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师 一个学校 守望的是希望! 是未来!


一位老师 一个学校 守望的是希望! 是未来!


谯家湾小学位于距宣汉县城七十余公里,偏远的红峰镇皇城村,学校门前一对古老石狮把守着大门,左边一只且有残缺。同行的谯乾辉老教师介绍说,该村小是由一座古老的破庙改造而来的,石狮就是原庙宇遗存下来的,它见证了学校的变迁及悠久的历史。

一位老师 一个学校 守望的是希望! 是未来!


跨入学校大门,两幢半新半旧的砖混结构瓦房以及近年新修的生活用房小院映入记者眼帘。宽大的操场前方,旗杆顶端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教学楼门前悬挂的“红峰乡谯家湾小学”的校牌格外醒目。正面外墙上张贴着的“未来之星成长之梦”几个鲜红大字标语格外醒目。谯老师说,姓谯的很多,学校所在地就叫“谯家湾”,所以学校取名为“谯家湾小学”。

一位老师 一个学校 守望的是希望! 是未来!


上课了。在一间教室里,一位中年男教师正在给学生辅导作业。从他的自我介绍中得知,老师名叫覃文昌,现年56岁,宣汉红峰镇皇城村人。1983年宣汉师范毕业(后进修专科毕业)参加教育工作,被安排到当地这所村小从教至今,从没离开过这个“老窝”。

覃老师说,以前谯家湾小学办得非常红火,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这里办齐了小学一至六年级,还附设了幼儿班,在校学生近300人。教师也有7人(其中公办教师4名)。2010年后,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村小学生也加快了流动,许多孩子转到了城里或外地读书,村小学生骤减,教师也先后离开了本村小。至今,谯家湾小学仅剩下覃老师一名教师,教室里坐着两名学生,其中一年级1人,二年级1人,外加幼儿班5人。学生太少,又是两个年级复式教学,老师只好改变传统教学方法,采取“一对一”教学辅导。

“既然村小学生没有了,那你也可以申请调离嘛!”“怎么行呢?只要还有一个学生,我都要坚守在这里。乡亲们有的是贫困家庭,到外地上学负担不起,只有在就近的山村小学上学。自己是本村人,30几年都走过来了,余下的三四年也要熬出头才对呀!”

一位老师 一个学校 守望的是希望! 是未来!


午饭后和课间休息,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活动,有的跳绳,有的做游戏,不亦乐乎。

一位老师 一个学校 守望的是希望! 是未来!


中午快到了,覃老师又惦记着给孩子们煮饭的事了。他布置好作业,又钻进了厨房,围裙一围,变成了炊事员。厨房里冰柜、电饭煲、电炒锅一应俱全。“煮饭炒菜都是用电,既方便又卫生。米和蔬菜都是在当地农家购买的,只是肉在镇上买,有冰柜冻起就可以管一周左右。山区的学生离家远,中午回家吃饭不方便,只有在学校吃。”

一位老师 一个学校 守望的是希望! 是未来!


下午放学时间快到了,覃老师又将学生集合起来,细讲安全注意事项,嘱咐孩子们不要在路上逗留,小心狗咬。随后他又护送孩子们回家,直到送出很远才返回学校。

一位老师 一个学校 守望的是希望! 是未来!


覃老师告诉记者,像他这样“一师一校”的村小,目前全镇还有垭口村茶园小学、石龙村梨坪小学,都是两个年级复式教学,总共10来名学生,教师都是年过半百的本村人,一直坚守在山村小学教学达30年以上。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社区记者 谯继 编辑 尹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