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藥聞-時間和梗死麵積是血栓切除術後功能恢復的關鍵

今日藥聞-時間和梗死麵積是血栓切除術後功能恢復的關鍵

ISC 2019年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即使是中風損傷嚴重的患者,在血管內血栓切除術(EVT)機械清除血栓後,也能獲得良好的預後,這取決於梗死麵積和中風發作與治療之間的時間間隔。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健康科學中心mcr - govern醫學院的Amrou Sarraj博士是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他說:“接受血栓切除治療的中風患者的預後受中風的大小影響——中風越大,預後越差。”

雖然EV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經在梗死體積最小的患者中得到了證實,但它在大梗死核心中的作用仍然不確定,因為這些患者在大多數臨床試驗中被排除在外。

本研究結合前瞻性多中心選擇研究和TREVO註冊研究的隊列,納入2453例行EVT的腦卒中患者,其中187例患者的方面≤5。【ISC 2019,摘要LB8】

在選擇中,48%的患者小梗塞核心(< 50 cc)顯示好的結果(定義為功能獨立的* *夫人得分為0 - 2)90天相比,20%的大型核心(50 - 100毫升),沒有一個非常大的核心(> 100 cc的;P-trend = 0.031)。

結合TREVO的數據進行進一步驗證,結果相似,45%、29%和11%的小核、大核和非常大核卒中患者在90天內分別獲得了良好的預後(P-trend=0.018)。

ISC 2019項目委員會主席Miguel Perez-Pinzon博士評論道:“這是該領域的一個重大突破……只有35%的患者在中風3個月後出現輕度殘疾,這被認為是一個很好的結果。”“每增加10毫升的中風體積,只有輕微殘疾的概率就會降低27%。”

繼發性結果,如症狀性顱內出血和神經功能惡化也明顯增加梗死體積。死亡率的安全結果也是如此,分別為4%、30%和50% (P-trend=0.009)。

此外,Sarraj說,隨著卒中發作後時間的延長,血栓切除的益處逐漸減少——對於大梗死核心患者,每延遲一小時,陽性結果下降5%。

他還指出,與大多數使用簡單CT腦成像來確定梗死體積的研究不同,目前的研究使用CT成像和CT灌注(CTP)來評估患者。

CT方面的評分可以檢測到低密度組織,而CTP可以識別出血流或血容量非常低的區域。因此,CT和CTP之間可能存在較大的核心定義差異,”研究人員解釋道。

Sarraj說:“灌注成像的加入可能有助於確定最佳的候選人,誰能從血栓切除手術中獲益最大,我們在即將進行的SELECT 2試驗的設計中實施了這一手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