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監護管教和家暴的界限在哪,如何把握?

淺淺二級心理諮詢師


父母監護管教與家暴的界限就在於,孩子是否感受到家長是因為愛他而對他進行教育的。

1.監管教育的前提

宣傳安全常識和做事的原則底線;在講過的基礎上,還觸犯,先描述孩子所做的事情,讓他自己判斷對錯,或者順著他做事的方向繼續發展會得到一個或荒誕或恐怖的結局,一般情況下,孩子都會改正。如果口頭教育不改,試試棍棒教育。注意打孩子的前提和怎樣打。

2.以下行為屬越界

父母把氣撒到孩子身上。

不分青紅皂白,對孩子橫加指責,讓孩子受委屈。

言語教育侮辱孩子,比如“你真笨”“真不該把你生出來”之類的話。

打孩子打太狠了。

3.一切的一切是建立在接納孩子、愛孩子的基礎上。


偶偶2855


父母的監護管教和家暴的界限在哪,如何把握?

因為小孩不懂事,經常會在有危險的環境中玩,我認為在這個時候可以適當的使用一點暴力,讓孩子銘記在心以遠離危險。舉個例子,我最重視的是教我的孩子學游泳,兩個兒子我都花好幾個夏季的時間教他們游泳,我小兒子學游泳時,他在娃娃池會遊3~5米了,一天他哥哥在2米池游泳,我吩咐他:‘弟弟以為自己已經會游泳了,肯定會不顧一切的在你面前跳下去的,你先不要撈他上來,等淹他將近死的時侯才撈他。’果然不出我的所料,小兒子他果然是在他面前跳下去,我大兒子也按我的吩咐,讓他喝了好幾十口游泳池的髒水才撈起來,我這樣做的目的是讓他永遠的敬畏水。


凰龍泰


監護管教與家暴的界限就在爆粗口與動手打罵孩子。

在大眾的意識中,常把動手暴打孩子當成家暴,其實,粗野的謾罵就構成了家暴,前者是對孩子肉體的摧殘,後者則是心靈的傷害,有失身份的咒罵,有時會讓孩子一輩子記著。

家暴的父母是弱智的、不理性的,那麼,怎樣才能有效的避免呢?如何在教育孩子時更好的把握呢?

第一,家長多學習,提高自身的素質,把說髒話罵人當成可恥的事情,並在日常生活中鍛鍊自己遇事情能夠保持不發火、不動怒的態度。

第二,推己及人,我們都是從小長大的,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也都有過缺點,犯過錯誤,也難免遭受過別人的指責,或者不恰當的訓罵,我們的感受又是怎樣的呢?

沒有說對,做的不好,是我們每個人成長中都會有的故事,不足為奇,不值得暴燥,想想我們自己,走過了漫長的幾十年,各種經驗教訓不少,卻仍不免做下連自己都無法接受的事情,那麼,孩子呢?他們不懂的還很多,面對於他們的缺點錯誤,我們真的沒有耐心好好的說話嗎?




劉丙午1


度:就是底線。原則問題絕對不能辜息,惡習一定要改。否則,走進社會要吃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