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不听劝的人,非要吃了亏才会得到教训?

只要不是我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自己觉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天道》

为什么一些不听劝的人,非要吃了亏才会得到教训?

Photo by Andrii Podilnyk on Unsplash

不听劝,已经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而是很多人都面临的问题。为什么很多人都不听劝呢?是不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或“听人劝,吃饱饭”,这句话已经过时了?

老王认为没有这么简单,背后一定有不为人知的原因。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老王总结为以下5点:

1、不是年轻人不听劝,而是你说得太教条太生硬,无法使他信服,再加上那些劝者只会“瞎讲”假现象,东扯一下,西扯一下,就是不能讲出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和具体的解决方案,外加劝者不在被劝者的位置上,不一定能理解他的心境

比如:很多老人买保健品,特别贵又没有什么作用。作为老人的家人,不管你怎么劝都没用,老人该买还是买。如果你站在卖保健品的商家角度来思考,他们就认为这些老人特别听劝。表现出比老人儿子或女儿还亲,找两个托,忽悠几句,三下五除二老人就乖乖地拿钱买了,甚至有些老人没钱靠借也要买。

为什么一些不听劝的人,非要吃了亏才会得到教训?

Photo by Charles Koh on Unsplash

为什么家人无法劝住老人,而卖保健品的商家就可以劝降老人呢?因为商家站在老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想办法满足老人的“怕死的需求”。中国营销领域有句非常经典的话,就是“君子爱财,男人好色,女人爱美,老人怕死,小孩怕笨”

老王一位朋友的亲戚家的老人,也在买保健品养生。他的儿子和女儿根本就劝不住老人,而老王的这位朋友邀请这两位老人到他家做客,专门播放了因为吃保健品而致死的案例。老人们看完就担心自己因为乱吃保健品“被死掉”,就问他的亲戚有没有什么可以推荐的。他亲戚给老人们推荐很多饮食方法,并建议老人多锻炼身体,有病去医院等等。就这样,这两位老人不再坚持买保健品。

2、被劝者太有主张,想成为独立的人,认定某事是对的,但无法告知劝者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其实质只是被劝者大脑中存在的想象认知而已。特别是职场上,老王接触很多人,都很难听进去别人的建议,一部分是带有情绪在工作,另一部分就是认为自己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背后的原因是:被劝者从内心瞧不起或看不上他人,导致错误地认为别人的观点或方案是错的。自己不懂又清高的人很多,所以最后吃了亏才知道自己错了。

为什么一些不听劝的人,非要吃了亏才会得到教训?

Photo by Eaters Collective on Unsplash

一次,一位职场朋友给老王讲了一个案例。他们公司给他安排一位海归下属,的确很有能力,但就是清高,不管别人说什么,他都拿出理论去推倒别人的方案,而他自己又无法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最后被公司劝退了。

老王认为,职场上,你可以不听别人的劝,但你一定要有合理的整体解决方案,这样,你才能有生存的空间。如果你只会挑别人毛病,又不会医治别人的毛病,还不如闭上嘴巴。

3、逆反心理严重,根本听不进去任何人的劝说,只有吃过大亏的人,才可能会反省自己的过错。逆反心理人人都有,特别是青春期的时候。老王高中时,非常叛逆,不管长辈们说什么,都不愿意听。直到吃了大亏,才知道老人说的大部分是对的,只是他们说不出这些现象的原理和解决方案而已。

在家里你可以逆反,但职场上,你不能提出解决方案,你就没有逆反的理由。根据老王这十多年接触的案例数据来看,职场上被离职的人,大部分都是因为逆反心理导致不喜欢自己的公司或自己的直接老板或同事,就开始口无遮拦的胡说。

为什么一些不听劝的人,非要吃了亏才会得到教训?

Photo by Helena Lopes on Unsplash

老王建议,逆反心理可以理解,但你一定要在有原则或有解决方案的基础上进行逆反,否者,你的逆反只能适得其反。

4、劝者总站在自己的位置和依仗自己的经历来判断别人的对与错,总喜欢用教育小孩子的方式来劝别人。当被劝之人不理不睬时,自己感觉快要被气死了,其背后也许是自己的无知却说别人无知。别忘记了,很多错误,不亲身经历,你永远不懂它的价值!还有,或许因为你认为正确的错误,让别人走进死胡同。

老王认为,为什么一些人不听劝呢?是因为一些人想自己亲身经历并感知外面的世界,哪怕错了也值得。鉴于此,老王建议不要再劝阻这样的人,他们知道自己做地决策是对是错,手中还拿捏着分寸,就是想感知一下。再者,他们一旦通过感知外面的世界后,哪怕失败,也对个人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最后成功者往往都是这些人。而有些人受到阻碍或者劝说,就立即放弃自己的想法或方案的人,也未必能成事。

5、劝者的能力不足以换取被劝者的信任,说白了就是被劝者觉得劝者说的都是错的,没人会想要听取失败者讲的道理。事实上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得到有智慧的人生经验和指导,可惜很多无知的人愚而不自知,反倒觉得是年轻人不听劝

一次,老王和一位想跳槽的朋友做职业咨询,她说,跳槽的原因就是最反感她的直接领导天天乱逼逼。原因是他的部门领导都40多岁的人了,还仅仅是个部门经理,也不爱学习,一点模范作用都起不到,典型的老白兔。

为什么一些不听劝的人,非要吃了亏才会得到教训?

Photo by John Schnobrich on Unsplash

老王听后明白了,是因为这位咨询者认为她的部门领导没有什么成就,在这样没有成就的人手下工作,也不会有出息的。就想办法跳槽。

老王认为,她跳槽背后的原因是她根本无法信任她的部门领导,也根本不想听失败者给她讲成功的案例。

老王建议,想劝别人,你要先在某领域成为专家,这样,别人才可能听你的劝。

不管你怎么做,也不管你多优秀,总会有人不听劝,遇到这样的人,你该怎么办呢?老王给出的解决方案如下:

1、最好不要劝,在你的控制范围内想办法让被劝者吃一个大亏或掉进坑里一次,被劝者才会醒悟是自己错了这时,你再帮助他改变,或许会成功。你可能会说,或许被劝者失败后,从此一蹶不振怎么办?老王想说,如果被劝者因为失败一次就去跳楼或一蹶不振,这样的人,还值得你去劝吗?显然不值得。

2、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一个过程,就像动物建立自己属地一样。吃亏,才是年轻人感知世界边界的一种本能。听劝的年轻人,安全性高,活动范围小,认识边界狭窄,或许很难有大的出息;而那些不听劝的人,安全性低,活动边界大,做事情或许成功的概率更大,但千万不要固执、执拗、僵化,因为固执、执拗、僵化的人最容易失败。所以,你听不听劝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想成为哪种人。

为什么一些不听劝的人,非要吃了亏才会得到教训?

Photo by Julie Tupas on Unsplash

3、想改变一个人太难了。所以,老王建议,不要试图去改变一个人,而是通过你的成功去影响一个人。别忘记了,影响人比改变一个人更简单。比如教小孩子看书一样,你越说让他看书,小孩子越不看。而你只要拿起书,引起孩子的兴趣,这样,孩子就会养成看书的习惯。这就是影响。

写在最后

老王引用作家张爱玲《非走不可的路》的一段话来结束这篇文章: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

——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我不信。

——“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

——“既然你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弯路。”

——“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

——母亲心疼地看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

——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

为什么一些不听劝的人,非要吃了亏才会得到教训?

Photo by Thought Catalog on Unsplash

——坐下来喘息的时候,我看见一个朋友,自然很年轻,正站在我当年的路口,我忍不住喊:“那路走不得。”她不信。

——“我母亲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我也是。”

——“既然你们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了,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同样的弯路。”

——“但是我喜欢。”

——我看了看她,看了看自己,然后笑了:“一路小心。”

——我很感激她,她让我发现自己不再年轻,已经开始扮演“过来人”的角色,同时患有“过来人”常患的“拦路癖”。

——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一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