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天鎮這人把貧困戶的菜賣到了全世界……

在山西省內的深度貧困縣之一——大同市天鎮縣201國道旁,有這麼一家公司。它保底收購63戶貧困戶的圓白菜、1503戶貧困戶的小雜糧,經過一番加工包裝後,遠銷美國、日本、韓國、法國等十幾個國家。2018年企業出口創匯達600萬美元,發放工人工資達200多萬元。

牛!天鎮這人把貧困戶的菜賣到了全世界……

X光檢測挑選設備

這家坐落在天鎮縣工業園區的蔬菜加工公司——天鎮縣博誠蔬菜有限責任公司自2014年投產以來,就有一個外人看似天真的想法:“把本地的農產品銷往全世界”。

但這一看似“天馬行空”的想法,卻帶動了天鎮縣65個村2090戶農戶(其中貧困戶1566戶)參與蔬菜種植。據瞭解,企業季節性用工達350人,其中貧困戶超過一半。

公司總經理溫進勇是個“60”後,地地道道的天鎮人。他說,“天鎮縣雖小,但是對口的國際市場大。”公司從天鎮本地特色小雜糧、蔬菜入手,面向國際市場開展訂單式農業,通過蔬菜的脫水加工,逐漸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有了穩定的國外客戶。

牛!天鎮這人把貧困戶的菜賣到了全世界……

車間裡忙碌的工人

把貧困戶種的蔬菜賣到全世界的“推手”之一,是參與開拓國外市場的“90”後職員郭麗娟。入職一年半來,她已經出國二十多次,到美國、韓國、法國等地參加展會,推介家鄉的產品。

作為大同市人,怎麼畢業後願意到一個深度貧困縣來工作呢?她說,除了這裡“待遇還可以”外,主要是“公司發展前景好”。天鎮晝夜溫差大,菜品質量高,公司與農戶簽訂訂單的蔬菜、雜糧,都不施化肥,這本身就有競爭力。再加上使用由國外引進的先進脫水蔬菜生產線,讓產品品質有了保證。

“眼見為實”,溫進勇經理帶著記者參觀了正在加工脫水蔬菜的車間。近期大同地區降溫,寒風肆虐,身著“白大褂”進入車間,卻有一股暖意湧來。

牛!天鎮這人把貧困戶的菜賣到了全世界……

王鳳花(前一)和工友在各自工位上挑撿脫水後的圓白菜碎

穿過消毒的“風淋室”,記者就進入了蔬菜脫水加工車間。十幾位穿白色工作服、戴著口罩的工人,正在各自工位前挑選脫過水的圓白菜碎。

記者隨機採訪了正在車間忙碌的貧困戶王鳳花,她是“70”後,家住三十里鋪鄉劉家莊村,今年48歲,已在這裡幹了3年,月工資近3000元。在外地讀大學孩子的學費和生活費,她一個人就供得起。記者問她對待遇滿意嗎?她答“滿意啊,可滿意了!”

車間羅主任告訴記者,這裡一年四季都有活,所有工人都是來自天鎮各鄉鎮的農戶,目前有16個貧困戶在這裡務工,收入很穩定。

在成品車間,最後一道工序是由X光挑揀機進行最後檢驗,然後就裝箱發車。記者看到,箱子上貼著白色的標籤,“Dehydrated Green Bell Pepper”“TIANZHEN”“CHINA”。溫進勇說,這批貨是發往美國的。

一個小縣城,正通過一家企業,連接到了全球大市場。在這其中,受益的不僅是企業,更是縣內的貧困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