裡都是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