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前教育部部长:如果你是教师,你就是在描绘整个世界

犹太民族自古以来就认为“知识是唯一可随身携带,终身享用不尽的资产”。建国后,以色列的800多万人口中走出了十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和他们对教育的重视以及特殊的教育理念是分不开的。

关于创新思维、奋斗精神、教师培养……以色列前教育部部长夏伊·皮隆的这段访谈可能会为您的思考打开新的窗口。


自1948年宣布建国后,以色列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成功地从一个资源匮乏的小国一跃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科技强国之一。以色列仅有800多万人口,但产生了十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截至目前,全世界已有130多位犹太人获得诺贝尔奖,犹太民族以不到世界0.2%的人口,获得了全世界约24%的诺奖,且涵盖各个学科领域。

犹太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教育的传统,认为“知识是夺不走的财富”,是“唯一可随身携带,终身享用不尽的资产”。以色列开国总理古里安说:“犹太历史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前总理梅厄夫人说:“教育投资是卓有远见的投资。”长期以来, “知识即财富”这种观念已深入每一个以色列人的脑海中。

夏伊·皮隆于2013年3月任以色列教育部部长,“为以色列而教”项目发起人。2014年,他第一次来到中国,接受了时任《世界教育信息》杂志记者潘雅的专访。夏伊·皮隆于2015年6月卸任以色列教育部部长。

以色列前教育部部长:如果你是教师,你就是在描绘整个世界

01

在以色列,每天不提出新问题的人没有资格睡觉

记者:以色列建国后短短几十年间就跃升至科技强国,很多国家都想探究其崛起背后蕴藏着的秘密,想知道为什么以色列有这么多创新成果, 有这么多诺奖得主。在您看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夏伊·皮隆:我认为创新不是一门课程,也不是一种在学校里就能习得的本领,而是一种文化。我们在谈到民族的创新性时,必须考虑整个国家,而不仅仅是教育体系。创新教育在幼儿园、中小学、大学都有所体现,可以说在国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包含着创新。

在以色列,我们总是教导孩子们要“跳出思维定式”(think out of the box) 。当学会了跳出思维定式,你就会一直向前看,开始学会思考科学技术的新步伐,开始看到世界未来发展的趋势,寻找开拓新时代的路径。因此,创新是属于个人的,同时也是属于社会群体的。在以色列,创新是我们整个国家的精神。我认为,以色列与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不同之处,就是这种创新文化。

以色列前教育部部长:如果你是教师,你就是在描绘整个世界

在以色列,人们不喜欢沉默,喜欢问问题,喜欢对话和争辩。每天不提出新问题的人是没有资格睡觉的。鼓励学生踊跃提问,这是教育至关重要的一点。我们不会规定标准答案,问题的答案往往不止一个,有的甚至无解。犹太儿童在13岁时要举行成年礼,那时我们会问他们:“你有什么问题?给我们一个好问题, 好吗?”

当然,这种创新文化可能也是把双刃剑,有时会给我们制造许多小麻烦。比如,你要是当老师的话,还没讲两句话,学生们就会争先恐后地说“我有一个问题”“我也有一个问题”“我还有一个问题”——不像中国的孩子。我参观了北京的一所小学,看到学生们在教室里整整齐齐地坐着,老师走进来时学生们会恭恭敬敬地站起来行礼。中国的孩子很听老师和家长的话,对长辈很敬重。

02

教育孩子时要多问why和how,这才是创新思维和学习的关键

记者:如何引导学生去提问题?

夏伊·皮隆:当我们还是孩子时,就学着去问7个W问题,谁 (who) 、什么地方 (where) 、什么时候 (when) 、做什么 (what) 、怎么做 (how) 、为什么 (why) 、哪个 (which) 。我想问你,在这7个W问题中,哪两个是最重要的?

在大部分的教育系统中,大部分的考试和测验中,常常问的两个问题是what和when,而我们教育孩子时要多问why和how,这才是创新思维的关键、改变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关键。在很多教育系统中,孩子们光会“学习”, 在以色列,我们强调“学会学习” (to learn how to learn) ,要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以色列前教育部部长:如果你是教师,你就是在描绘整个世界

记者:如何“学会学习”, 如何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夏伊·皮隆: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宏观又非常重要的问题。你需要知道如何让一只眼睛看到过去,让另一只眼睛看到未来。一些人把两只眼睛都盯在现在, 而另一些人则把两只眼睛都盯在过去。我们需要学会如何一边回顾过去,一边规划未来,同时着眼于当下。

一方面,历史非常重要,因为我们需要身份认同,需要规则、传统,需要了解本民族、本国家的历史。就像酒一样,愈是陈年,酒愈好,历史亦如此。土地上的树,其根都很粗壮。当你的“根”很深时就会说:“我在这里, 这是我的家。”特别是在中东这片比较复杂的地区,我们更需要在孩子们的心中扎下深厚的民族历史根基,让他们感觉到历史。当你学历史时,不仅要了解相关内容,也要有问题意识,了解它对你的生命,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另一方面,对未来的见解、畅想非常重要。我们需要去了解整个世界,了解其他的国家和民族,了解什么是人类所需要的东西。我们反复向学生们强调,我们的使命是改变世界,我们要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教育。我们要让他们知道接受教育不仅是为了个人发展,更是为了推动整个世界不断向前。学生们要从椅子上站起来,参与社会运动,用行动改变世界。

03

精英不局限于大脑,也在于“双手”和“心灵”

记者:您认为什么样的人能被称为人才?创新人才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夏伊·皮隆:我认为每个人都是人才,每个人身上都能有创新的闪光点。创新人才不是说你是不是运动健将、是不是音乐家、是不是画家。创新是社会的模式,也是教育系统的模式。在我眼里,人人都具有天赋,包括那些残障儿童。在很多国家,当人们谈论残障儿童时,总会称他们是有特殊需求的儿童。对我来说, 所有学生都有特殊需求。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是特殊的。

在一些文化中,人们一谈到“精英”“人才”,就会首先想到科学、数学方面的杰出人士。我认为,我们必须考虑到各种各样的“精英”。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天赋和才能,每个人都有潜力成为所谓的“精英”。比如,有些人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有些人善于语言,会说好几门外语,在不同的思维轨道上来去自如;有些人擅长数学、科学;有些人善于画画;有些人善于讲故事。

以色列前教育部部长:如果你是教师,你就是在描绘整个世界

现在大家都在谈论“精英”,都在谈论创新。而在以色列,我们认识到“精英”不仅仅局限于“大脑”(head) ,比如科学、数学;“精英”也在于“双手” (hand) ,比如有些人会制作精美的手工艺品,有些人善于操作机器、器械;还有一些“精英”在于心灵(heart) ,比如有些人善于交谈和倾听,知道如何给予他人温暖。在以色列,我们视每个人为杰出人才。从幼儿园、小学开始,我们就把这一观点灌输给每一位学生。人才是不拘一格的,我们要做的是发现和放大孩子们的天赋。

记者:上世纪70年代,以色列实施了“天才培养计划”。这项计划的目的、理念是什么?“天才学生”又是如何选拔出来的?

夏伊·皮隆:人人都是天才,只不过我们缺乏挖掘和引导。学校根据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制订了几套不同的教育方案。有正常班、杰出班和缺陷班。关于“天才培养计划”,我们从小学就开始了解儿童的不同特质,并将其划分到不同的班级,一小部分的孩子在特殊班级学习,大部分的孩子还是在普通的教育系统内学习。需要强调的是,“天才培养计划”项目培养的不仅仅是科学、数学方面的人才,还设置了很多种类的课程,为具有不同天赋的孩子创造学习条件。

以色列教育专家认为,“天才儿童”有两大类, 一类是精神和品质上的天才, 另一类是各类项目上的天才。教师需要帮助每一个孩子朝他适合的方向发展。以色列专家通过研究论证后认为,“天才儿童”大约占到3%的比例。

学校要经过考核来判断孩子是否是“天才儿童”。这种考核主要以考试的形式进行,在地区性的考试中确定孩子的智商和潜力。“天才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学习精神要高于普通的孩子。这些孩子都是通过层层的考试选拔出来的——按照15%的比例进行地区性选拔,然后再按5%进行选拔,最后一批“天才儿童”按3%进行选拔。所有儿童都可以接受考试。

此外,我们还通过其他很多方式,比如工作坊等,来了解孩子们的特长,了解他们是善于科学,还是善于画画。以色列的每个地区都设有一个精英中心,精英中心的教师们会到各个学校寻找和发现一些有特殊天赋的儿童,也许这些儿童中能诞生下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

记者:什么样的教师能够教授这些“天才儿童”?

夏伊·皮隆:通过教师职业培训,我们从教育系统中选拔出优秀的教师,教授他们如何寻找和测试这些天才学生。这些被选拔出来的优秀教师在大学学习师范专业时除了要学会如何去做教师、如何教授普通课程之外,还要学习特殊课程, 知道如何教授那些“天才儿童”。我们在每所学校都配备了懂得如何教授有特殊天赋儿童的教师。

学生每周都会有几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我们通过“天才培养计划”项目为他们提供特殊的课程,比如科学、艺术等。有些学生一周中要花一整天来学习这类课程。从小学至大学,学生都能见到大学教授,并有机会去实验室、高校学习和实践,因此他们的能力能够不断得到提高。

04

成为教师, 你将描绘世界

记者:良好的师资是教育质量的保障,以色列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和培训。请问,以色列是如何培养优秀教师的?

夏伊·皮隆:在过去5年里,我们将教师培训的地位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因为我们认为现在是时候解决教师质量不高这一问题了,我想这也是很多国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我们启动了很多特殊项目。例如,通过“青年活动”项目,我们挖掘了很多天赋秉异的有志于成为教师的青年;另一个项目是“为全体而教” (Teach For All) ,这是我们的精英教师培训项目之一,同时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项目。该项目从美国开始,现在已经扩大到40多个国家,以色列是其中一员。

此外,以色列还成立了“青年团体”,把青年人培养成为合格的教师。虽然这个项目刚刚启动,但是它有非常迅速的、令人吃惊的发展。今年,在以色列55个地区,每个地区都有约2500名青年加入教师队伍。当然,和中国比起来,这个数字不算大,但对于以色列来说是惊人的,居然有这么多青年人愿意当教师而非从事医生、律师等高薪职业。

目前,以色列教师的薪水和待遇并不高,这也影响了年轻人选择教师职业的积极性。为改变这一状况,一方面,我们给予教师更高的薪水;另一方面,我们教导年轻人成为教师的意义:如果你是画家,你是在画布上作画,而如果你是教师,你则是在描绘整个世界。

以色列前教育部部长:如果你是教师,你就是在描绘整个世界

记者

:优秀教师需要具备什么素质?

夏伊·皮隆:我本人也当过教师,我认为优秀教师首先要爱学生,会倾听他们的感受,给每个学生话语权,让他们可以开诚布公地发表看法。

其次,好的教师要坚信每个人都是天才,想方设法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加以提升。如果教师眼里看不到天才,只能说明他能力不足。

再次,优秀教师的本领之一是会讲故事, 能把枯燥的学科内容表述得生动有趣。

最后,优秀教师是一个导体,能引导学生连接历史、现在与未来,激发他们的思想。

以色列是一个尊重知识、注重教育的民族,早在远古时代,犹太人就把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形成了全民学习的传统,可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性。请问,在以色列的教育中,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各扮演什么角色?

夏伊·皮隆:这三种教育各司其职。犹太民族有2000多年大流散的历史背景,家庭是我们身份的象征,是所有事物的根本。因此,家庭教育在以色列的教育体系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就像手机需要充电一样,家庭就是学生的充电器, 父母为我们注入活力、希望和梦想,这是教育的起源。

社会教授的是责任感,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一个人,必须学会考虑邻居、朋友等其他社会成员的感受。教导学生担起责任,融入社会是以色列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给学生工具, 帮助学生把头脑中的想法实现, 是让梦想照进现实的场所。

05

鼓励青年人去流浪,去探索世界

记者: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革需求,您认为当今教育应该如何适应这日新月异的世界,未来的年轻一代又需要具备什么能力?

夏伊·皮隆:在21世纪,我们需要一个新的教育制度。从知识到提问,从记忆到了解,从教材到对话,从老师到社群。学校不一样了,学习不一样了,学的东西也不一样了。新时期,学校需要新目标、新愿景,学生需要不同的梦想。所以,以色列教育需要改变,要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以色列前教育部部长:如果你是教师,你就是在描绘整个世界

我们很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从高中起,每年必须参加60小时的志愿者活动,平均每周7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的评语与“高考”直接挂钩。没完成社会活动的学生没资格上大学,表现不好的很难得到好大学的录取。

我们现在推行一项新的制度,高中毕业后,学生先到社区服务一年,为社会做些事,同时去壮游、去流浪,用自己的力量,思考生命和世界,寻找自己的灵魂、人生的愿景。这就是有关意义和愿景的教育。以色列国民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当他们到社区服务一年后去当兵时,已成为一个不同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