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支、慢阻肺、肺氣腫患者需知的祛痰原理!祛痰藥物應如何選擇?

患有慢阻肺、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一般都會受到痰量多、排痰困難的困擾,一般會選擇祛痰藥物來進行緩解,祛痰藥物的祛痰原理是什麼?這麼多祛痰藥物應該如何選擇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慢支、慢阻肺、肺氣腫患者需知的祛痰原理!祛痰藥物應如何選擇?

祛痰藥物的工作原理

噁心祛痰:口服後刺激胃黏膜迷走神經,引起患者的輕微噁心、促進呼吸道腺體分泌稀薄液體,使痰液稀釋從而容易排出,現如今臨床較少會單獨使用這一類祛痰藥物,一般多用複方製劑,需要注意的是藥量過大的時候會引起患者明顯的噁心和嘔吐。

刺激祛痰:將一些揮發性物質加入沸水中,用蒸汽來刺激呼吸道黏膜,增加腺體分泌使痰液方便排出,但是因為操作起來不方便,使用過程中容易引起患者呼吸道黏膜燙傷,因此臨床上已經很少使用這類藥物。

黏液溶解劑:痰液黏稠度與多種因素有關。其中,酸性糖蛋白起主要作用,其含量多少直接影響痰液的黏稠度。酸性糖蛋白分子由二硫鍵及電荷鍵交叉連接形成凝膠網。黏液溶解劑的工作原理就是將其溶解掉,從而影響粘稠度促進痰液的排出。是現如今比較常見的祛痰藥物今天就詳細來說一下

慢支、慢阻肺、肺氣腫患者需知的祛痰原理!祛痰藥物應如何選擇?

藥物的選擇有哪些?

1、蛋白分解酶:能夠使糖蛋白的蛋白質部分裂解,直接使痰液黏稠度降低。多用於呼吸道化膿性炎症時的祛痰治療。使用霧化吸入治療,以1~2 ml的0.05%溶液霧化吸入,每天2~4次,因為在治療過程中有過敏的風險,因此目前在臨床應用較少。

2、酸性糖蛋白溶解劑:這類藥物可使痰液中的酸性糖蛋白的纖維裂解,從而降低痰液黏稠度,代表性的藥物是鏈激酶、溴己新及氨溴索等。溴己新及氨溴索還具有一定鎮咳作用。氨溴索的作用比溴己新更強,促進支氣管上皮修復,改善纖毛上皮黏液層的轉運功能,增加抗菌藥物的局部滲透性,但是會偶見輕微胃腸道反應和皮疹的不良反應。

3、二硫鍵裂解劑:此類藥物結構中具有含巰基的氨基酸,通過巰基與黏蛋白的二硫鍵互換作用使黏蛋白分子裂解,同時對脫氧核糖核酸纖維有一定裂解作用,從而降低痰液的黏稠度。今天就詳細來說下這類藥物!

①乙烯半胱氨酸:應用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擴張等。但是這類藥物具有特殊的硫磺氣味,對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噁心嘔吐和嗆咳等反應,有時會導致支氣管痙攣,所以,支氣管哮喘患者應慎用這類藥物。

慢支、慢阻肺、肺氣腫患者需知的祛痰原理!祛痰藥物應如何選擇?

②羧甲司坦:作用與乙酰半胱氨酸相似,但不良反應相對較少,用於多種疾病引起的痰液黏稠及咳痰困難。國內研究證實預防性口服羧甲司坦能夠減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加重,明顯改善患者生命質量,適合於發展中國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長期應用。

③厄多司坦:具有黏液調節和黏液溶解作用,並能明顯提高抗菌藥物的局部濃度,增加抗菌活性及局部作用,廣泛應用於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炎和手術後。

④福多司坦:屬於祛痰藥物中的黏液溶解劑,是L-半胱氨酸類的衍生物,分子中含有巰基,祛痰作用全面而顯著,臨床研究顯示福多司坦對多種氣道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均有很好的祛痰效果,此外最新研究結果還顯示,福多司坦具備高效的抗氧化性和抗炎性,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療中是一種具有應用前景的藥物。

以上就是對於祛痰藥物比較全面的總結,具體使用哪種藥物需要根據病情和醫囑來進行組合,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