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这件事 汪忠信已经等了21900多天……

汪忠信烈士墓终被发现

随着纪录片《鹰厦线》在福建省境内播出,人们开始关注“杨树排”隧道的故事。踏过60年的风雨历程,“杨树排”烈士终于走到了我们面前,就在《铁道兵英烈名录》出版之后,铁道兵战友寻找铁道兵英烈的脚步仍在进行。他们在铁道兵修建的铁路两侧寻找散葬的没有编录在《铁道兵英烈名录》中的英烈们,寻找纪录片《鹰厦线》中的“杨树排”烈士们。而就在他们寻找“杨树排”烈士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烈士汪忠信的烈士墓,

一片树木掩盖的烈士墓多年来无人祭扫,他的家在哪里?他的身上又有着怎样的故事?我们的记者开始了多方寻找,终于找到了他现存在世的亲人。


英魂何时归故里 | 回家这件事 汪忠信已经等了21900多天……


鹰厦铁路,又称鹰厦线,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铁路干线,它北起江西省鹰潭市,南至福建省厦门市,全长694公里,鹰厦铁路于1954年动工兴建,1957年竣工通车,鹰厦线是共和国铁路建设史上的壮丽篇章。而修筑这条铁路的铁道兵战士,是刚从抗美援朝的战场光荣回国的战士们,回来后就立刻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鹰厦线由北向南延伸,线路要穿越武夷山,通过戴云山,跨越九龙江等水系,工程艰巨复杂。在移山填海的大建设中,英勇的中国人民铁道兵在王震将军的领导下,奋不顾身建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革命烈士血洒八闽热土,当时为交通极为不便的福建开辟了一条连接全国的大动脉。60年前,为保卫祖国巩固国防,伟大的铁路兵披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硝烟,浴血奋战在鹰厦铁路建设的战场上,无数烈士血洒异乡。


英魂何时归故里 | 回家这件事 汪忠信已经等了21900多天……


英魂何时归故里 | 回家这件事 汪忠信已经等了21900多天……


60年风云变幻,铁道兵早在1984年就已被中央军委撤编,英雄们当年的部队已经不复存在,2017年寻找烈士安葬地的任务落在了54团在鹰潭工作的曹警官的身上,2017年8月26日,曹警官带领临时组成的团队,披荆斩棘攀爬上了传说中的“杨树排”烈士的安葬地,在密集的树林竹海中找到了烈士墓。据编撰《铁道兵英烈名录》主编林建军介绍当时寻找烈士墓的情形时说道,当时在方圆不大的面积内,一座座墓丘上长满了竹子,每清理出一个烈士墓,需要在烈日下砍掉160多根竹子,团队人员汗流浃背,几近虚脱。而就在寻找“杨树排”烈士的过程中,曹战友团队意外发现了牺牲于60多年前的铁六师汪忠信烈士的墓。


英魂何时归故里 | 回家这件事 汪忠信已经等了21900多天……


电话采访原铁道兵11师医院战士《铁道兵英烈名录》主编林建军:福建省播了一个《鹰厦线》这么一个片子里面就说到杨树排那个地方牺牲了一个排的烈士,为了找到杨树排的烈士,我们就一直在周围找,找的过程中无意中发现了汪忠信烈士墓。汪忠信烈士墓在圳上村的后山上,即位于时为福建省贵溪县现在叫贵溪市耳口乡圳上村的后山上:后山上是铁道兵当年埋葬的地方,当时草都覆盖了,那里墓碑也被埋了半截了,60多年了。


英魂何时归故里 | 回家这件事 汪忠信已经等了21900多天……


烈士墓在圳上村的后山,墓冢覆盖着绿草,石质的墓碑上镌刻着:战士汪忠信烈士之墓。四川省射洪县万林乡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五0六部队(铁道兵第六师当年的番号)三支队。

电话采访原铁道兵11师医院战士《铁道兵英烈名录》主编林建军:

我们是8月份发现汪忠信烈士墓的,9月5日中元节我们就把这个墓碑经过了清洗。墓碑给挖出来意外下面都是一个大坑了,挖出来以后,我们清洗完之后我们就描红了。


英魂何时归故里 | 回家这件事 汪忠信已经等了21900多天……


一座孤坟多年来被掩埋在树丛中,60年来无人祭拜,他的亲人在哪?从北京、江西到遂宁,他的战友,负责寻找烈士墓的战士们穿越千里的寻找着汪忠信烈士的亲属。

电话采访原铁道兵11师医院战士《铁道兵英烈名录》主编林建军:因为我编辑烈士相关书籍很多年了,他就是铁道兵在册的烈士,官方资料里有的烈士。当时官方资料里说他是触电牺牲的,当地老百姓说他是被雷击意外牺牲的,我们都能对上。铁道兵不在册的烈士还有很多,牺牲了以后,有很多人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感觉是一件非常心痛的事情。有条件的,我们就想把烈士迁葬回家。如果牺牲之后连名字都没留下,家里人也不知道埋葬地,这的确是非常令人痛心的事情。

家人60年来的期待和盼望

凭借着墓碑上仅有的信息,遂宁电视台记者联系到了遂宁市射洪县当地的党委政府,多方寻找。终于找到了烈士的亲人。带着崇敬的心情,我们再次踏上了烈士曾经走过的故土,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我们来到了射洪县万林乡土门垭社区烈士汪忠信的老家,曾经的过往已经成为了历史,斑驳的旧墙也已经不复存在,以前汪忠信曾经居住的地方已经拆除,成了一片废墟,如今,曾经的村庄也变为了社区,他的亲人也已经搬到了离原址不远的新建的小区住房里,我们从他的亲人那里了解到了烈士鲜为人知的故事。

英魂何时归故里 | 回家这件事 汪忠信已经等了21900多天……

汪忠信五嫂吴清芳:他是一个共青团员,他整天都在乡上大队开会,那时候我17岁他也17岁,他18岁去当的兵。二十一、二岁就牺牲了。

英魂何时归故里 | 回家这件事 汪忠信已经等了21900多天……

中间是他的五嫂吴清芳

左边是五哥的大儿子汪立先

右边是五哥的小儿子汪耀先

吴清芳今年85岁,与烈士汪忠信同年,她告诉我们汪忠信家里是7个兄弟姐妹,而汪忠信是家里最小的弟弟,当年家里贫困,年仅17岁多的汪忠信就是从老家走出,走进了部队,而那一年是54年,从54年到57年三年的时间,汪忠信也不断地向家里寄信,问候家人,报平安。而就在57年,汪忠信牺牲的消息就传到了老家,当时是汪忠信大姐的孩子蔡世海去埋葬的汪忠信。

吴清芳:记者:那这么多年你们都没有去看过他吗?怎么去看,不知道他(埋)在哪里?

英魂何时归故里 | 回家这件事 汪忠信已经等了21900多天……

因为埋葬地很远,而且蔡世海也已经离世,对于汪忠信的埋葬地,家里也并不清楚,所以多年来汪忠信老家的亲人都没有去到汪忠信墓祭拜,而从汪忠信牺牲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60年,现在汪忠信烈士的老家和他一辈的老人已经不多了,侄儿辈中年纪最大的也是九十多岁的老人了,而烈士亲人中的几个侄儿,对汪忠信还依稀存在部分记忆。

汪忠信五哥的大儿子汪立先:我的爸爸还有我们亲自埋他的(老表),到江西去埋他的时候就给我说过这些话,说我小叔牺牲的很惨,说是在部队上抢险的时候被电烧牺牲的,小叔入团入的早,在家里就入了团,他十几岁就当兵去了。(他)性格比较好,随便哪里有什么事就跑的很快,表现最好的。

汪忠信烈士五哥的大儿子汪立先告诉我们,听长辈讲小叔走的时候才21岁,而叔也一直未婚,所以也没有后人,小时候小叔的遗物寄回了老家,但是因为那几年没有妥善保存,已经找不到了。就在昨天,小叔在北京的战友给汪立先发了一张墓碑的照片,当他知道没有后人的小叔这么多年都没有人去祭拜时,顿时泪如雨下。这两天他奔走相告,组织汪氏族人,一起商议怎么迎接小叔的遗骨回家。

汪忠信五哥的大儿子:看北京发来的小叔墓碑照片哭到眼泪都包不住了,昨天看到的时候眼泪就包不住了,我当时看到就给我们哥和侄女都打了电话说了,他们都要求把他接回家来。

汪忠信五哥的小儿子汪耀先:这个是必须要去的,因为他毕竟是我们的亲属,他年纪轻轻就出去,早早地就牺牲了,我们作为他的侄儿侄女,因为他是我们汪家的烈士,是我们的光荣,我们希望他如果有条件能够移回射洪当然是最好的,因为我们隔得近,我们每年都可以去祭奠。

汪忠信堂弟的儿子汪东先:收到这个消息之后,我们弟兄都商量过,他们的意思都是首先把遗骨迁回射洪。

英魂何时归故里


英魂何时归故里 | 回家这件事 汪忠信已经等了21900多天……


英雄无数归何处?萦绕亲人泪滴间,我们也希望英雄的遗骨能够早日回归故里,将家乡的一抔土、60年来家乡的消息以及家人的思念一起带给长眠于地下的汪忠信。而对于汪忠信遗骨何时归家请持续关注直播遂宁手机台。

记者邓雪莲 吴若瑜


分享到:


相關文章: