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强群变弱种种:黄世俊、黄革

强群才能高产,但是强群不是“永久牌”,稍有不慎强群即变弱群,不但取不到蜜,甚至还可能蚀去老本,蜂逃脾毁。我们饲养中蜂多年,现据我们的经验教训,归纳出几点,供初学饲养中蜂的朋友参考。

1 取蜜过度

流蜜期大胆取蜜,是饲养者获得高产的主要手段。但是,“大胆”必须把握一个“度”,就是根据当时蜜源植物花期 (初期、盛期、末期) 以及当时的天气和下次流蜜期的远近综合评估来判断取蜜的程度,即全取还是抽取。例如,1 种大面积植物刚刚开花,天气预报近几天天气晴好,那就全取,或有王的脾不取;若是花开完则抢好天气抽取,每群取 2~3脾。要有“爱蜂如子”的情感,留足饲料,保证蜜蜂不被饿肚子,切不可把蜜蜂当财奴,不管它的死活去掠夺它的“救命粮”。我们地处城区,蜜源稀缺,6月份取蜜千万要小心,有的年份根本就不取,因为接着就是七八九 3 个月的度夏期,气温高、敌害多,如果缺饲料,非垮蜂不可。

2 失察分蜂

保持强群,措施之一是不分蜂或控制分蜂。不分蜂的主要办法是割除雄蜂房和摘除王台。摘王台,看似简单,做起来却非易事,因为摘多次之后,工蜂会“躲猫猫”,把王台造在边角之处,加之在春天这样的分蜂季节,脾上的工蜂、雄蜂堆得二三层,要找尽王台非常吃力。要是养几十上百群蜂,就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找蜂王。一旦留下王台 (或台基),有强烈的“分蜂热”时,蜂王在台内产下卵即会发生分蜂,而且一旦分蜂工蜂则失去小半,群势会陡然下降。要是遇上流蜜期或接近流蜜期,则减产无疑。

3 无王怠工

取蜜或检查,有时会失王。失王大概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抖蜂伤王。强群蜂多,取蜜找王很困难,于是提起蜜脾便抖蜂。殊不知用力一抖,蜂王会被重重地甩到箱底上,可能受伤或致死。二是大意坠地。提脾有震动,蜜蜂受惊乱窜,要是蜂王被剪翅,则有可能坠落地上。笔者曾戴上老花眼镜找王,看清了脾上却看不清地上,待收场时才发现地上有个小蜂团,蜂王在地上,已被无意踩死。三是惊飞丧命。提脾蜂王受惊,有时会飞出箱外,只要保持现状,过几分钟蜂王会飞回箱内。但是,往往难以被人发现,一旦盖好箱盖,蜂王难以从巢门回箱。有位蜂友告诉笔者,在 1 次查蜂后发现箱后纱窗上有蜂王,他立即把蜂王抓在手心里,然后开箱,经过 1 min 左右才把蜂王放回箱内,然而下次检查时,发现失王已久。原来他手有异味,时间久了,蜂王身上也有异味,再返箱时被工蜂视为敌人而被处死。蜂群无王,则混乱不堪,采集力会急速下降。

4 换王停产

饲养中蜂必须每年换王,但换王却有损失。因为1 只新王从出房、产卵到第一批新工蜂羽化要 40 d 以上,万一第一只处女王交尾失败,再培育 1 只蜂王出来,势必还要 20 d 以上,有这么长的断子期,加之流蜜期的工蜂死亡率高,群势就会出现“塌方式”下降。为了缩短这个“断层期”,我们常常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尽量让蜂王“站好最后一班岗”。最好办法就是组织若干个小交尾群,例如把成熟王台割下来,将其头部插入王笼,挂在母 (关王) 群的二脾之间(可多可少),待处女王出房后,再割小子脾加少量工蜂组织若干个小交尾群,新王交尾成功产卵后再介入需要换王的蜂群。

5 缺饲停产

饲养中蜂令人最苦恼的事就是蜜源植物锐减。我所居住的城区,20 世纪末,每年还有几个大蜜源,现在都没有了,有的只是 4 月份的柑橘,还有 2 个小蜜源:6 月的女贞、9 月的盐肤木。在这样蜜源奇缺的条件下,如不注意补饲,则会造成蜂王停产,群势很快变弱,甚至整群逃之夭夭。

6 失管招敌

中蜂的天敌主要是巢虫。笔者曾仔细观察过蜡蛾产卵,它尾部伸出 1 条产卵管,十分灵活,可以伸到箱缝里去,即使它不进箱,也可以把蜡虫“送”进箱去。初学者对此容易忽视,一经二三代繁殖则不可收拾。

对付巢虫,书刊上介绍了很多,我们都试过,有效但不理想。我们认为关键在于防,例如扑杀螨蛾、加固蜂箱、经常换箱等。如果巢虫上了脾,出现大量白头蛹,最好的办法是分批放入冰柜冷冻。所谓“分批”,是指被冻过的巢脾放入蜂箱有了幼虫时再换另一批。废脾要清除干净,彻底消灭害虫繁衍。

当然,中蜂强群变弱,还可以举出许多例子,但归根结底就是管理不善。管理是一门科学,要掌握这门科学我们体会主要是 2 字:能、勤。“能”就是学习饲养中蜂的有关知识,具备管理的能力;“勤”就要有“爱蜂如子”的情感,时刻关照它,保证它有充足的饲料。正所谓“蜂家富豪万事兴”。请记住:管理就是生产力。


中蜂强群变弱种种:黄世俊、黄革


中蜂强群变弱种种:黄世俊、黄革


中蜂强群变弱种种:黄世俊、黄革


文献仅供参考学习!如有不正确请纠正与补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