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用"相声"手法写小说

相声算是一种民间说唱曲艺。它以说、学、逗、唱为形式,突出其特点。

中国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相声艺术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普及于全国及海内外,始于明清,盛于当代。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表演形式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等,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

冯骥才用

相声这种文艺形式当然诙谐有趣,不仅相声可以应用在单独的门类之上。另外,有人还可以用"相声"来写小说。那么又是谁可以将"相声"和"小说"结合在一起完成这一独特的融合呢?

冯骥才

冯骥才,祖籍浙江宁波,1942年生于天津。青年时代师从北京画院画师恵孝同研习宋元绘画,并问道于吴玉如先生,学习古典文学。文革后登上文坛,为新时期文学重要作家。后重拾丹青,开创中西兼容、清新精雅、意境隽永的画风,海内外有"现代文人画"之称。

冯骥才用

冯骥才的作品是非常好懂的,而且语言是非常浅俗的。笔者认为只要有小学毕业的程度的水平就可以读懂冯骥才的作品。可以说冯骥才将"浅俗"这样的风格发挥到了一定的高度。

冯骥才《俗世奇人》

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然相异。然燕赵故地,血气刚烈;水咸土碱,风习强悍。近百余年来,举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在显耀上层,更在市井民间。余闻者甚夥,久记于心;尔后虽多用于《神鞭》、《三寸金莲》等书,仍有一些故事人物,闲置一旁,未被采纳。这些奇人妙事,闻所未闻,倘若废置,岂不可惜?近日忽生一念,何不笔录下来,供后世赏玩之中,得知往昔此地之众生相耶?故而随想随记,始作于今;每人一篇,各不相关,冠之总名《俗世奇人》耳。 ——《俗世奇人.序》
冯骥才用

《俗世奇人》的开篇序言就介绍了这部书创作的目的。冯骥才已经明确说到了这部书讲的就是市井人物,所说的这些人可能都是生活在最底层的平民百姓。也许这些人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这些人相对于我们读者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人了。笔者看完这部《俗世奇人》倒是有种"听相声"的感觉,所以笔者想为各位用"相声"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部《俗世奇人》。相声是讲究"说、学、逗、唱"的,这"唱"自然用不上,但是这"说"、"学"、"逗"都是冯骥才作品中少不了的相声元素。

《俗世奇人》与"相声"的相似处

1,

相声中的"说"是说绕口令,贯口,反正话、颠倒话、歇后语、俏皮话、短笑话、趣闻佚事等。

冯骥才《俗世奇人》中没有所谓的绕口令、贯口、俏皮话什么的。但是唯一多的就是:趣闻轶事。苏七块、刷子李、酒婆、张大力、冯五爷、好嘴杨巴、泥人张

这些带着市井的称谓可能只能在冯骥才的作品中看到吧。作家林希曾经这样描述天津的草根文化:"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没有经过主流意识的疏导和规范,没有经过文化精英的加工改造,充满着乡土气息,含蕴着丰富的生活共识。" 每一个篇目就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冯骥才的每个小故事都能让我想起相声大师刘宝瑞的单口相声。冯骥才的故事没有太多的曲折离奇,但是有的是很多的意想不到和妙趣横生。就好比《刷子李》这篇小故事来看,因为刷子李号称:自己抹墙不会掉下白灰来,被刷过的墙面是干净的,地上和自己身上也不会留下任何灰渍。

冯骥才用

最别不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倘若没这一本事,他不早饿成干儿了? ——《俗世奇人.刷子李》

这天刷子李的徒弟看到了刷子李身上有一个白点,觉得自己师傅是不是砸了自己的招牌。自己号称"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规矩今天就要兑现了。然而:

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细瞧瞧吧——"

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俗世奇人.刷子李》

冯骥才用

这些情节让我们看到的是刷子李的功夫,从侧面看出刷子李刷墙的功夫。这样的手法很像李宝瑞的《黄半仙》这一单口相声,相声以第三人称叙述了一黄姓-农民生活知识丰富,推断事理机敏,在村中号称"半仙",误被皇宫传去占卜夜明珠失盗案件。《俗世奇人》也是用第三人称的"说部",第一衬托主人公的"奇",黄半仙事先用话诈出总管监守自盗的实情,上殿假作占算,果然指出夜明珠下落。第二要将故事造就的峰回路转,相声里皇帝大喜封官,黄半仙坚辞不就,皇帝恼怒,有意借故斩除就如同徒弟担心师傅的名声不保一样。最后,还要将这个"奇人"的本领烘托出来,推向顶点。黄半仙被皇上几经问难,黄半仙竟都答了出来的结局就跟这刷子李一般,结果依然是让我们叹服这些手艺人的"高超技艺"。

2,

学:能学各省方言,各种地方戏曲,曲艺,流行歌曲,大小买卖的吆喝,学口技等。

冯骥才《俗世奇人》中的"学"要数这部作品中"天津方言"的使用。冯骥才的"学"则是专注于学习天津码头的方言。天津人办事情讲究"麻利",办事言语周到、长于周旋。这种商场上的能言善辩、口舌便给本是一种精明,然而当脱离了原先的商业传统时,就变成了与"京油子"齐名的"卫嘴子"。

冯骥才用

苏大夫有个格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这叫
嘛规矩?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做:苏七块。当面称他苏大夫,背后叫他苏七块,谁也不知他的大名苏金散了。 ——《俗世奇人.苏七块》

笔者读《俗世奇人》中发现书中最常出现的方言词就是"嘛","您这是做嘛"、"嘛规矩"等等。天津话多儿化音,如:倍儿,哏儿,街底儿。我们知道相声虽然南北皆有,但是真正的喜爱听相声的还是以北方人居多。相声是世俗的产物,是市井玩意,所以方言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冯骥才的作品为了更加贴近市井和百姓,也借鉴了相声中常使用的"京津方言"。第二就是冯骥才《俗世奇人》读起来就是一种"相声口吻":

古玩行中有对天敌,就是造假画的和看假画的。造假画的,费尽心机,用尽绝招,为的是骗过看假画的那双又尖又刁的眼;看假画的,却凭这双眼识破天机,看破诡计,捏着这造假的家伙没藏好的尾巴尖儿,打一堆画里把它抻出来,晾在光天化日底下。 ——《俗世奇人.蓝眼》
冯骥才用

相声的惯用开场是"开场诗"或者叫"定场诗"。相声中的定场诗还是要以活泼幽默为主,目的是为了一上来就抓住观众。冯骥才的开场也有如此功能,他的叙述大略都是先叙述行业或者这个人从事的职业,由一种宏观的视角将大家引入其中。

3,

逗:会说单口,能逗哏,能捧哏,能腻缝儿

冯骥才曾说:"天津人身上有北方人的豪爽,人情厚重,天津人争强好胜,但又总是用自嘲的方式挖苦别人,天津人的黑色幽默随处可见,天津人性格中有比较硬的东西。"这"哏"字其实就能概括相声和冯骥才的幽默特征。

冯骥才用

《俗世奇人》里的"哏"虽然不会像相声那样具有极强的"包袱性",但是其中的幽默还是令人很捧腹的。比如艺高胆大的"泥人张",在酒馆里遭到"海张五"的恶意嘲讽,他不动粗,不涨脖,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抠下一块泥巴。"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这还没完,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子,大模大样坐在那里。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边使墨笔写着: 贱卖海张五 !惹得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这是一种"哏",化解矛盾的一种方式。相声中好的

捧哏是可遇不可求。捧哏如果想要说好比逗哏的难,但是二者缺一不可。相声的包袱如果想使响了,铺垫抖翻缝缺一不可,哪一个环节没做好都不成,这需要捧逗之间的默契程度,谁离开谁也不成。可以这么说冯骥才的叙述就是逗哏,而我们读者就是"捧哏",读者和冯骥才一起完成这一"相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