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孩子在初中成績很好,為何一到高中就下降,這是什麼原因?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觀察到這樣一個現象:有一部分在初中成績非常好的同學到了高中之後,成績下滑的非常迅速,尤其體現在一些具體科目上。在初中的時候對這門科目非常拿手,但是到了高中的時候,在班級裡的成績卻不太好。這種現象其實是普遍存在的,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原本孩子在初中成績很好,為何一到高中就下降,這是什麼原因?


第一個原因:比較粗心大意

有一些同學雖然學習比較用功,而且智商也很高,可是在做題的時候明明自己有很好的解題思路,可是在寫步驟的時候比較粗心,尤其是一些男同學,字跡比較潦草,有的時候自己寫的字都不認識。做題之後不仔細檢查一遍,導致某一步驟數字算錯了,最終的答案全錯了。

第二個原因:學習上缺乏主動性

原本孩子在初中成績很好,為何一到高中就下降,這是什麼原因?

有的學生本身是不太願意學習的,但是在初中的時候,身邊的同學其實都差不多,再加上知識點比較簡單,不用怎麼學就可以取得一個很好的成績。可是到了高中就不一樣了,周圍的同學成績都是比較不錯的,大家都是憑藉著高分考上高中,自己在這些同學面前也只是一個普通人,而且在高中這樣一個關鍵的階段,很多老師對於學生的管控比較嚴格,一些同學在學習上缺乏主動性,覺得自己完全是在被動時,就對學習失去了樂趣,一點點的就不願意再努力了。

而有一些同學由於身邊的學霸比較多,即便是已經很努力了,成績也不會取得明顯的提高,甚至有的時候排名還有些落後,對於心理上的打擊比較大,長此以往就會喪失學習的熱情。而且在這樣一個階段,如果某個知識點沒有聽明白的話,就會越攢越多。

第三個原因:偏科

原本孩子在初中成績很好,為何一到高中就下降,這是什麼原因?

高中要學習的科目,一共有六門,有一些同學會有自己不擅長的科目,比如說有的同學數學成績比較好,那麼他就格外喜歡數學這門課嗎,和老師的互動也比較頻繁,一般同學們會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自己擅長的科目當中,因為這些成績如果比較高的話,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滿足感,但是這種做法明顯就是錯誤的。同學們更應該重視自己薄弱科目,然後尋找自己在學習中的問題,找到的正確方法去解決。

那麼看完了這三點原因之後,應該如何有針對性地提高自己的成績呢?

第一點就是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問題,找到相應的學習方法,這時候可以通過和老師的交談,找到自己在學習上的不足,也可以詢問有經驗的學長,學姐自己在這樣一個階段應該格外注意什麼。

原本孩子在初中成績很好,為何一到高中就下降,這是什麼原因?

第二點就是心態問題,即使成績不好,大家一定要記住這是有補救的方法的,不要因為自己一次考試成績有所下滑,就從此喪失信心。這個時候應該更注重自己的薄弱科目,然後加強練習。

第三點就是善於提問,在學習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各種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勇於開口是格外重要的一件事。在有問題的時候可以問問身邊的同學或者是老師。在與他們的交談中可以收穫到很多,有一些同學覺得問其他同學題目是非常丟臉的一件事,如果持有這樣的想法的同學那就是自己害自己了。

原本孩子在初中成績很好,為何一到高中就下降,這是什麼原因?

在學習過程中,只有善於汲取他人的長處,並且一個平和的心態去面對,才能夠最終取得一個比較好的成績。除非在班級裡成績總是第一,否則其他人都是你值得學習的對象,而且高中班級裡只有幾十個學生,到了其他地方你會發現周圍比你強的人還有很多。

當然,每個人在學習上都會出現不同的問題,所以一定要根據自己身上出現的問題,然後尋找解決辦法。在努力學習的過程中,也不要忘記休息,這樣才能保持一個比較高的學習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