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百貨退出後超市再閉店 北京老牌商業項目賽特月底開始整體改造

百貨退出後超市再閉店 北京老牌商業項目賽特月底開始整體改造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阿茹汗就在本月底,北京市地標性商場賽特購物中心將整體進入改造期。3月1日,北京賽特百貨有限公司發佈賽特超市停止運營公告稱,賽特超市將於2020年3月31日18點閉店後停止運營,這也是2019年賽特購物中心百貨業務退出後的又一動作。

記者從賽特購物中心方面瞭解到,超市3月底關停是購物中心的既定計劃,按照該購物中心去年對外輸出的信息,賽特集團與碧桂園成立合資公司,將對賽特購物中心進行升級並在2020年改造完成,且以高端購物中心——“賽特·碧樂城”的面貌重新亮相。

啟動升級

北京東長安街南側的賽特購物中心,如今只有地下一層的超市每天從11點營業至下午6點,樓上的百貨業態已經全部關停,而再過30天,唯一營業的超市也將迎來關停。

2019年上半年賽特購物中心出現大規模清倉活動之時,關於這家曾經創造過北京商業史上諸多第一的商場,終究沒落關停的消息甚囂塵上。最終,賽特購物中心宣佈,它的命運不是關停歇業,而是要整體改造升級,新目標定位為高端購物中心。

賽特集團官網上對於賽特購物中心的描述是這樣的——賽特購物中心以經營國內外高檔名牌商品和時尚精品為主要特色,擁有13000平方米的營業面積,購物環境舒適宜人,店堂形象優雅亮麗,是北京最為著名的高檔商場之一。

1992年開業的賽特購物中心,在當時確實赫赫有名:自動滾梯最多、員工學歷高、率先使用電腦聯網收銀……不過這些代表著現代與先進的特色標籤,因為現代化購物中心的崛起而逐漸失色。距離賽特購物中心不遠的國貿商城、SKP、王府中環等如今已是北京高端和奢侈品百貨的新代表。

2019年中旬賽特購物中心對外發布了百貨業態將關閉的消息,從7月1日起,商場的官方公眾號就由此前的“賽特購物中心”變更為“賽特超市”。此後不久,賽特購物中心發佈了升級改造方案。

賽特集團官方網站於2019年9月17日發佈的一則消息稱,賽特集團與碧桂園集團簽訂了合作協議,就賽特購物中心升級改造為“賽特•碧樂城”項目達成合作。雙方成立了合資公司——北京賽特碧樂城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北京賽特商貿有限公司持股51%,碧桂園商業管理有限公司持股49%。合資公司負責賽特購物中心的改造及運營。

該新聞還顯示,賽特集團董事長吳邦稱,賽特購物中心的改造代表了該集團努力改造進取,擺脫傳統型百貨發展的枷鎖,適應新時代市場潮流的決心。

賽特購物中心的改造將圍繞調整現有業態,引入全新品牌,同時還會融入體驗、藝術類、特色美食等業態等方面展開。

存量改造

賽特購物中心方面向記者介紹,超市3月底關停是既定計劃,並非受疫情影響。超市關停後,商場就會開始整體改造升級,目前賽特·碧樂城的招商工作已經全面啟動。

賽特購物中心只是北京市商場升級改造名單上的一家而已,長安商場、甘家口大廈等都將先後同賽特購物中心一樣,迎來改造後的新生命週期。這些商場都有著共同的特點:設備老化、業態陳舊,已經跟不上新的消費潮流。在新的消費業態及電商的衝擊下,傳統百貨業態已黯然失色。

在北京市商業版圖上,近些年出現了一連串關店商場名單:2016年10月,百盛購物中心太陽宮店關閉;2016年11月,華堂商場十里堡店停止營業;2017年6月,百盛再關閉常營店;2018年1月,北辰購物中心關門……與此同時,一些後起之秀則表現出了強勁的市場增長力,並與傳統商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大悅城地產2018年銷售金額88.83億元,同比增長8.9%,西單大悅城出租率高達99%;北京SKP2018年銷售額高達135億元,單體商場年銷售額位列全國第一。

更新換代已成為大勢所趨。根據北京商業營業面積增量不大,存量水平高的特點,北京市商務局去年就曾對外披露,已經確定10家傳統商場為轉型升級試點,包括王府井百貨、長安商場、西單商場、賽特購物中心等,按照北京市商務局的介紹,今年將完成5家試點企業的改造升級,除了賽特購物中心以外,西單商場已與戴德梁行簽訂了設計合同;翠微百貨與食寶街簽訂了合作等。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又對實體商業帶來了一次衝擊,根據2月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的數據,全國大型百貨商場、購物中心開業率僅在35%左右,已經開業的商場中開鋪率也很低。

賽特購物中心方面向經濟觀察網記者介紹,疫情並未對購物中心的升級改造帶來影響,而疫情期間,例如超市、生鮮等業態的興起,也為該購物中心未來招商業態、品牌等帶來一些新思考。

一位商業地產運營人士向記者表示,不論是新項目還是老項目改造,商業地產項目疫情後的恢復不僅要依靠消費力自身的反彈,更重要的在於運營能力。此次疫情更是對購物中心應對突發事件能力提升創造了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