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D擋上長坡,行駛動力不足,該如何換擋?

Q6girl


用D檔上長坡,行駛動力不足,該如何換擋?

自動擋汽車上長坡,是講究講究技巧的,操作得當可以輕鬆又安全的完成上坡。如果操作不當,可能會讓自己置於危險的境地。那麼自動擋汽車上長坡有什麼技巧?需要注意什麼呢?


無論是手動擋汽車還是自動擋汽車,上長坡需要提前加速,這個動作叫做衝坡。汽車在慣性作用下,上坡會變得更加從容一些。很多低速無法越過的坡道,"衝坡"確實是不錯選擇。衝坡車速會快一些,注意觀察路況,對隨機應變的能力會有一定要求。也就是說,多多注意安全。

無論是手動擋汽車還是自動擋汽車,衝坡過程中如果感到汽車動力不足,都是要及時採取措施的。手動擋汽車在動力不足的情況下可通過降檔增扭的方式完成上坡,根據車速選擇合適的檔位很重要?


如果是自動擋汽車,上比較大的坡道,可以提前更換到手動模式或者是L檔(如果沒有L檔可以使用S檔),手動模式和L檔可以讓汽車有更好的動力表現。如果坡道不是特別陡峭,手動模式或者L檔是可以勝任的。

如果是D檔的情況下出現動力不足,需要迅速切換到手動模式或者S檔,D檔與手動模式和S檔之間是可以直接進行相互切換的。完成上坡以後再切換到D檔即可。手動擋和S檔就是為了彌補自動擋汽車動力不足而設計的。


對於一些比較大坡道,車子有可能無法勝任的情況下,還是量力而行,可以選擇繞道的,萬萬不可強行通過,不然汽車有可能損壞,人員可能受傷


小強說說車


D檔上坡的時候,一般來說比較智能的變速箱會降檔,讓轉速保持在合理的一個範圍,讓發動機的動力能夠全部輸出出來,這樣子的話就可以順暢的完成爬坡的操作,並且駕駛員駕駛起來也比較舒適,不會感覺到憋屈或者難受。那麼如若變速箱沒那麼智能,該降檔的時候不降檔,不該升檔的時候反而升檔,也就事題主碰到的用D檔上坡的時候感覺到沒力,對於這種情況應該怎麼樣處理?

對於解決一件事情,我們首先要搞清楚這個時間的原理,才可以從根本上來解決問題,用D檔的時候行駛動力不足,D檔是自動擋汽車的行駛檔,由變速箱和電腦根據車子的使用狀況自動選擇檔位,上坡的時候講道理是應該降檔,轉速攀升,動力增加。但是如果D檔的時候沒有自動降檔的話,那我們就要手動控制降檔。

手動控制降檔的操作比較簡單,如果是手自一體的車,直接把檔杆撥到手動換擋那面,然後撥動減檔就可以降檔了,撥一次沒有作用的話就撥兩次,連續降兩次檔以後基本上就不會存在動力不足的情況了。有些車子有換擋撥片的也可以撥動換擋撥片的減檔。

對於不是手自一體的車,一般在D檔的後面會存在一個3、2、1等這樣的數字,這個也是控制檔位的,直接把檔杆撥過D檔,撥到後面的數字檔位上,撥在哪個數字上面檔位就會鎖定在哪個檔位上,而且不會跳檔,用這樣的方法也可以控制檔位,順利爬坡。

如果,車子只有一個D檔,沒有手動模式也沒有後面的123,那就只能用油門控制的方法來讓變速箱降檔了,我們可以這樣操作,在車子爬坡的時候,如果不降檔,可以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轟一腳油門下去,讓變速箱負荷增大,這種時候車子就會誤以為是要急加速,然後就會降檔了,但是在路況很差的情況下不能這樣,否則會有側翻的風險。

以上方法供您參考,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多多嘗試,總會找到解決辦法的。


明說汽車那些事


自動變速箱主要是根據車速和油門深度(對應節氣門開度)兩大要素決定換擋時機的,車速越快、油門越淺,變速箱越傾向於升檔或保持高檔位;反之,車速越慢、轉速越低、油門越深,變速箱越傾向於降擋或保持低檔位。這是自動變速箱(無論AT、CVT、DCT)的基本工作邏輯。

長距離上坡時,由於需要克服重力,和平地駕駛相比需要深踩油門來保證足夠的驅動力,這就是在給變速箱發出降擋或維持低檔位信號。標定優秀(也可以理解為聰明、智能)的變速箱會自動調整到較低檔位(較大傳動比),提高轉速,以“積極降檔、延遲升檔”的策略增加發動機的動力輸出,原則上不會出現動力不足的問題,不需要車主手動干預檔位。但也有些變速箱為了應對油耗和排放測試,換擋程序調得特別慵懶,都快低轉速拖檔抖動了才勉為其難降檔。

如果變速箱不給力,那就只能依靠變速箱手動模式了,自己控制升降檔時機。以蔚攬2.0T為例,在平原地區開的正常轉速區間為1300-2000轉,北京的山路坡度還算適中,蔚攬對於上坡降檔還是比較積極的,不會低轉速拖擋。但是收油升檔也比較積極,偶爾會出現“升檔—動力下降—加大油門—重新降檔”的拉抽屜問題,所以還是需要手動控制升檔時機。轉速區間提升到1600-2500轉就能滿足絕大多數情況的動力需求了,也就是超過2500轉再升擋,低於1600轉降檔(也可以讓變速箱自己降檔)。

當然,我這說的是非封閉、雙向雙車道的盤山公路。如果是山區高速路,車速更快,坡度更緩,只要加大點油門,D檔跑基本就夠用了。


學究又不正經的雜貨鋪


自動擋的車由於配置和用途不同,變速箱的設計製造也有很大的差別,在遇到3~5度的長坡時,(坡的長度在數公里數十公里以上),D檔就顯得力不從心,費了很大的勁拉高轉速,它又自動的升至下一個檔位,當升入高速檔以後,動力又會不足,又會自動降檔,如此反覆,在數十公里以上的長坡駕駛時,會很不舒服,如果前進


檔只有D檔,也只能這樣慢慢的忽悠,也沒有什麼高招,這也就看出了這種變速箱,在難度較高的駕駛條件下,適應各種道路條件的能力較差,暴露出了他的缺點及弊端。如果是手自一體的變速箱,可以用手動模式,推至當前道路條件下的適合檔位上,一臺邏輯思維比較敏感的變速箱,在使用手動擋時,在人為的不干預的時候,

不會自動升擋,只會自動降擋,這樣就可以比較低的檔位,獲得較高的轉速和動力。而有些自動變速箱沒有設置手動檔,除了D擋以外,單另設置了D3,D2,D1檔,如果遇到較陡的長坡時,根據坡度的陡峭和長短情況,使用D3,D2,D1檔,有一些沒有手動模式的變速箱,會單另設置一個S檔,用來延長自動擋的換擋時間,便於拉高轉速,提高車輛的提速時間,還有


一些車輛的變速箱,設置有超車擋,當按下這個超車擋的開關以後,變速箱會自動一直固定在3檔的檔位,用來快速超車,超車完畢以後關閉這個開關,車輛會自動進入D檔的駕駛模式,以上這些變速箱的特點,都可以用於長坡的駕駛,在真正的越野車上,還會設置一個單另的高速和低速的檔位,並配有一到三個差速器鎖止開關,用來鎖止中央差速器以及前後橋的差
速器,增加極限條件下的脫困能力,注意此項功能打開以後,不能打方向,只能短距離的直線行駛,脫困以後必須立即關閉此項功能,無論怎樣在遇到各種路況時,都要充分利用自身車輛的性能特點,才能保證安全的駕駛。


我心依舊128185031


現在自動擋車型已經成為一個主流,不過使用自動擋的時候不少人會發現這樣的一個問題。車輛在爬一個比較長、比較陡的坡的時候,比如一些超市的頂樓停車場,會發現D擋明顯的動力不足,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呢?是換S擋嗎?

出現這樣的問題主要是因為自動擋的換擋邏輯造成的,自動擋車型根據行車電腦的設定,到達一定轉速就需要換擋,而爬坡的時候需要高扭矩的持續輸出配合功率來讓車輛保持穩定的輸出,這個時候自動換擋就會出現爬坡無力的感覺。

而S擋雖然能夠提升動力但是扭矩還是會因為換擋而且下降,所以爬長坡的時候即使換S擋也不是一個好的方法,同樣會造成發動機的損耗。那麼應該怎麼處理呢?

開過手動擋的都知道,爬較長、較陡的坡的時候最好的方法是低檔位高轉速,這樣才能爬的穩,因此這個時候如果是自動擋的話就需要切換到手動換擋模式。固定好擋位,穩定的輸出動力,讓扭矩發揮作用,這樣自動擋爬坡的時候就不會發生D擋無力的情況了。

而且切換到手動模式之後,在爬坡階段要謹慎換擋,基本上控制帶2—3擋的位置就可以了,速度不能快,如果操作不當車子會沒有輸出力,說不定還會溜車,這個時候要迅速剎停車輛,如果有自動駐車就最好了,然後切換到一擋重新起步基本上就可以搞定了。


汽車觀察家


根據我的經驗:一是要以坡度大小(包括是緩升還是坡度急升)及坡道長度;二是是直坡還是帶彎道的坡道;三是"交通環境"(即安全行駛的預防性要求強度),這也是極其重要的一環。如果坡度不大並是直坡且能見度尚可,其交通環境適中,建議"D"檔即可(其它情況下"據實"處理)。當然嘍,個人的駕駛習慣及技巧各有不同。但"確保安全行駛"是第一條。也敬請各位親以此平臺多多交流.溝通,相互切磋"駕駛技術(巧)以更好的讓自己的愛車"降低故障率和防範及較好地規避事故風險"。為提出這個問題的親點贊。👍👍👍


胡國義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的小排量必須買手動擋,大排量自動手動無所謂。自吸2.0以上的,或者1.8T以上排量的才能稱為大排量。如果有人非要抬槓我也沒辦法


戰神-巴蒂165496715


一般的坡,D檔足夠應付了,上不去就不符合設計要求。除非地下車庫那種很陡的坡度,改用手動1檔或S檔。


天道酬勤1411024


進口或合資車自動檔上坡感覺動力不足深踩油門,變速箱會自動降檔。國產車為降低售價多采用小排量。手動檔或自動檔國產車跑山區高速的確會感覺動力不足。就是降到二檔也乾著急加不上速。


吳彪40438221


首選:S檔;運動模式下轉速高,適合山地動力需求,關鍵是操作和D檔一樣方便。

其次:手動模式;動力和發動機制動力更適時,效率高。操作相對複雜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