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精選:4股獲機構強烈推薦

長城汽車:自主品牌旗幟,政策擾動的避風港

自主品牌旗幟,高質量盈利。公司以皮卡起家,精準卡位SUV高速成長期,充分享受了細分行業高成長帶來的紅利,並藉機提升自身品牌影響力與技術實力,作為突破百萬輛規模的自主第一梯隊車企,公司堪當上自主品牌旗幟。2016年利潤高點時全年淨利潤規模達百億以上,單車淨利潤超過1萬元,並拿出可觀的利潤用以回報股東或投入研發,近兩年由於優惠促銷力度較大影響利潤水平,但整體講公司的盈利質量在業內依然位居前列。

核心技術在手,不受制於人。公司2018年研發總投入39.59億元,佔營收比重4.05%,一直堅持研發過度投入,擁有迄今國內最大、規格最高的汽車綜合試驗場之一,哈弗技術中心已全面涵蓋研發、試製、試驗、造型、數據等五大功能。發動機、自動變速箱、車燈等核心高價值量產品部件均實現技術可控且垂直產業鏈自主供貨。核心技術在手,在研發進度、成本管控、以及生產供貨等方面均不受制於人,能夠最大限度實現自主可控。

不依賴外資品牌,堪當政策擾動避風港。公司作為自主品牌發展的旗幟與佼佼者,屬於最早不依賴外資車企實現快速發展並實現造血盈利的車企之一,未來發展戰略與長遠規劃自主可控。受目前中美貿易談判以及國內更為開放的經營環境影響,未來合資股比放開以及進口車關稅調整均會對汽車行業產生一定影響,而公司作為目前國內少有的不依賴外資的車企,在各種不確定的政策預期之下,受政策擾動影響最小,堪當政策擾動的避風港。

投資建議:公司作為自主品牌的旗幟,為國內最早不依賴合資實現盈利的車企之一,幾乎不受外資股比放開以及進口車關稅等不確定性政策擾動,我們預計公司19年/20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60.31億元67.38億元,目前股價對應19/20年動態估值15倍/14倍。目前雖然汽車行業整體銷量仍然低迷,但公司Q1銷量有望維持堅挺,此外行業下半年需求將有望逐步復甦,長城作為自主品牌領軍企業之一,我們將持續戰略推薦,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乘用車銷量不達預期,降價促銷幅度大於預期。

申通快遞:成本優化效率提升將持續兌現

事件:申通快遞(002468)]發佈2018年年報,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70.1億元(+34.4%);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20.5億元(+37.7%)、實現扣非後歸母淨利潤17.2億元(+24.1%)。公司全年投資收益4.1億元,主要系處置豐巢科技9%股權收益。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5元(含稅),分紅率約37.4%。

量升價降,單件收入降幅擴大。公司2018年完成業務量51.1億件(+31.1%)、下半年以來公司件量增速重回高增長軌道、遠超25.8%的行業增速,Q1-Q4季度件量增速分別為18.9%、18.4%、41.2%、40.9%。單件收入方面,報表口徑公司全年快遞業務ASP為3.27元(+1.4%),扣除派費ASP為1.56元(-0.6%),扣除並表影響後我們測算ASP約為3.1元(-3%)。單件成本方面,報表口徑單件成本為2.74元(+4.1%)、調整自營率後單件成本或下降約10%。全年公司單件毛利0.53元,較去年下降約6分。

18Q4業績承壓。四季度公司實現收入59.1億元(+44.4%),淨利潤4.4億元(+21.1%),考慮17Q4快捷減值影響後公司可比口徑利潤增速約為10%。我們判斷主要系申通在恢復件量增速過程中在價格方面有所折讓、同時在收購轉運中心後管理成本和投入加大,在成本和效率提升方面需要時間逐步釋放。

自營率提升,成本下降將逐步兌現。截至18年末,申通網絡共有轉運中心68個,其中自營轉運中心60個,自營率由中報時的74%提升至88%。運輸設備方面,公司自有幹線車輛2941輛,幹線運輸車輛自營率從中報時的58%提升至66%。自營率提升有利於公司後續資本開支的投入,並進一步提升公司經營高效率降低成本。

盈利預測與評級。在收購轉運中心提升自營率及加大運輸、轉運設備的投資後,申通業務量增長重回健康軌道,成本端的優化將在今年持續兌現,阿里入股亦在技術端為公司賦能。我們相信公司成本端的下降可以對沖行業ASP的下行,預計2019-2021年EPS分別為1.38元、1.63元、1.93元,對應當前PE分別為18.8X、16.0X、13.4X,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價格戰激化、電商增速下滑、人力成本大幅上漲。

億聯網絡:業績穩健增長,發展潛力仍然巨大

穩健增長典範,業績略超預期。公司發佈2019年一季報預告,實現營收5.05億元-5.45億元,同比增長22%-32%;歸母淨利潤為2.5億元-2.7億元,同比增長27%-38%。業績穩定增長,略超市場預期。業務上來看,SIP話機仍保持穩定增長,VCS由於產品線擴充,渠道不斷完善保持較高的增速。同時2019Q1美元的匯率相比2018年Q1高約6個百分點,為公司的業績提供了正向的貢獻。同時,一季度非經常性損益帶來約3300萬元的收益。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和匯率的影響,公司的經營性收入同比增長約17%-26%;經營性的利潤同比增長約23%-35%。

主力業務發展態勢良好,產品線更加完善。公司的SIP話機業務依舊保持穩定增長,與微軟合作推出的T5機型也取得了良好的銷售成績;同時VCS產品線更豐富,面向更多垂直行業應用。公司整體的產品結構不斷更新升級,同時覆蓋面也更加廣泛。SIP話機行業的滲透率有望繼續提升到70%,現在討論天花板為時尚早;VCS仍處藍海市場,視頻會議加碼SMB市場,新興VCS行業增速或超過50%,公司憑藉優質的產品競爭力有望在VCS市場很快嶄露頭角。

與微軟、Zoom順利促進大客戶放量,雲視訊有望成為未來新亮點。公司與微軟合作的的Teams系統以及T5機型銷售反饋良好,兼容Zoom的智能終端幫助公司進一步開拓增量客戶。同時,公司自己的雲視訊產品也已經配套搭售。雲視訊作為未來SaaS的重要落地場景,公司在雲視訊儲備良久,有望不斷拓展業務體量。

盈利預測與估值:公司向統一通信方案提供商方向不斷完善,UC產品配合5G高流量時代有望獲得更多應用,智能UC終端符合未來邊緣計算的場景需求,我們堅定看好公司的發展前景。預計2018-2020年淨利潤分別為8.6、11.3、14.5億元,對應當前股價PE分別為33/25/20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貿易摩擦加劇波及公司主營業務;SIP市場增長情況不及預期;軟件通信對於硬件市場衝擊過大;VCS產品市場開拓不及預期。

新宙邦:扣非業績高增超預期,多業務協同發展

事件:公司發佈2019年一季報,1)實現營收5.13億,同比+13.99%,歸母淨利潤0.62億,同比+19.63%,扣非歸母淨利潤0.598億元,同比+54.28%,扣非業績接近2019Q1業績預告上限(28.8%-55.6%);2)費用端控制較好,銷售/管理/財務費用分別為0.19/0.71/0.10億元,分別同比變動-0.07%/11.27%/-26.29%;費用率分別為3.67%/13.91%/1.86%,同比變動-0.82/-0.36/-1.01個PCT,期間費用率有所下降。3)經營現金流量淨額1.51億元,同比+282.99%。業績超預期。

多業務協同,氟化工助力業績高增,電解液企穩。2019Q1業績高增,主要系:1)有機氟化學品結構不斷優化,且海內外客戶持續優化,開發新客戶,國內市場對高端氟化學品的需求增長,盈利能力提升助力業績高增。且鋁電容器化學品、鋰電池化學品、半導體化學品市場需求穩定,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2)毛利率同比提升2.15個PCT,其一,電解液業務企穩,盈利回升;其二,氟化工業務毛利率同比提升,氟化工業務毛利率為51.8%,環比2018H1提升1.2個PCT;我們預計2019年Q1氟化工毛利率維持較高水平。3)2019Q1費用率同比降低。

穩步推進氟化工一體化戰略,創造利潤新增長點。公司圍繞氟化工和電解液做產業鏈縱向一體化佈局。其定增項目擬向氟化工產業鏈上游原料(四氟乙烯、六氟丙烯等原材料)延伸,與海思福形成產業鏈互補;無機氟化工領域通過參股永晶科技佈局上游氫氟酸,並涉足新型鋰鹽和含氟添加劑領域;此外公司參股盈石科技(含氟產品開發),促進氟化工銷售業務,逐步完善構建氟化工一體化戰略佈局。

產能持續擴張,電解液國際業務穩步開拓。公司作為電解液領軍,從研發,專利佈局,客戶結構,產業鏈整合上,競爭優勢明顯:1)掌握核心添加劑,延伸核心價值鏈,與氟化工業務協同,構建成本優勢。2)產品定位高端,客戶結構優異,實現動力電池國內外高端客戶覆蓋,包括LG、三星、松下、索尼、比亞迪(002594)、CATL等。目前,高鎳正極系列電解液、系列添加劑均已通過中高端客戶的中試認證,並獲得較好反饋。3)國際化佈局領先。電解液產能擴張上:國內荊門(2萬噸)+波蘭基地(1期2萬噸);繼17年收購BSF中國區和歐美電解液業務,夯實國際化佈局。4)短期看,電解液價格下降空間不大,且在上游核心原材料6F價格趨漲,Q1溶劑價格大幅上漲情況下,或有上調可能;隨著高比能量電池趨勢下,公司所具備的差異化及核心添加劑研發能力優勢凸顯,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投資建議:公司形成了以電解液和氟化工縱向一體化協同發展,鋁電容器化學品穩定增長,半導體化學品逐步拓展的多業務發展佈局。我們預計公司2019-2021年實現歸母淨利潤4.11/5.01/6.82億元,同比增長31.32%/29.19%/36.12%,對應PE分別為25/20/15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新客戶開拓不及預期,下游大客戶需求下滑風險,行業競爭加劇導致產品價格大幅下跌風險,新能源汽車銷量不及預期,補貼政策調整不及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