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林聽兩會|阿姨爺叔,社區喊儂來吃飯!

晓林听两会|阿姨爷叔,社区喊侬来吃饭!

“哎喲,儂胃口真的老好……”

晓林听两会|阿姨爷叔,社区喊侬来吃饭!

這個要淡饅頭、白木耳的阿婆,大家猜猜看幾歲了?93歲!想不到哦,身體好,胃口還好。阿婆住在靜安區臨汾路街道,每天她都會到這裡社區食堂來吃飯,關鍵是價錢實惠,菜的味道也蠻好的。

許多老人說,到食堂來不僅僅是吃飯,也是大家一起嘎嘎三胡、交流感情的地方。但是你想,可以到這裡來吃飯的,總歸身體還是可以的,假如有些老人跑不下來,怎麼辦呢?也有辦法的。現在有種叫“車輪食堂”,啥意思呢?就是講,開一部小車,把客飯直接送到家裡。

晓林听两会|阿姨爷叔,社区喊侬来吃饭!

老人家說:“天天按時送,它那個車子保溫的,不要買汰燒了,一頓就11塊,比我們自己在街上買吃的要便宜很多了。”

晓林听两会|阿姨爷叔,社区喊侬来吃饭!

11塊一頓客飯,有點什麼呢?肉餅燉蛋、西葫蘆炒肉片、一份生菜、還有豆腐,兩葷兩素。飯給的蠻多的,為什麼飯要多呢?也是老人提的要求,有些老人一個人住,一客飯吃兩頓,中午一頓、晚上一頓;還有些老兩口,也點一份飯,兩個人分著吃,所以飯要多一點。

晓林听两会|阿姨爷叔,社区喊侬来吃饭!

另外還有一點蠻重要的,就是上門送飯,不單單是送飯,也是定期去看一看,老人還好嗎:

助老送餐車的負責人介紹:“我們發生過這種事情的。一個送餐員,他上去敲門,看到裡面一個老人摔在地上。居委會第一時間打電話給他們家屬,然後就給他送120,搶救過來。這不單單是一客飯的事情。”

不單單是一客飯的事情。但是要搞這樣一個食堂,成本不小的,你要有這樣一塊地方、要有大菜師傅、還有送餐上門的。

晓林听两会|阿姨爷叔,社区喊侬来吃饭!

今年兩會上,鳳懋倫委員就算了一筆賬:“有的一個街道,老年助餐的補貼佔了它整個慰老經費當中的50%。提供一百多客老年助餐,可能就花了四五十萬。那麼我們這樣一種模式能不能夠持續呢?”

開銷是蠻厲害的。有什麼辦法呢?委員說,可以動員全社會一起來搞:鳳懋倫建議:“整個社會哪怕你星級飯店,你要來也可以。只要你符合我的標準、接受我的價格、按照我的要求,你能夠承擔,那我就給你掛一塊牌子。人多的來吃的,我就多補貼你。市場的優勝劣汰的機制就可以起作用了。”

晓林听两会|阿姨爷叔,社区喊侬来吃饭!

這個是一種思路。還有人說,是不是也可以開放給小青年,價錢稍許收得貴一點,賺一點錢。但是也有人講,人太多,可能不安全,畢竟都是年紀大的人。具體怎麼做,大家可以再討論。目前,上海80歲以上老人有83萬,所以要儘量吸引更加多的資源。但是我覺得,服務老年人,一份愛心肯定是少不了的。

晓林听两会|阿姨爷叔,社区喊侬来吃饭!

靜安區臨汾路街道社區食堂的大廚就坦言:“他說我要吃湯糰啊、春捲啊,他們想吃,我就幫他們弄。老人到這裡開心,開心就是,這裡是家。”

晓林听两会|阿姨爷叔,社区喊侬来吃饭!
晓林听两会|阿姨爷叔,社区喊侬来吃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