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特商場將閉店 市民“打卡”懷舊

赛特商场将闭店 市民“打卡”怀旧

昨日,賽特購物中心正在進行“大甩賣”,商場內到處貼著甩賣海報。

新京報記者 吳寧 攝

老牌高端百貨經營多半舉步維艱面臨轉型;專家認為百貨店業態進入“沒落期”,需增加更多服務業態

在東長安街經營了27年的賽特購物中心即將閉店改造,引發社會各界關注。昨日,賽特購物中心市場部工作人員向新京報記者證實閉店改造的消息,但什麼時候正式閉店,目前沒有定論。之前報道的6月閉店,是會員“鑽石卡”的有效期就到6月份。

賽特購物中心1992年開業,作為北京高端商場標杆,開業前十年生意一直很火爆。近日,閉店消息傳出令人唏噓,不少消費者特意前去懷舊。

現場

甩賣服裝低至2折 不少顧客前來懷舊

昨日賽特商場內有不少市民是聽到閉店的消息後前來懷舊的。“小時候一直想攢夠了錢,去賽特地下一層進口超市買吃的。童年的夢想又破滅一個。”特意趕來的市民李女士說。

記者4月10日下午在商場看到,賽特購物中心一層的化妝品專櫃已經撤出,大廳裡變成了翡翠首飾大賣場。地下一層和地下二層為超市和家電售賣區,一層到五層主要銷售服裝。

商場到處貼著甩賣海報,註明服裝服飾類折扣最低為2折,活動時間為4月3日至4月21日。多數品牌櫃檯都在打折優惠,COACH品牌的出清商品從2.2折到3.5折不等,朗姿出清商品3折或5折。

在店內閒逛的高女士說,她在附近工作,經常過來遛彎兒。但她認為這裡的東西並不適合年輕人,“一條普通的裙子、一件打底衫,起價都是兩千多,打完折我也覺得不划算。”

商場內的一位導購人員表示,賽特購物中心將於6月正式閉店,隨後要進行升級改造。商場內一位負責人表示,準確來說,賽特商場並不是升級改造,而是正式閉店。他介紹,商場閉店是由於與物業租約到期,物業方不想續租。至於後續有沒有其他公司接手,商場將以何種方式改造,他也不清楚。

延伸

老牌高端百貨經營曾經紅極一時

除了賽特,還在繼續經營的北京其他老牌高端百貨商場情況如何?記者探訪發現,這些老牌高端百貨經營多半也是舉步維艱,同樣面臨轉型。

東三環邊的燕莎友誼商城和賽特購物中心一樣都是1992年開業。1993年,英達執導梁左編劇的家庭情景劇《我愛我家》首播,“賽特”的名號出現在了第13集《獎券的誘惑》中:和平為了“金剛砂牌”手紙的有獎銷售,一天之內逛遍了“燕莎藍島、賽特長安,完了再到城鄉轉個彎兒”。不到20個字,概括了上世紀90年代北京最具代表性的大型高檔購物場所。如今,這些大型高檔購物場所已輝煌不再。

燕莎友誼商城曾是附近高收入階層購物的首選之地,現在客流同樣稀少。隨著藍色港灣等新型商業綜合體在附近崛起,燕莎友誼商城喪失了吸引力。

賽特購物中心對面的友誼商店,是北京最早的涉外商店之一,曾經紅極一時,擁有進口家電等當時各類時髦“尖貨”。但記者近日探訪發現,友誼商店一層只剩下兩個翡翠珠寶專櫃,二層為絲綢專賣店,三層到四層展示了一些精品瓷器和字畫、地毯等。昨日中午,一層和二層沒有一位顧客,只有幾名店員正在閒聊。

位於西長安街的長安商場也承載了一代人的記憶。這家29歲的老牌商場近兩年增加了餐飲比例,但商場佈局依舊是傳統百貨風格,難以吸引年輕人光顧。本月底,長安商場將正式閉店,進行大範圍升級改造,計劃轉型成精緻社區生活中心。定位“精緻社區生活中心”,主要為區域目標客群提供性價比高、體驗更高的購物環境與體驗業態。

老牌百貨貴友大廈已進行了轉型嘗試,經過去年的升級改造,以新面貌亮相。記者近日走訪看到,貴友大廈減少了服裝賣場的比例,增加了健身房、KTV、品牌餐飲、便利店、咖啡廳等業態,吸引周邊的上班族在這些空間裡放鬆休閒。

■ 分析

百貨店業態落伍已經進入“沒落期”

每當傳來老牌百貨商場關閉的消息,人們都會把原因歸到電商衝擊上來。對此,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表示,電商衝擊只是一方面,其根本原因,還是老牌商場主營的百貨經營業態“落伍了”。洪濤表示,從世界範圍來看,百貨店業態有160多年曆史,在我國也有110多年曆史,百貨店從生命週期的角度來看,已經進入“沒落期”。比如經營品類不全、開架經營的方式,單一賣貨、服務和體驗不足等都說明百貨業態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商業地產專家梁吉良分析說,老牌的購物中心百貨佔比太高,持有物業費用太高,服務於商場、購物中心的服務人員成本增加,這些都導致創新改造面臨很大困難,跟不上市場發展。他說,年輕主力消費群體追求自由、時尚,不約束,把商場定位於除了家和公司的“第三個空間”,希望吃喝玩樂都要有。

北上廣深購物場所前三名均無百貨商場

洪濤表示,百貨商場經營業績惡化,不僅僅出現在北京。自2012年以來,全國範圍內,包括百貨店、超市、各種品牌專賣店在內,關店一直在繼續。“本土傳統百貨整體不振的重要原因是千篇一律,同質化嚴重。”

某點評網站統計顯示,近幾年來,在北上廣深等大城市,消費者最為關注的逛街購物的場所前三名均無百貨商場。

對於未來像賽特一樣的老牌商場應如何轉型,梁吉良建議,要從吸引主力消費群體方面做研究,注重場景搭建,增加更多的服務業態,體現品質消費,滿足消費者更多消費體驗需求。洪濤則表示,百貨業態應該退出歷史舞臺,升級成為百貨業集團,減少百貨店的佔比,增加其他的業態,整合服務和資源,增加餐飲、休閒娛樂等體驗性服務,同時發展社區百貨,豐富周邊消費者的日常生活,滿足周邊兩三公里社區消費者的需求。

■ 盤點老商場轉型

●2016年初

十里堡西單商場由於經營不善等問題停業。隨後該項目被收購,改造為商業綜合體。

●2016年10月底

由於長期虧損,百盛關閉北京太陽宮店,並出售太陽宮店項目,轉型為寫字樓。2017年6月,百盛又關閉了常營店。

●2016年11月

華堂商場十里堡店停止營業。1998年開業的十里堡店,是華堂商場在華開出的首店,曾一度貢獻北京區域銷售的三成。華堂在北京一度擁有11家門店。到2017年5月中旬,北京華堂商場只剩下亞運村店一根“獨苗”。

●2018年1月

位於北四環亞運村商圈的北辰購物中心關門。上世紀90年代末,北辰購物中心的年最高銷售額曾達到12億元。

●2018年3月

莊勝崇光百貨商場北館關閉,計劃改造為辦公樓。這家1998年開業的老牌商場,一度是北京單體面積最大的百貨店之一。

●2018年7月

定位高端、以中老年為主要客群的京城老牌百貨雙安商場開始向年輕化方向轉型,全新引入了50多個時尚品牌入駐,並有100多個品牌重裝亮相。

●2019年

已經開業29年的長安商場宣佈4月底閉店改造,將轉型購物中心,定位為“精緻社區生活中心”。

新京報記者 陳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