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該如何打破思維的侷限呢?

思考不只是為了得到最佳答案,而是為了更好地認知整個世界。——來自網絡

我該如何打破思維的侷限呢?

Photo by Ella Jardim on Unsplash

職場上,你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很多人都不願意對一個人的認知進行普及,因為人人都不願意和一個與自己認知差距很大的人進行交流。

是什麼阻礙了我們的認知呢?根據老王查閱大量心理學資料,結合老王的諮詢案例,老王找到以下9種思維的侷限,這些是阻礙我們認知的攔路虎。

1、固定模式思維。不管遇到什麼問題,總有人都喜歡用他們自己“現有”固定思維模式去套用你思維模式。一旦無法套用,就認為你在刻意隱藏什麼,之後,他們馬上對你的認知發生變化,甚至開始排斥你。其實,他們錯了,但他們卻認為你錯了。這種模式思維侷限性真的太可怕了。

產品思維和運營思維哪個對呢?其實都對,但你和做產品的人聊,他們會用產品思維告訴你該如何做;當你和運營人員交流時,他們會用運營思維告訴你該如何做。這時候,估計你一臉懵逼,不知道該如何做了。這就是固定模式思維。但老王想說,不管哪種思維,先考慮用戶的接受程度如何,而不是選擇哪種思維方式去解決問題。

我該如何打破思維的侷限呢?

Photo by Hannah Busing on Unsplash

2、總認為別人在意你、在看你,其實,除了你的家人外,沒有太多人在意。上個月,線下幫助一位女性做職業諮詢,在她約的兩個小時時間內,發現她不斷調整自己的髮型、一會塗唇膏,一會擦粉。老王就問她,在諮詢的時候,你不斷調整自己的外形目的是什麼?她說,想讓自己最美麗的一面展示給王老師,讓王老師更好的認識和判斷她。老王對她說,正是你太在意自己了,才導致你職場上遇到很多挫折。老王接著告訴她“如果你不夠強大,即便你把自己最美麗的一面展現給別人,別人也未必在意,僅你的家人除外。

正是這種太在意別人對你的認知,才讓你的思維天天盯在漂亮的包包或服裝上,整個房間除了與自己身份不相搭配的包包和衣服外,沒有什麼可以補足自己大腦,也沒有什麼可以提升自身涵養。這才是最可怕的思維侷限。

老王建議,不要在乎別人對你的認知或評價。就像一句網絡流行語:如果別人對你認可,你就和別人多聊聊;如果別人對你不認可,你要一笑而過

3、佔便宜思維。為了贈品、為了打折而購物,其實,這些物品都不是你最急需的,有的你根本就不需要,而是為了佔便宜購買。為贈品或打折而購物,是很多人的壞習慣。幾年前,老王看到一個小巧玲瓏的杯子和一個打折的商品捆綁出售,伸手就要放進購物車。但老王立刻又意識到,到底是買商品還是買贈品?在理智面前,老王放棄了。如果任由這種佔便宜的思維主導自己購物併成為習慣,那麼,以後購買的無數無用的商品會充斥老王的整個房間,這才是老王放棄購買的原因。老王建議,永遠不要想著佔便宜,你一旦愛上佔便宜,下一個吃虧的一定是你。

我該如何打破思維的侷限呢?

Photo by Jelleke Vanooteghem on Unsplash

4、當你分析問題的時候非常理性,當你做執行時,總喜歡被你的感性和衝動所左右。老王幫助一位朋友做完跳槽諮詢時,從職業發展理論和他目前的情況進行分析,給了一個建議方案。當他接受offer的瞬間忘記了理性的分析,卻被感性和衝動所左右。上次,他因沒有度過試用期(其實就是沒有融入到新僱主的企業文化裡),再次付費找老王諮詢。老王感到很意外,問他為什麼沒有接受A公司的offer呢?他的回答更讓老王吃驚,他說當時和這家公司漂亮的HR妹子聊得很開心,一下子忘記了諮詢時做出的理性建議。

5、用自己的認知和別人交流,當行不通時,就會抱怨或辱罵別人,只是你沒發現問題的根源始終在於你自己。很多人都說程序員很悶騷、不愛說話或不會溝通,其實,你真的錯了。如果你換一種方式去和程序員溝通,你和他交流程序問題,他肯定滔滔不絕;如果你和程序員交流如何穿衣打扮,估計從第二句開始程序員已經閉上嘴巴了。別忘記了,不是所有人的認知都和你一樣,如果你想和別人溝通,你要麼用自己的行為方式或風格去交流,前提,你要很強大;要麼你就接受別人的方式和風格來溝通。

6、總想著明天會更美好,忘記今天需要努力,這種思維方式不知害了多少人。職場上習以為常的一種思維方式就是:犯錯後不總結犯錯的原因,不反省自己需要改正,只想著過了今天明天更美好。前天一位朋友的孩子找老王諮詢職業發展,在和這個孩子交流中,發現他都規劃好30年後退休要做的事情,而不是思考現在該做什麼、找什麼工作。和他交流後,老王思考,這不是一個人的問題,而是一種職場現象。老王建議,如果有這種思維的職場朋友,請放棄你偉大的理想,先思考未來3-5年要做的事情和現在馬上、立刻要完成的工作。不然,你一直會活在理想中。

我該如何打破思維的侷限呢?

Photo by Pavel Fertikh on Unsplash

7、把工具當作萬能思維,才使你的職業一步步走向下坡路。不管是老王在諮詢案例中,還是在線下交流中,總會發現一些人錯誤地認為工具是萬能得。做事情時,總先思考使用遵循什麼工具,而不是讓工具為自己的效率服務。就像某上市公司,他們要求高管和員工都要遵循公司ERP系統,而不是用ERP系統來提高公司效率。公司這種思維方式,會讓你的職業一步步走向下坡路。老王建議,遇到這樣的公司,請離職。因為這樣的公司不能為你的職業發展起到正向作用,反而讓你的思維走向另外一個錯誤的極端。

8、總想著捷徑,正是捷徑思維,才讓你放棄正常的努力。“老王,職場有沒有什麼好的捷徑可以走向高層?”每當老王聽到這樣的問題時,老王就直接對他說,“如果有捷徑可以快速成功的話,我也沒有時間在這裡和你閒聊了。”老王一直認為,世界上從來沒有什麼捷徑可以走,該走的路,你一步都不會少。

9、太相信自己眼睛看見的,卻忘記大腦的理性判斷

。眼見為實,是真的嗎?有時候是真的,但大部分時候是錯的。因為眼見未必是真的,只有通過自己的大腦去理性判斷,才可能是真的。如何做到理性判斷呢?至少你得有系統化的知識做前提條件吧!不然,你根本無從判,如果非要做判斷,那大概是腦袋一拍,大手一揮的一時興起吧!

如何解決思維的侷限呢?老王建議:

1、增加知識的儲備。很多時候我們不能理性地判斷事物的對與錯,是因為我們沒有足夠多是知識去支撐我們的判斷和深度思考。知識儲備才是你讓自己避免思維侷限的可能,才能更好的做到理性判斷。

2、開四門,廣交朋友,多參加有益的討論,拒絕無效社交。即使去“懟”,也要有理有據的去懟,不然,別人一定會給你貼一個槓精的標籤。討論才是更好的學習,如果你想去討論,建議4-8人的討論才是最有意義和價值的討論。

我該如何打破思維的侷限呢?

Photo by Caspar Camille Rubin on Unsplash

3、做事情不要先給自己設限,而要全力以赴去做。你如果注意觀察會發現一個問題,很多人在做事情之前都已經給自己設定了結果。比如:我不會,我不行,我需要人幫忙等。老王建議,做事情之前,不要事先定義事情本身或事情的結果,而要全力以赴的去做,這樣,你會發現世界無奇不有。很多思維的侷限也就會慢慢的被打開

寫在最後

用網絡上流行的一句話來結束今天的文章:不要被別人的思維侷限,也不要用自己的思維侷限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