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指為航母、高鐵短板的悲催鋼鐵行業,正悄然成為中國驕傲

些人當年被人看不起,如今你高攀不起,有些行業也是如此。

網民在網上最愛噴的中國行業有芯片、發動機、鋼鐵、機床、螺絲、圓珠筆芯等等。其中,鋼鐵和機床經常一起被人噴。

只要開始噴中國造不出好鋼材,必定會噴中國也沒有好機床,如果開始噴中國高端機床都是進口的,必然會噴中國連高端機床用的鋼材都造不出。兩者幾乎都會被一起噴個體無完膚,純屬難兄難弟,很是悲催。

實際上,中國的這些行業都已經獲得了長足的進步。對於螺絲和圓珠筆芯的偏見,老金已經發文做了澄清。關於螺絲請見老金所寫國人嫌棄,蘋果卻離不開,冰火兩重天的中國螺絲行業,也曾寫過《中國一直有能力生產圓珠筆頭,這次屬於修補了一個BUG》,網上能搜到。

中國鋼鐵行業動不動就和汙染、產能過剩、裁員破產等負能量詞彙捆綁在一起,看起來慘兮兮的,鬧得很多年輕人求職的時候都不敢考慮鋼鐵行業。其實,這個看上去象個差等生的行業,已經不聲不響地成為了中國的驕傲,而機床行業,剛剛比及格好一點。

首先看規模

,中國鋼鐵工業僅2017年前11個月累加產值就已經達到了62866.7億元,而機床行業2017年的產值不過2010億元,只有前者的3.19%,體量上差太多。

被指為航母、高鐵短板的悲催鋼鐵行業,正悄然成為中國驕傲

再來看進口依賴度,2017年中國鋼材進口151.7億美元,鋼鐵進口214.76億美元,合計366.46億美元,還不到中國鋼鐵總產值的3.91%,簡直可以忽略不計。而且中國進口的鋼材和鋼鐵大多數都是外資企業自行進口,日韓汽車企業佔了絕大部分。所以,一些國內企業動不動就說自己用的鋼材是進口的,你信麼?拿海關報關單出來看看!

被指為航母、高鐵短板的悲催鋼鐵行業,正悄然成為中國驕傲

2016年我國機床消費金額為275億美元,國產機床產業收入總體增長3.6%,達到229億美元,進口為75億美元,下降12.8%,進口比例為27%。和鋼鐵行業比,差距太大了。

被指為航母、高鐵短板的悲催鋼鐵行業,正悄然成為中國驕傲

接著看出口情況,2017年中國鋼材出口545.04億美元,鋼鐵出口429.84億美元,妥妥的順差608.42億美元,而且,出口量是進口量的1.66倍。

是不是優等生?

機床行業2017年出口32.84億美元,進口87.42億美元,逆差54.58億美元,出口量是進口量的37.57%。這個數字有些難堪。

和機床行業相比,中國鋼鐵行業簡直就是濁流中的一股清泉。

好了,接下來不再拿機床行業當對標的靶子,把機床行業打成篩子不是老金的初衷,而是希望機床行業知恥而後勇。

我們單刀直入,破解一些百姓關注的、有關鋼鐵行業的網絡謠言。

謠言一:中國可以造航母了,但是沒有能力造航母用的鋼材。

被指為航母、高鐵短板的悲催鋼鐵行業,正悄然成為中國驕傲

被指為航母、高鐵短板的悲催鋼鐵行業,正悄然成為中國驕傲

甭逗了。因性能要求極高,全世界僅有少數幾個國家可以生產用於航空母艦的甲板用鋼,故而航母甲板用鋼屬於戰略物資,有能力生產的國家都嚴禁出口。中國一口氣同時造兩艘航母,這幾萬噸的特種鋼材都是偷渡來的?

央視財經2018年3月12日介紹中國航空母艦用的鋼材是由鞍鋼生產的,鞍鋼集團2008年投產了一個世界最先進的鋼鐵生產基地,可以軋製寬度5.5米的鋼板,軋製長度可達40米以上。該基地是中國唯一的航母專用甲板鋼生產基地,目前的水平達到世界領先。2013年,中國首艘國產航母上的甲板鋼,已經在該基地生產下線。

據稱,在首艘國產航母建造前,中國在對“遼寧艦”的前身“瓦良格”號進行修復的時候,鞍鋼集團已開始研製航母用鋼,包括對稱球扁鋼。對稱球扁鋼是一種建造大型船舶的關鍵材料,之前,中國沒有任何一家鋼鐵企業具備生產的經驗和條件。鞍鋼集團鋼鐵研究院僅用一年半時間,便研製出修復“瓦良格”號所用的對稱球扁鋼。

2003年以來,中國已經建造了6艘052C驅逐艦、13艘052D驅逐艦、26艘054A型護衛艦、40艘056型護衛艦,此外還建造了若干登陸艦、常規潛艇和核潛艇,第二艘航母在大連下水,第三艘航母、兩艘055型巡洋艦和6艘052D型神盾驅逐艦在上海同時開建。

可以說,中國建造戰艦就像“下餃子”一樣。背後沒有強大的鋼鐵工業支撐,怎麼可能做到!

謠言二:中國可以造高鐵,但是高鐵上很多鋼材都是進口的,車輪全部進口。

被指為航母、高鐵短板的悲催鋼鐵行業,正悄然成為中國驕傲

中國的高鐵剛開始是和日本新幹線、加拿大龐巴迪、德國西門子等企業合作生產的,剛開始的確大部分零部件是進口的,如今,高鐵的國產化率已經高達90%以上,所用鋼材幾乎百分百國產。

高鐵車廂的薄板和麵板由寶鋼生產,包鋼生產高鐵鋼軌和車廂底板,石鋼生產高鐵上的軸類鋼和齒輪鋼,首鋼京唐生產大梁鋼,唐鋼生產車廂內板,馬鋼生產車輪鋼,邯鋼生產車廂面板和內板等。

高鐵車輪鋼材對質量要求較高,特別是對氫含量控制要求極高。通過自主攻堅,馬鋼控制有害氫元素的水平,遠高於國際最先進的標準。馬鋼不但能生產高鐵車輪用鋼,而且擁有車輪自動化生產線,生產線的控制系統由中國自主研發,具有年產70萬隻高品質車輪的能力,不但能滿足國內高鐵生產的需要,而且出口到世界各地。

被指為航母、高鐵短板的悲催鋼鐵行業,正悄然成為中國驕傲

請問,還有什麼高鐵上的鋼材是中國造不了的?什麼,還有軸承鋼?

請稍安勿躁,接下來我們聊聊高端軸承鋼。

謠言三:中國沒有能力造出高品質軸承鋼,所以造不出高端軸承。

軸承鋼是用來製造滾珠、滾柱和軸承套圈的鋼,工作條件惡劣,除了要承受長時間的高速運轉和各種擠壓應力外,還要耐摩擦、耐超高溫、高彈性等, 號稱“鋼中之王”。軸承鋼被用於製造機械設備中最核心零部件,軸承鋼的生產能力及質量,直接影響一個國家制造業和工業化發展水平。

被指為航母、高鐵短板的悲催鋼鐵行業,正悄然成為中國驕傲

很多全球頂級軸承製造商都在選用中國的軸承鋼。2017年我國主要優特鋼企業軸承鋼的粗鋼產量為301.46萬噸,興澄特鋼、新冶鋼和本鋼特鋼分別位居軸承鋼產量前三位,佔國內軸承鋼總產量的51%。中國不僅造得出高端軸承鋼,而且早就在國際市場闖出了名堂。興澄特鋼2017年生產軸承鋼96.5萬噸,其中,63萬噸供應給瑞典SKF、德國SCHAEFFLER、日本NSK、NTN等世界知名軸承企業,出口佔比65.28%,興澄特鋼的軸承鋼已連續8年位列世界軸承鋼產銷量第一。

看到這,還有誰敢舔著臉說,中國只能出口低技術含量的鋼材?

謠言四:中國還不能生產高端模具鋼!!!(又有腦殘跳起來了)

老金就介紹三家企業吧。沙鋼控股的東北特鋼集團、寶武集團旗下的寶鋼特鋼、攀枝花長城特鋼是中國最大的三家高檔工模具鋼廠商,產品可與國外一流特鋼企業媲美,具備同等的質量狀態和標準交貨期,已能取代歐美及日本同類的進口產品。其中,寶鋼特鋼的表現尤為突出。

被指為航母、高鐵短板的悲催鋼鐵行業,正悄然成為中國驕傲

很多人說國產模具鋼質量不好,是因為沒有買到這三家企業的正宗產品。

如果還有對中國鋼鐵產業不服的地方,請留言。

最後,我們來看中國鋼鐵行業的競爭力。

世界鋼鐵協會發布全球50大鋼企排行榜,中國上榜26家。5家中國企業進入前10,分別是寶武集團、河鋼集團、沙鋼集團、鞍鋼集團、首鋼集團。

這是鋼材產量排名。

被指為航母、高鐵短板的悲催鋼鐵行業,正悄然成為中國驕傲

在同時發佈的競爭力35強排名榜單中,中國入圍四家鋼企,分別是:寶鋼,排名第17位;鞍鋼排名第29位;馬鞍山鋼鐵,排名第31位;沙鋼排名第32位。這個榜單反映了中國鋼企的競爭力排名低於鋼產量排名。這個競爭力排行榜有些偏頗,盈利能力的權重佔比只有6%。從賺錢能力上講,中國鋼鐵企業名列前茅,寶鋼的表現尤為突出,憑著汽車板、鋼簾線等產品供不應求,是近幾年國際鋼鐵行業寒冬裡為數不多的賺錢企業。2010年後寶鋼一直保持全球前三名的盈利能力。

2016年上半年,寶鋼以50.2億元的盈利排名世界第一,韓國浦項制鐵以45億元排第二,美國紐柯鋼鐵為33.5億元,排名第三,日本新日鐵住金和JFE則為虧損。而每噸鋼能盈利多少,可以更準確地體現一家鋼企的產品競爭力。2016年上半年,寶鋼股份噸鋼盈利首次超過浦項制鐵、新日鐵住金、JFE等國際競爭對手。寶鋼股份以387元排榜首,韓國現代鋼鐵憑315元排第二,美國紐柯鋼鐵為297元,排第三,韓國浦項制鐵為249元,排第四,新日鐵住金、JFE的噸鋼盈利為負值。

所以說,日本的特種鋼材不一定有高利潤。

美國《財富》中文網與《財富》英文網同步發佈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國有6家鋼鐵集團入圍,即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河鋼集團、江蘇沙鋼集團、新興際華集團、鞍鋼集團公司、首鋼集團,分別排名在162位、239位、364位、381位、428位、431位。這是世界企業範圍內的產值排名。

更加讓人值得驕傲的是中國鋼鐵行業的繁盛不是靠歐美產業轉移發展起來的,而是通過自力更生、自主創新做到的。在缺少高品位鐵礦的不利因素下,在運輸成本高昂的衝擊下,一步一步發展成中國製造業門類中最具全球競爭力的一個產業,更加難能可貴。這麼說吧,

中國鋼鐵業已經成長為好規模、好價格、好產品、好品牌和好服務的“五好”產業

至於鋼鐵行業的短板,一定是有的,中國鋼鐵人有決心、也有勇氣去逐步鑲補,就象補上航空母艦和高鐵的短板一樣。

國產鋼鐵行業大有前途,容得下優秀的年輕人,請放心選擇。


山西金利恆特鋼供於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機械製造等行業,瞬息萬變的鋼材市場行情,不變的是我們始終堅守在第一線。金利恆始終在這裡,等你!

如果您喜歡本文,請關注我們 “山西金利恆鋼材城” 每日更新。

感謝您對山西金利恆長期以來的支持,分享是一種態度,讓知識流動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