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2时代”!猪肉价格首次转涨 机构预计CPI年中达3%左右

国家统计局公布公布3月CPI、PPI数据显示,2019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1%,连降25个月后首次转涨。

PPI指数呈现改善局面,3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0.4%,环比上涨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0.2%,环比持平。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0.1%。

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齐涨

针对3月CPI数据,国家统计局解读认为,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齐涨,对3月CPI上涨影响较大。3月食品价格上涨4.1%,影响CPI上涨约0.82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1.8%,影响CPI上涨约1.46个百分点。

在食品中,春季是蔬菜上市的淡季,加之受多地低温阴雨天气影响,鲜菜价格上涨较快,同比上涨16.2%,影响CPI上涨约0.42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上涨5.1%,为同比连降25个月后首次转涨,影响CPI上涨约0.12个百分点。

在非食品中,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居住价格分别上涨2.7%、2.4%和2.1%,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94个百分点。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则点评认为,温和通胀的主要驱动因素可能是猪周期触底回升,除猪价外,暂未看到其他可能带动通胀短期快速上行的风险因素。

猪肉价格首次转涨

值得注意的是,3月猪肉CPI同比转正,当月同比为+5.1%,连降25个月后首次转涨。国家统计局解读称,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势头趋缓,各地猪肉价格涨跌互现。

李超团队点评认为,3月猪肉价格呈现反季节性上涨,非洲猪瘟疫情使得存栏过度去化的影响开始显现。

从农业部高频数据来看,仔猪价格比猪肉价格的环比上涨更明显。李超团队认为,仔猪价格受补库需求直接驱动,对能繁母猪当前的低存栏量较为敏感,而生猪价格还受到终端需求综合影响,由于猪肉价格上涨会推升替代肉类的需求,故仔猪的价格弹性可能明显大于生猪和猪肉。类比上两轮生猪疫情大范围流行和猪周期转向上行的对应关系,本轮猪周期或已开始触底回升。但由于牛羊肉、鸡肉等对猪肉消费的替代性增强,猪肉价格的弹性可能相对较弱,目前来看,猪肉对整体CPI的影响短期仍然可控。

CPI年中可能达到3%左右

至于全年CPI情况,李超团队预计今年CPI中枢上行到+2.5%,高点可能在年中附近、低于+3%。

李超团队指出,如果猪肉价格超预期上涨引发通胀快速上升,央行大概率会提高通胀容忍度,首保稳增长目标。首先,从历史上看,通胀大幅上行往往对应猪价和油价上行周期叠加、经济进入过热阶段,因而央行可能选择加息控制通胀。而今年油价中枢同比下跌,经济下行压力仍存,政策基调为稳增长,我们认为央行大概率在二季度全面下调公开市场政策利率,目的为降低市场融资成本,改善小微企业经营环境。

长江宏观赵伟指出,生猪供给大幅收缩下,未来几个月CPI通胀快速上升的风险显著抬升,年中CPI可能达到3%左右,不排除单月超过3%的可能。生猪供给的大幅收缩,或导致猪价上涨节奏快于以往、幅度也可能扩大,进而推动CPI通胀的快速抬升。中性情景下,CPI或从3月开始明显抬升,年中可能达到3%左右;悲观情景下,猪价上涨幅度更大、节奏更快,叠加其他产品的涨价,或推动CPI快速突破3%。

光大证券表示,基准情形下,年底生猪价格升至20元/千克,CPI同比高点(在二季度及年底)或达2.6-2.7%,全年中枢2.3%。风险情形下,年底生猪价格升至22元/千克,CPI同比高点(年中和年底)或达2.9%,全年中枢2.5%。极端情形下2020年猪价继续上涨到25-30/千克,将再拉抬当年CPI同比0.1-0.4个百分点。

本轮猪周期上行的经济大环境是,金融周期进入下半场,“紧信用”难改,如果CPI不长期大幅超过3%,“松货币”方向难转变,预计2季度会有一次降准,而降息必要性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